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鄴城之戰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名稱: 鄴城之戰

地點: 鄴城

參戰方: 唐軍;叛軍

結果: 唐軍戰敗

鄴城之戰,唐肅宗乾元元年(758)九月至乾元二年三月,唐軍圍攻鄴城(今河南安陽)安慶緒部,與其援軍史思明部交鋒時被狂風驚散潰敗的作戰。[1]

目錄

歷史背景

唐乾元元年(758)九月至二年三月,唐軍圍攻鄴城(今河南安陽)安慶緒部,與其援軍史思明部交鋒時被狂風驚散潰敗的作戰。 唐至德二載(757)十月,在陝郡之戰後,安慶緒僅率1300人從洛陽逃往鄴城。 唐軍遂收復洛陽城,並遣軍攻占河內(今河南沁陽)等地,迫降安將嚴莊;陳留(治今開封) 軍民殺安將尹子奇歸唐;唐將張鎬率兵收 復河南、河東郡縣。但肅宗忙於迎太上皇還都,未及時遣軍追擊安軍殘部。安慶緒至鄴後重整旗鼓,旬日之間,其將蔡希德自上黨 (今山西長治)、田承嗣自穎川(今河南許昌)、武令殉自南陽(今鄧州),各率所部至 鄴會合,連同安慶緒在河北諸郡招募的新兵,共約6萬人。安慶緒忌史思明勢盛,於 十二月遣使至范陽(今北京城西南)調兵。 史思明囚安慶緒使者,以其所領13郡及兵 8萬降唐,被授范陽節度使;半年後復叛。

安、史兩軍雖已矛盾重重,但對唐軍仍構成 威脅。 乾元元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魯靈、李奧、許叔冀、李嗣業、季廣探、崔光 遠等七節度使及平盧兵馬使董秦共領步騎 約20萬北進主攻安慶緒,又命李光弼、王 思禮兩節度使率所部助攻,以宦官魚朝恩 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督各軍行動。十月,郭、魯、季、崔等部先後北渡黃河,並李嗣業部會攻衛州(今河南衛輝),以弓弩 手伏擊而逐,大敗安慶緒親領7萬援軍,克衛州;旋又趁勢追擊,在鄴城西南愁思岡擊敗安軍,先後共斬其3萬餘人。安慶緒退回鄴城,被唐軍包圍,急派人向史思明求援,許以讓位。 史思明率兵13萬自范陽南下救鄴城, 先遣步騎1萬進駐滌陽(今河北磁縣),遙為聲援。十二月,史思明擊敗崔光遠奪占魏州 (今大名北)後,按兵觀望。

戰爭經過

二年正月(759年),李光弼建議分兵逼魏州,各個擊破史軍,魚朝恩不納。二月,唐軍圍鄴城四月不下,師老勢屈。史思明率部向唐軍逼進,並截斷唐軍糧運。三月初六,號稱60萬之唐軍,布陣於安陽河(今河南安陽北)之北。史思明親領 精兵5萬與唐軍李(光弼)、王、許、魯等部激戰,雙方傷亡甚重。郭子儀率軍繼至,未及列陣,狂風驟起,天昏地暗,兩軍皆大驚 而退。唐軍南撤卻一退不可收拾,郭部退保洛 陽。其餘各節度使兵退歸本鎮。史思明收集 部眾駐鄴城南,誘殺安慶緒及高尚、崔乾佑等,人城兼併其軍,遂留其子史朝義守 鄴城,自還范陽。 此戰,唐肅宗待安慶緒逃至鄴城一年後才下令攻討,發兵數十萬竟不設元帥,無統一節度;久圍城不下,糧秣不繼,軍心不穩,終於釀成一次大潰敗。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