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侃金瓶梅(雷开艳)
作品欣赏
闲侃金瓶梅
——写在段家军先生《闲侃金瓶梅》后面的话
一
段先生在微信上留言,请我给他的《闲侃金瓶梅》一书写个书跋,唬得我一愣一愣的,这如何使得?凡为书写序、跋的都是些名人名家,我一个名不经传,文笔不好的人如何能写?惶恐忙推辞,而先生却说心意已定,并宽慰我咋侃都行。 推辞不过,本着先生的粉丝和读者的身份,我惶惶然,硬着头皮侃一侃吧。 我想我敢斗胆来侃,也缘于先生的性格和对我的提携与帮助吧。与先生在一文学平台有缘结识,很长一段时间我并不知道先生是天津有名的青年作家,并有多部作品面世。我和先生从刚开始的陌生到渐渐的熟悉,交谈次数越来越多,谈话内容从文学创作到当今时事,从先生的田园耕作到各类美食美味,聊资广泛,交谈甚欢。而在和先生的交谈中,我被他风趣幽默又饱含哲理的语言魅力吸引,被他淡泊名利,世事通达的人格魅力折服。先生对我亦如兄长般的谆谆教诲,不仅让我在文学的道路上受益匪浅,而且在做人处事上领悟、收获甚多。其实读先生的文章,写他的赏析已不是一回两回了,每次写都有不同的领悟,不仅不厌,反而有一种写不完的感觉,深感先生的大脑就是一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汩汩地向外流出一篇又一篇美好的文字,我们就跟着受益了。读先生的数篇赏析金瓶梅的文章,颇有一些感悟,应先生的意,那就侃一番吧。
二
《金瓶梅》是一部史记,也是一本春秋。
张竹坡曾言:不能大彻悟的人不能读《金瓶梅》,一般庸俗的女子不能读《金瓶梅》,没有历经人生苦难的人不能读《金瓶梅》。不管张竹坡说的如何偏激,有些话还是有道理的。《金瓶梅》是一部千古奇书,先生以调侃的方式写之,颇有嬉笑怒骂皆文章的意味,那么,我就是正儿八经的闲侃之外的闲侃了,姑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侃一侃。
1、语言诙谐,风趣幽默,读来莞尔。
记得初识先生时,第一次读到他的文章,幽默诙谐的语句,让我时而捧腹,时而捂嘴,怎一个乐字了得!乐中读书,方觉不倦。举例说明:张老爷的原配,余氏自己不能生养,又不让自己的男人找别的女人,说是典型的一夫一妻模范,放在当下,妇联应该给余氏发个锦旗;说王婆子,不仅说媒拉皮条厉害,还是一个老中医,能看病针灸,还会接生,属于确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高手,完全可以认证为职业中医师,正儿八经的开诊所;说西门庆与武松都是公务员,武松是阳谷县刑警大队长,西门庆是阳谷县官私两面的通天人物;戏谑那王婆子还是爱情导师,西门庆是阳谷县十大杰出青年之首,等等,幽默中暗含讽刺,既有民众侃大山的趣味,又有学术议论的意味。能意会能言传,堪称是先生的一大语言特色。
2、剖析人物,入木三分,见解独到。
先生剖析潘金莲、李瓶儿、西门庆、王婆子、武松等书中主要人物,读来让你不得不点头称是,甚觉过瘾。忍不住笑对先生说上一句:来来来,敬先生一杯酒吧!
以潘金莲为例说明。先生用了许多的笔墨来剖析潘金莲,是里里外外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剖析个够。悲催的潘金莲,淫荡的潘金莲,千古奇冤的潘金莲,自作孽的潘金莲都是先生文中的形象。从她的身世,她的原生家庭,后来的遭遇,分析她性格的养成。对她后来的所作所为,既有同情,又有厌恶。但先生的笔是高超的,你若想从文字中找寻他的态度,那你就要好好地琢磨一番他的文字了。你若信他那句“潘金莲是一个非常有独立意识的女性,潘金莲的一生是屈辱的一生,是被践踏的一生,她是最可怜最无辜的受害者。”又不免疑惑不解他的另一种说法:“千百年来,不管朝代如何更替,时代如何发展,天下第一淫妇的桂冠永远是潘金莲。”你若真想解开疑惑,只能细细品读后方能从文字中找出些端倪来,继而恍然大悟,会心一笑。
先生的文字就是这样调皮,我想,即是闲侃,先生性格中的调皮因子大放其彩了。与先生聊天,他时不时会蹦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话,文如其人,先生的文字才会有这般可爱的一面在其中吧,真不知先生的粉丝们认不认同我这可爱一说呢?
