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
階層,指階級中的不同層次。在同一階級內部,由於經濟地位不同,而分為若干不同的階層。
階層 | |
---|---|
如地主階級內部可根據其占有土地數量的多少,劃分為大、中、小地主;農民階級中也可依占有少量土地或完全喪失生產資料,劃分為上中農、下中農和貧農;資產階級可依其占有資本的多少及其社會經濟地位,劃分為大、中小資產階級等等。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基本解釋
1. [state]:指出身於不同階級的人,由於某種相同的特徵而形成的社會集團,例如以腦力勞動為主的知識分子
2. [stratum]:同一階級里因社會經濟地位不同而分成的層次。
引證解釋
指人類由於經濟、政治、社會地位等因素不同而分成的若干層次。
孫犁 《秀露集·文學和生活的路》:"很多人,他不光想知道本階層的生活,也想知道別階層的生活。"
柯靈 《序》:"從知識階層延伸到市民階層,從游擊式的業餘演出發展到專業化的長期演出,這個轉折點是從'孤島'開始的。"
基本含義
人們基於相近的社會地位、職業和收入等形成的社會群體。通常指同一階級中因財產狀況、社會地位的不同或謀生方式不同而區分的社會集團。
社會階層(英語:social stratification或class division),或社會分層,是社會學的一個名詞,指一個社會透過社會階級、財富等各種形式而造成的一個階級制度。這種分層很多時都是依照個別社會的特質而形成,未必有固定的規律。
良好的社會分層有助社會流動,達成財富再分配,並減低社會怨氣;不良的社會分層會使在制度中不能受惠的階層的不滿積壓,造成社會不安。
社會分層並不是人為劃分的,而是自然形成的,每個階層都有普遍的自我認同感,社會分層應保持流動性。
與階級的聯繫
階層是隨着階級的產生和發展而出現的,不同階級及其在不同發展階段而形成的不同的社會階層。如奴隸社會的奴隸主階級區分為貴族奴隸主和工商業奴隸主;
封建社會的地主階級區分為大、中、小地主;資本主義社會的資產階級區分為大、中、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區分為產業工人、手工業工人、店員工人;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資產階級區分為官僚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農民區分為上中農、下中農、貧農和僱農。
階層的劃分和階級的劃分是相互聯繫的,階層的劃分是對階級的進一步剖析,不能用階層的劃分代替階級的劃分。有些資產階級社會學家把階級的概念溶化在階層的概念之中,藉以掩蓋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立的實質。
同一階級的不同階層,政治態度不完全相同。階層的劃分可以具體了解各階級內部的不同社會集團和各階級之間的關係,認清各階級的發展變化和階級鬥爭的形勢,可以為制定正確的戰略和策略提供依據。
十個社會階層
由陸學藝提出的以職業分類為基礎,組織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源的占有情況為劃分標準構建的十大社會階層結構
第一個階層是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是指具有實際行政職權的幹部,不是所有的幹部,是實際負責的幹部,他們占全國就業人數的2.1%,這是2001年的數字。主要是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人民群眾團體的負責人員。
第二個階層是經理人員,包括三個部分,一個是國家公有制企業的老總、經理、中上層的幹部,第二部分是三資企業的中上層管理幹部,第三部分是私營企業的經理人員。他們占全國就業人數的1.6%,這個隊伍還在擴大。
第三個階層是私營企業主階層,私營企業主接近千萬戶。
第四個階層叫專業技術人員階層,包括研究人員、教學人員、工程師、醫生、律師、文化工作者或者叫白領,這個隊伍比較大,占全國就業人數的4.6%,實際上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都超過10%,但農村、縣以下較少。
第五個階層是辦事人員階層,是跟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相對應的,包括辦公室主任、秘書、會計、出納,還有電腦工作者、統計人員等等,當時占全國就業人數的7.2%。
第六個階層是個體工商戶階層。我國把僱工7人以下的稱為個體工商戶。
第七個階層是商業服務人員,實際上也是第三產業工人、商業服務人員,但是現代商業、現代服務業人員還很少。這個隊伍也是在擴大,將來要比第八個階層大,是占11.2%。
第八個階層是產業工人階層。製造業、建築業的操作工人,是體力和半體力勞動者,在不少行業里,如紡織、服裝、電子、玩具、塑料製品等行業里,第一線工作的已經是以農民工為主,產業工人階層占21.7%。
第九個階層是農業勞動者階層。據2001年的調查,這個隊伍占42.9%。這個數字已經夠大,社會結構的不合理主要在這裡。
第十個階層是城鄉的失業者和半失業者,統計數字2001年是4.8%,這裡講的是城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