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原区图书馆
郑州市中原区图书馆是我国建馆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是河南省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类文献集中的信息中心,2004年、2009年两次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08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截至2016年12月,河南省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有阅览座席1200多个,设有17个机构部门,在编员工183人;图书馆藏书总量达343.2769万册(件),其中古籍[1]总计334730册;数字化资源50TB。基本介绍
河南省图书馆是我国建馆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1908年7月6日,河南提学使孔祥霖呈奏抚院请创建“河南图书馆”,7月13日获准。孔祥霖自任总理(馆长),搜罗大梁、明道书院及学务公所旧藏共计1600种,43000余卷,以开封龙湖南岸二曾祠侧之许公祠为馆址,于1909年2月27(宣统元年农历2月初8日)开馆,定名为“河南图书馆”。1915年,以教育部“图书馆令”改为河南省立图书馆。1928年,奉省政府令改为河南省图书馆。抗日战争期间河南省图书馆迁至南阳、析川等地,1946年迁回开封。1949年3月,河南省图书馆临时归并到中原大学(即河南大学)图书馆,1950年元月,恢复建制,同年10月,改名为“河南省立图书馆”。1953年,又改名为“河南省图书馆”。 1957年5月20日,河南省图书馆由开封迁往省会郑州纬二路省人民委员会礼堂。同年10月在优胜北路建设新馆舍,次年7月建成迁入,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1985年在嵩山南路与伊河路交叉口西北选址建设新馆, 1989年建成并交付使用,新馆总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
河南省图书馆经历了百年风雨沧桑,几多反复,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图书馆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初步建成为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始终禀承“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的办馆宗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和培训活动。馆内设有17个对外服务窗口,阅览座席1200多个,设有河南省图书馆网站和电子阅览室,年到馆读者达百万人次。还在全省开设30余处外借点,进行图书流通服务。随着远程访问系统的开通,全省各市、县(市、区)图书馆均可共享省馆数字化资源。2002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起步建设,9月建成河南省分中心平台,拥有数字化[2]资源15TB,以IPTV传输、接收模式为主,服务范围覆盖全省4.8万个行政村,形成了基层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业务窗口实行365天开放。积极开发馆藏资源,先后创办了《港澳台报刊文摘》、《经济文摘》、《决策参考》、《省长专递》等二三次文献。邀请国内、省内着名专家、学者举办“世纪论坛”公益讲座报告会。 2011年5月,河南省图书馆将公益讲座制度化,更名为“豫图讲坛”,在每周周日上午定期举办。截止到2013年底,“豫图讲坛”已连续举办153期。多种延伸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
注重自身业务研究和队伍建设,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河南图书馆学刊》已编辑出版160多期,成为国内图书馆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从2002年开始,先后编纂出版了“图书馆治学文集”等系列丛书。2009年是河南省图书馆建馆100周年,编纂出版了《河南省图书馆志》、《河南省图书馆百年》、《河南省图书馆同仁文集》、《河南省市、县图书馆古籍善本联合目录》、《河南省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旧时河南县级图书馆寻踪》、《文献遗产保护技术理论与实践》、《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珍藏》等。
积极参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先后被上级部门授予“社科联系统先进单位”、“‘三树一讲’活动先进单位”、“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周先进组织单位”、“五好党总支”、“先进基层工会”和“读者喜爱的图书馆”、“郑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2004年、2009年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一级图书馆。2008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09年,被河南省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文化事业发展先进单位。2013年8月,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首批 “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目录
馆藏实力
古籍文献
截至2016年12月,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古籍总计334730册,其中经部46526册,史部86045册,子部40757册,集部61482册,丛部56074册,新学1087册,地方志5742册,大藏经12231册;善本24786册。包括影印古籍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未收书辑刊》;二十四史系列丛书:百衲本《二十四史》、《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二十四史全译》。《乾隆大藏经》、《故宫珍本丛刊》等。
报刊文献
据2018年11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河南省图书馆收藏中国国内报纸、杂志,藏有建国前期刊1600多种,建国后期刊8000多种,报纸1800多种,合订本报纸杂志26万多册。
外文文献
据2018年11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河南省图书馆收藏英文、日文、俄文三大语种书刊资料为主,兼有少量的法文、西班牙文、德文、朝鲜文、印度文、阿拉伯文等其他语种的外文文献资料十多万册;内容包含有外文原版小说和青少年外文读物,以及大型外文工具书和《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期刊。
数字资源
据2018年11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河南省图书馆共有数字资源数据库60个,其中自建数据8个,外购数据库11个;其中外购数据库包含有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清华同方全文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全文期刊数据库、国研网全文数据库等;自建数据库包含馆藏中文图书全文数据库、ilas书目数据库、中州文化揽胜数据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新农村致富之路数据库、河南地方戏曲数据库等。
地方文献
据2018年11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河南省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有河南地方报纸合订本570多种、1.3万余册,期刊600多种、合订本4000余册,图书2万多册,都为1949年后的文献,以各种方志、家谱、统计年鉴、党史资料、地方报刊等方面的资料居多。
支撑保障
据2018年11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河南省图书馆已经开通网站、微信、微博、OPAC检索、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流通站等现代化服务。
实用信息
办证指南
一、适用范围
河南省图书馆借书卡为“一卡通”,适用于该馆(图苑公司书友会除外)所有外借流通窗口。凭借书卡可在二楼中文社科借书处、综合阅览室、期刊阅览室,三楼中文自科借书处、期刊咨询室,四楼外文图书阅览室,六楼少儿图书借书处借阅书刊。
二、办证对象
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士,均可申办河南省图书馆读者借书卡。
三、借书卡办理
读者办理借书卡需到二楼大厅办证处办理,其他窗口不再办理。
读者在申办新卡时,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军人证、护照、户口簿)原件。
读者办卡需认真填写个人信息,并交纳押金100元。
每卡可借书刊三册,借期30天,过期需交纳0.10元/册/天滞还费。
该馆借书卡为免费卡,实行一人一卡制,只限本人使用。
该馆借书卡有效期为二年,到期需验证后方可继续使用。
四、退卡、挂失、补证
读者退卡时需还清所有书刊后,凭借书卡和本人身份证(军人证、护照、户口簿)原件,办理注销手续,退还押金。
他人代办退卡的,须同时持代办人和委托人的身份证(军人证、护照、户口簿)原件及借书卡,按相应规定办理注销手续。
遗失借书卡应及时挂失,挂失前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由遗失者自负,挂失后方可补办新卡,补卡收费10元。
五、办证时间
全年办理读者借书卡。每天办(退、补)证时间为:8:30-18:30(18:00冬)
如遇特殊情况,请注意办证处通知。
视频
郑州市中原区图书馆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古籍可保存上千年 现代出版物仅存几十年,搜狐,2019-05-16
- ↑ 什么是数字化?数字化的概念及内涵,搜狐,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