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重義(吳孔文)
作品欣賞
重情重義
孔子是個重情重義的人,與他的弟子們亦師亦友,甚至情同父子。他最喜歡最得意的弟子是顏淵,孔子也把顏淵當做能傳他衣缽的人。可惜顏淵早死,孔子悲痛欲絕,邊哭邊喊:「哎,老天爺要我的命呀!老天爺要我的命呀!」。旁邊的人都說孔子哭得太悲傷了。孔子則說:「我不為他悲傷還能為誰悲傷呢?」孔子的另一個學生伯牛得了傳染性的重病,孔子前去探望,從窗戶握着伯牛的手,悲傷地一直說:「這是命啊,這樣的好人,竟然有這樣的惡疾啊。」
孔子是一個很懂得人性的人,孔子所倡導的「仁愛」也並未超出正常人性善惡的範疇,並非基督教所宣揚的「博愛」思想。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孔子道:「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倡導要以正直無私的態度對待別人的抱怨,以恩德對待對你有恩德的人。孔子的老相識原壤是個不重禮儀,沒有規矩,碌碌無為的人。一天,孔子來看原壤,原壤沒有起身迎接,反而叉開雙腿坐在地上。孔子罵他道:「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出息,老而不死,真是個禍害。」說着,就拿起手杖打他的小腿。
孔子還是位風雅之士,他不僅擅長聲樂,還酷愛彈琴,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和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寄情於音律。一次,孔子在齊國聽了《韶》樂,如痴如醉,大讚其盡美盡善也,居然「三月不知肉滋味」,可見孔子真是個音樂「發燒友」啊!孔子與別人唱歌,如果唱得好聽,就一定請別人再唱一遍,然後自己跟着一起唱。孔子倡導「游於藝」,他的生活也因音樂而充滿情趣,精彩無比。直至臨終前七天,孔子還流着淚唱歌:「泰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
孔子教導他的學生:「君子不器」,即君子不只是一種器皿,只有一種用途,而要上下古今中外無所不通。孔子一生多才多藝,博學多聞,「君子不器」正好也是孔子自身的寫照。
作者簡介
吳孔文,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