先生剖析李瓶儿、春梅、吴月娘、西门庆等其他的人物,也是妙语连珠。至于他是如何说的,如何侃的,还是敬请读者细读此书,慢慢品味方为妙。
3 旁征博引,知识渊博。
既是侃,那就不是正说,索性侃就侃个痛快,侃就侃个酣畅。《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先生引用别人的话,说《红楼梦》是人间悲剧,《金瓶梅》是人间喜剧;把施耐庵的《水浒传》中对潘金莲的描写与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相对照,评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潘金莲一张嘴厉害,要是生在三国,恐怕气死的就不是魏国的大司徒王朗和东吴的周瑜,而是诸葛亮了;闲说宋光宗的贵妃张氏被离婚,宋真宗的皇后是二婚改嫁给襄阳王赵元侃,后来成了皇后的等等。先生的知识渊博,不仅能从他的文学作品中不显山不露水地表现出来,在与他的日常谈话中,我更是深有体会的。先生和我闲聊时说过,原本金瓶梅没想单独出集子的,只是后来越写越多,才有这个念头。最早想出一本集子:《家军杂谈》,里面囊括巜金瓶梅》、《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王昭君,白马河等一系列的稿子。我说那就每本都单独出一部书。先生大笑:“那岂不要了我的老命。”虽是笑言,但我知道,对中国的历史,先生其实是如数家珍,张口就来的,况且对文学作品,他擅于分析,他对文字的态度是严谨且执着的。我有时候会向先生讨教如何写作?有什么技巧方法?先生总是回答,别受框框条条的束缚,文无定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在先生的”教唆”下,倒是把我的一个心结打开了。我不是正规院校科班出身,但我可以用我喜欢的方式与文字约个会,但前提是尊重文字。先生是军人出身,对部队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多次在部队及一些学术论坛上讲座,深受听众与学者们的喜爱与认同。我甚为遗憾,未曾听过先生的一回讲座。
4 历史与当今现实相结合。
先生不是一个空说家,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在书中他常常古为今用,以古非今。潘金莲与西门庆都是两个貌美的主儿,两个人第一次巧遇都被双方的容貌吸引,先生戏评,“即使你再有钱,长得再帅,邋遢的形象,那也是要打折扣的,为何男女谈恋爱的时候,尤其是第一次见面,都要好好的捯饬一番呢?”说王婆子的正经职业是茶楼的老板,属于个体工商户,表面上合法经营,不偷税漏税,而毕竟是小地方,生意并不咋的;潘金莲如果一开始找个律师很好的咨询一下,和武大郎法院打官司或协议离婚后嫁给西门庆,怕也没有以后的祸事了,她是吃了不懂法的亏;笑说武大郎是如我等不看新闻联播的下等人。从这些语言中不难看出,先生真的是博古通今,世事洞明的。
5 书读多遍,观点出新。
此书中,先生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让我读来耳目一新,满怀笑意,拍案叫绝。先生说那王婆子与张大户大可研究一番,这一推敲起来可就颇有意味了。王婆子有个儿子叫王潮,他的生父是谁?先生细读《金瓶梅》后断定,王潮应叫张潮,他爹就是张大户。王婆子三十年前用砒霜毒死了丈夫,与那张大户私通,无奈张大户的老婆余氏蛮横跋扈,张大户不敢娶她为妾,王婆子与张大户奸情败露后,被赶出去。
一个寡妇带孩子何等艰难啊,张大户时常接济她,所以这两人一直有露水夫妻之实。王婆子是张大户外面的小三,只是后来王婆子人老珠黄,张大户又看上了年轻貌美的潘金莲,从开始的强上到后来的私通,真没她王婆子啥事儿了。可这王婆子跟张大户有了孩子,心里头就把这个男人当成终身之靠了。 细想之,王婆子还是个痴情的种。
“一树梨花压海棠”,那张大户毕竟年岁大了,又只能偷偷摸摸的和潘金莲苟且,这身子骨遭不住哦,命丧黄泉。王婆子心里头恨啊,这个小妖精潘金莲迟早命丧我手!敢情这潘金莲与王婆子竟是情敌了!一个小三,一个小四,只可怜这小四哪里知道并防备这老谋深算的小三儿呢?王婆子看出西门庆与潘金莲的心思,天赐良机呀!那武松不是个好惹的主,他俩勾搭上了,潘金莲会有好果子吃吗!这才有了后面的这一出出好戏。 好一个借刀杀人连环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呀。潘金莲被武松杀的时候,王婆子一语道破天机,就是要你个狐狸精,家破人亡留千古骂名。王婆子赢了,那张大户在地里头,可知他的红颜姘头如此痴情啊。当然,这王婆子也没落个好下场。所以说,一本好书,值得我们一遍遍去读,每读一遍都有新的认知。
