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針葉小爪蟎 學名:Oligonychus ununguis (Jacobi) 類屬:蜱蟎目葉蟎科

目錄

形態特徵

成蟎 雌成蟎體長0.49mm,寬0.32mm,橢圓形。背部隆起,背毛26根,具絨毛,末端尖細。各足爪間突呈爪狀。腹基側具5對針狀毛。夏型成蟎前足體淺綠褐色,後半體深綠褐色,產冬卵的雌成蟎紅褐色。雄成蟎體長0.33mm,寬0.18mm,體瘦小,綠褐色。後足體及體末端逐漸尖瘦,第一、四對足超過體長。 幼蟎 足3對。冬卵初孵幼蟎紅色;夏卵初孵幼蟎乳白色,取食後漸變為褐色至綠褐色。 若蟎 足4對。體綠褐色,形似成蟎。 卵 扁圓形。冬卵暗紅色,夏卵乳黃色。卵頂有一根白色絲毛,並以毛基部為中心向四周形成放射刻紋。

發生規律

湖南年20-22代,河北4-9代,以紫紅色越冬卵在寄主的針葉、葉柄葉痕、小枝條及粗皮縫隙等處越冬,極少數以雌蟎在樹縫或土塊內越冬。翌年氣溫達10℃ 以上或栗芽萌發時越冬卵開始孵化,爬上嫩葉取食為害直至成蟎產卵繁殖;越冬雌蟎出蟄後爬往新葉取食產卵。南方杉木林為害區的防治適期是春末,北方板栗林的防治適期為6-7月。 該蟎喜在葉面取食、繁殖,蟎量大時也在葉背為害和產卵。以兩性生殖為主,其次為孤雌生殖;雌蟎羽化後即交尾,1-2天後產卵,每蟎產卵19-72粒,平均43.6粒。若蟎和成蟎均具吐絲習性。溫暖、乾燥對該蟎發育和繁殖有利,其適宜溫度為25-30℃;久雨或暴雨能使蟎量下降。 蟎量的多少和為害程度還與坡向、樹齡、鬱閉度、海拔、品種密切相關,陽坡比陰坡發生早、為害重,中坡比下坡發生早、為害重,東西坡比南北坡發生早、為害重,4-5年生的杉木受害重;鬱閉度低、海拔低的杉木林比鬱閉度高、海拔高的受害重,油杉比芒杉和灰枝杉受害嚴重。[1]

分布與危害

分布於山西、陝西、湖南、安徽、寧夏、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各地,可以為害杉木、雲杉、雪松、黑松、落葉松、側柏等多種針葉樹以及栗、櫟等多種闊葉樹。 以成、若蟎刺吸葉片汁液,杉木被害後針葉初現褪綠斑點,後變黃褐色或紫褐色,狀如炭疽病斑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加強林區撫育,增強樹勢,減少發病;及時剪除有蟲枝,春季剝除樹木老皮,集中燒毀,減少蟲源。 (2)化學防治。 ①藥劑塗干。 當樹木開始展葉抽梢時,越冬卵即開始孵化。此期可使用40%樂果或氧化樂果乳油5倍液塗干,效果較好。塗藥方法為:在樹幹基部選擇較平整部位,用刮皮刀把樹皮刮去,環帶寬15-20cm,刮除老皮略見青皮為止,不能刮到木質部,否則易產生藥害。刮好後即可塗藥,塗藥後用塑料膜包紮。為防止產生藥害,藥液濃度要控制在10%以下。 ②噴藥防治。 使用10%苯丁噠蟎靈乳油(如國光紅殺)1000倍液或10%苯丁噠蟎靈乳油(如國光紅殺)1000倍液+5.7%甲維鹽乳油(如國光樂克)3000倍液混合後噴霧防治,建議連用2次,間隔7-10天。 (3)保護與利用天敵。 天敵種類較多,應注意保護利用。有條件的地區可以人工釋放西方盲走蟎及草蛉卵,開展生物防治。[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