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性
生平
浙江寧波府慈谿縣鸛浦(今屬寧波市江北區)人,字義門,號南溪。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考中貢生,但因受銓不赴,終生布衣不出仕,自署五嶽遊人[1]。黃宗羲再傳弟子,自築「二老閣」,祭祀其祖和先師黃宗羲[1]。
以重刊黃宗羲《明儒學案》知名,在乾隆四年(1739年)續完《明儒學案》,史稱「鄭本」或「二老閣本」。又刊行《南雷文約》(南雷是黃宗羲的號)[2]。其詩因景而生,直抒胸臆[1]。
鄭氏藏書
如薛居正的《五代史》,已為罕見。鄭氏藏書,世有淵源,自其祖父鄭溱(1611~1696)以來,所收黃宗羲書各為其半。康熙六十年,遵父鄭梁遺囑,在所居之旁,築「二老閣」為藏書之所,以紀念先祖及南雷先生。閣為三層,樓上為供三老之位,梨洲居中,鄭溱居右,鄭梁居其側。左右兩間為黎洲遺藏圖籍3萬卷,樓下三間為鄭氏家藏2萬餘卷。全祖望為其寫有《二老閣藏書記》。「二老閣」在中國藏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繼承黃宗羲「續抄閣」藏書,而黃宗羲又收購了著名藏書家如鈕氏「世學堂」、祁氏「澹生堂」、黃氏「千頃齋」、錢氏「絳雲樓」、徐氏「傳是僂」等家舊藏。乾隆三十八年(1773)修《四庫全書》,從「二老閣」調撥走《警時新錄》、《嶺海輿圖》、《西洋國志》等94種罕見珍籍。故城賈氏刊《明儒學案》62卷,因次序顛倒,為勘正謬誤而重刊。歿後,其曾孫鄭勛刻印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和鄭氏著作十多種。後裔鄭觀海亦能守其鄭氏舊藏。喜刻書,刻印有《南雷文約》、《明儒學案》、《寒村集》等。著作有《南溪寐歌》、《南溪不文》、《南溪偶存》、《僅真集》等。
代表著作
- 《南溪偶存》,所作詩集
- 重刊《明儒學案》行世
- 發行《南雷文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