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鄭覲文(1872年—1935年),字光裕,江蘇省江陰縣人,清代副貢生。近、現代民族音樂家和古琴演湊家。自幼父母雙亡,由老保姆撫養成人。幼年愛好音樂,擅長江南絲竹,後從師學習琵琶、古琴,技藝大有進步。在古琴名家唐敬洵先生的精心培育下,琴藝高超,講究韻味。1935年2月,鄭覲文在上海故世,享年64歲,遺下鄭玉蓀(後繼承了其父事業)和鄭同蓀二子。

他彈奏的《秋鴻》、《平沙落雁》、《水仙操》、《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等名曲,古樸典雅,蒼勁有力,技藝精湛,感人至深。後率先發起組織「琴瑟樂社」,吸收不少琴家入會,互相交流,不久就在此基礎上醞釀成立了大同樂會。他最初當過小學音樂教師,後又應聘任上海私立倉聖明智大學古樂教師,授古典音樂。[1]

鄭覲文培養的弟子,均在中國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許如輝,秦鵬章,衛仲樂,許光毅等。

目錄

大同樂會

1920年在上海創立「大同樂會」,旨在提倡國樂。曾仿製各種古樂器,有箜篌、五弦琵琶、忽雷、編鐘等計164件。為探索民族樂隊建制,組成了32人的新型民族管弦樂隊進行嘗試。

大同樂會成立後,他擔任樂務主任。當時曾招收一些青年會員,進行培養,除他本人任教外,又聘請一些專業教師任教,如琵琶大師汪昱庭、崑曲大師楊子永、胡琴大師陳道安等。早期吸收的會員有程午嘉柳堯章胡昕(女)、程莊(女)、王超琴(女)、鄭克強等,後來陸續吸收的有金祖禮衛仲樂許如輝秦鵬章陳天樂許光毅龔萬里黃貽鈞等人,這些人後來都成了我國民樂界的專家。

大同樂社的早期活動主要是演奏古代宮廷祭典儀式用的雅樂。他們曾按雅樂樂隊仿製了164件樂器,其中常用於演奏的有琴、瑟、簫、塤、鍾、磬、□等。此仿古活動曾受到蕭友梅等人的批評。後來轉向以演奏古典音樂、民間絲竹樂為主,樂隊發展為擁有吹管、擦弦、彈弦和打擊樂4組的新型民族管弦樂隊。演奏的主要曲目有《將軍令》、《妝檯秋思》、《春江花月夜》、《月兒高》、《流水操》等。

鄭覲文去世後,大同樂會由衛仲樂主持。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大同樂會一部分成員鄭玉蓀(其子)、許如輝遷至重慶,得到民國政府陳立夫、陳果夫、于右任、許世英、李石曾、戴季陶、陳藹士、張治中等參與和支持,分任大同樂會事務總幹事和樂務總幹事,成立大同樂器製造工場,中國國樂團,大同樂會國樂難童教養院和大同劇社,製造樂器四千餘件、分發軍營、支持抗戰,創作《大同之聲》,編練《國家典禮樂章》,公演樂劇《木蘭從軍》,直至1946年春在重慶結束,兩人先後回抵上海。留在上海的會員,於1941年轉入由衛仲樂、金祖禮、許光毅所創辦的中國管弦樂隊,先後培養了一批民族樂器演奏者,整理改編了一批民族器樂曲目,試製、改革了一批民族樂器,對民族音樂的繼承和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探索改制古樂器

鄭覲文古文根底厚,曾考取前清的副貢生(可以入國子監深造),他一頭埋進古樂器的保管、研究、探索和試製工作中。他在江陰文廟曾協助瀏陽古樂專家製造祭孔古樂器,他發現這些樂器的音律不協調、不統一,遂萌發探索改革製造古樂器的願望,後來他聘請樂工繆金盛開始試製樂器,並探索、改進古樂器的製造方法。 1920年在上海創立「大同樂會」,旨在提倡國樂。曾仿製各種古樂器,有箜篌、五弦琵琶、忽雷、編鐘等計164件。為探索民族樂隊建制,組成了32人的新型民族管弦樂隊進行嘗試。


參考資料

  1. 鄭覲文研究.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