6 纯用白描,不作雕饰,表面简单淳朴,内容却深奥异常,令人回味无穷。
每每读完一个篇章总觉意犹未尽,还想继续读下去。因为先生总是有新的发现:李瓶儿的孩子真不是西门庆的。花子虚死后,李瓶儿更加寂寞难耐,西门庆因家里出事儿,一连多日不见李瓶儿,害得李瓶儿得了相思病,医生蒋竹山趁虚而入,他觊觎李瓶儿的美貌与财产,把李瓶儿哄骗到手,结为夫妻。可一个多月的夫妻生活让李瓶儿很不满意,又想起西门庆的千般万般好来。那西门庆处理完家事才顾得上李瓶儿,虽心恼怒李瓶儿这么快就嫁人,可还是耐不住相思,和李瓶儿联手赶走了蒋竹山,娶回李瓶儿并一炮中的,李瓶儿就有了喜,十月怀胎生下一子。那潘金莲就不依不饶了,凭啥说这孩子就是你西门庆的种?我潘金莲嫁进来这么长时间没怀上,其他小老婆也没怀上,她李瓶儿一回就怀上了?若再晚两个月,这孩子没错,可这足十月的小孩子那真不好说。再说了,这西门庆正害着男人的疾病呢。潘金莲说这话虽有嫉妒与挑拨之嫌,但也不无道理。先生说李瓶儿和蒋竹山做了一个多月夫妻,这孩子就是那蒋竹山的。只是,也许李瓶儿自个儿都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是谁的呢?毕竟她和蒋竹山与西门庆同房的时间间隔短,她哪能清楚呢?只可惜这孩子被潘金莲使计给害死了,否则长大后,李瓶儿不能母凭子贵,反而因子得祸也说不定。可怜那李瓶儿,儿子死了,也觉没活头,病死了。那西门庆倒也不曾怀疑过这孩子的身世,白白带了顶绿帽子,浑然不知。这世间的事啊,就这么离奇古怪,啼笑皆非。如此看来,先生真是个极爱文字,极富研究精神的学者。先生抛砖引玉,一节一节的详细讲解,就像一个说书先生,一桌、一扇、一醒目,我们只需台下坐着,一杯茶即可, 随先生侃着吧,咱们就好好的做一回观众,过瘾哪。 我的这些认知是非常有限的,先生的文章还有许多未被深挖出来的精华,只有等待有心的读者去发掘好了。
三
先生从不以作家自诩,总是说自己是个“泥腿子”。好吧,就认同您吧。谁让您的文字是那么的接地气,是新时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呢!先生曾说,他看陈忠实的《白鹿原》,不曾下十遍,研究他的语言风格,深谙于心。
身边曾有朋友问我:“乡土文学就是写乡里风情的文章吗?”
我回答:“乡土文学肯定是以农村为背景而写的,乡土可不是土气哦!鲁迅,沈从文这些文学大师,不都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化的推进与发展,乡土文学必将为记得住乡愁发挥重要作用。
一个真正的作家,对乡愁的感悟不仅停留在文字表面,那是从内心涌出来的。城市的钢筋水泥孕育不出乡愁,那是要在田野土地中去浸透的。
人其实是矛盾的,向往并享受舒适的生活,可又忘不了旧时光,我们就是在这种矛盾中自我救赎、自我安慰,而先生是乡土文学的践行者。他生活在都市,但在白马河这片热土上呆的时间更多。他种瓜种豆,收割粮食。他大言不惭地说,整个白马河都是他的。我懂他的意思,他不是政治上的野心家与占有者,他是说,白马河的风景,白马河的泥土,以及这里的风、雨、太阳、夜晚的星辰、大洼里弯弯曲曲的泥路都是他的。白马河,是他的精神乐园。
读先生的《白马河》系列,你能感觉到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说起故乡的这条河,先生就有说不完的话语,那是先生灵魂的依托,是他文学创作的土壤。我曾对先生说,您的白马河永远写不完,那我就写写我家乡的柏临河吧。希望我将来的文字亦如先生的文字一样深情、饱满、有韵味。
除了先生的小说,他的散文同样是我非常喜欢的,读过他的小说,再看他的散文,不禁感叹他对文字的驾驭力是极强的。他的散文文笔隽永又蕴含哲理,与如今那满天飞的美文是不同的,他的散文,让你永远读不出倦意,满满的都是真情实意,读完口留余香。跟随先生的笔去品读他的文章,心里总是痒痒的、恨恨的。而我本文笔粗浅,却被先生如黄世仁般一次次逼债写文章,写赏析外的赏析,真是难为我这文采不好的小女子。拿出比读书时还认真的态度仔细去读,几次三番的读,而后方敢动笔写下一二粗陋的文字。而着实我也从先生的文章中汲取了不少精华,这算是逼债带来的正面效应吧。
感不感谢先生呢?
先前吵着闹着找先生讨要他已出版的书,他却因手头没有没法答应我,如今先生又要出书了,一本散文集正在洽谈中,看来他是躲不过这一劫了!我又可以饱餐一顿喽。至于兑现表谢意的诺言,那就隔空举杯,先敬上先生一杯酒:先生,请!满杯的哦!期待您下一部,再下一部的著作哦![1]
作者简介
晨曦,原名雷开艳,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