阿爾卑斯運動
阿爾卑斯運動 |
中文名: 阿爾卑斯運動 外文名: Alpine morement 別 名: 亞平寧運動 |
阿爾卑斯運動(Alpine morement)又名亞平寧運動,指的是中生代和新生代發生在阿爾卑斯旋迴內的各次地殼運動(包括造山運動和造陸運動)。[1]
目錄
構造活動
因阿爾卑斯山和喜馬拉雅山相繼褶皺升起,中生代和新生代發期間沿古地中海形成的歐亞東西向巨大幫皺帶又稱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褶皺帶。阿爾卑斯造山運動,使貫通歐亞非三大洲的古地中海大大縮小,形成現今地中海周圍的阿爾卑斯山、比利牛斯山、阿特拉斯山等山系及巴爾於半島。由於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移至亞洲大陸及高加索山、扎格羅斯山、喜馬拉雅山等山地升起,古地中海東段消失。世界大陸、海洋形成現今格局。
運動劃分
史蒂勒勒於1924年劃分出十一個運動(幕):老基米里運動(三疊紀和侏羅紀之間)、新基米里運動(侏羅紀內)、奧地利運動(早、晚白堊世之間)、亞海西運動(白堊紀中期)、拉拉米運動(白堊紀和古新世之間)、比利牛斯運動(始新世和漸新世之間)、撒夫運動(漸新世和中新世之間)、斯圖利運動(中新世中期)、阿提克運動(中新世和上新世之間)、路登運動(下、中上新世之間)、瓦拉赤運動(上新世和第四紀之間)。
但是歐美大部分地質學者把阿爾卑斯運動的時間限制在第三紀,在不同的地方表現為不同強度的許多幕,在中新世或上新世結束。中國地質學界一般不採用這個名稱,因為在中國,發生於中生代的地殼運動稱為印支運動和燕山運動,發生於新生代的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
地殼運動
地殼運動(crustalmovement)是由於地球內部原因引起的組成地球物質的機械運動。地殼運動是由 內應力引起地殼結構改變、地殼內部物質變位的構造運動,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變,促使大陸、洋底的增生和消亡;並形成海溝和山脈;同時還導致發生地震、火山爆發等。我國古代的學者朱熹在《朱子語類》中寫到「嘗見高山有螺蚌殼,或生石中,此石乃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變而為高,柔者卻變而為剛。」
參考來源
- ↑ 【原】地殼構造與地殼運動——李四光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