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美國小說家菲茲傑拉德的短篇小說,被譽為美國「荒原時代」的真實寫照。這部作品首版在1926年,彼時作者陷入了財政和婚姻的雙重危機,妻子的身體也遭受了創痛,由此引發他對「時代困境」的思考也集中體現在這部作品中。

美國經歷了繁華的「爵士時代」,物質生活高速發展,紙醉金迷背後卻隱隱透着不安。菲茲傑拉德描述了一群勃發的年輕人,他們奮力追逐世俗名利,直到功成名就之後,卻遺失了內心最重要的東西。那個曾經人人嚮往的美國夢,幾乎要破碎。菲茲傑拉德對時代的預知,使他成為了美國「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


作者簡介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茲傑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是美國二十世紀傑出的作家,美國文學「爵士時代」代言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之一。菲茲傑拉德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海明威、塞林格的創作。

譯者

楊蔚,南京大學中文系,自由撰稿人、譯者。熱愛旅行,「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特邀作者及譯者。已出版譯作:《自卑與超越》《乞力馬扎羅的雪》《太陽照常升起》等。

原文摘錄

這世上有的是時間——他的一生和她的一生。可他一吻她,就立刻明白過來就是他找遍永恆的宇宙也無法找回那些失落的四月時光。此刻他可以緊緊摟住她,直摟到臂膀上的筋肉暴突——她是可愛的,她是寶貴的,他曾為她而戰,也曾擁有過幸福——可那暮色中飄渺的呢喃,和那夜色里溫柔的微分,都將永遠地失落…… 好吧,就讓它去吧,他如是想;四月已逝,四月已逝。這世上有成千上萬種愛,但從沒有一種愛可以重來。 然而他知道十五個月前的那個小伙子曾經擁有過信念與溫柔,而現在都永遠地失落了。明智之舉——他們採取了明智的做法。他已將自己的青春轉化為力量,在絕望中逃出了成功。可是生活已經捲走了他那清新的愛情,連同他的青春。

書評

菲茲傑拉德的小說總是那麼的有腔調,不管他寫的是窮人還是富人,都被他筆下的爵士樂時代的帶着金黃色的光彩暈染得自有其浪漫的氛圍。所以註定他的小說讀起來永遠都不會有什麼艱辛的苦味,即使是害怕悲劇的我,讀他的小說也永遠不擔心看得悲催——因為就算《May Day》這樣的小說,到了最後萬寂俱滅,你也並不會為人物的悲劇而傷感,因為它描繪的主人公本來只是一個時代,所謂時代這種客觀事物,又何處來的悲喜。

但是,與此並不矛盾的事情是,他筆下的故事,無論最終算是傳統意義上的喜劇還是悲劇,那些人物卻鮮有真正幸福的,就算笑顏背後,往往也有那麼一抹諷刺意味的悲傷。例如,《駱駝的背脊》這樣一個從結局到情節都有些荒誕喜劇意味的故事,看到最後令人會心一笑之後,回頭一想卻不由的為這搖擺不定,令人絕望的愛情和結姻而擔憂和嘆息,說是喜劇,可這不是分明把人們對於感情的憧憬給擊碎了麼?


所以,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All the sad young men) 對於菲茲傑拉德來說也實在是一個絕佳的好名字,這裡的年輕人也並非為賦新詞的強作愁容。在爵士時代紙醉金迷的光影下,追求物質享受以及由財富導致的身份認同和貴賤之分,潛移默化的改變着所有人的觀念和生活,一貧如洗的人們渴求的是暴富和由此帶來的改變和『幸福』;而富裕的人,即使坐擁驚人的財富,卻依然逃不過精神上空虛和『不幸福』的痛苦——這樣的物質化的社會,對於遠離那個時代的我們來說,既遙遠又意外的貼切;要能夠同時精確描畫出充滿激情和美國夢的向上攀爬的年輕人的衝勁和野心,以及『成功人士』的寂寥和空虛,卻並不讓讀者感覺出不協調來,菲茲傑拉德的筆力,遠馳於單純的『努力』之上。他可以一方面讓人總是被最熱烈的熱情所燃燒和鼓舞,相信夢想和努力,另一方面卻有一種看破世情的老僧入定一般的禪意,箇中的韻味當然超出了作者自詡用來混稿費的報刊應時之作的謙詞。

可是,最重要的東西依然是,菲茲傑拉德的小說一貫還是有趣的。『有趣』這個品質是我所認為小說,特別是短篇小說最為關鍵的特質之一,有了它固然不能保證作品偉大,但是,不有趣的小說,便連被評價的資格都沒有——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評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喬伊斯的《都柏林人》除了少數篇章外,赫然都是失敗的作品,這自然是異常主觀的判斷了。他書里的主人公多半不俗氣,有想法,又往往有種落落於社會之外的孤獨和疏離感,無論成功和失敗都不會讓人生厭,所以說,要講村上春樹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菲茲傑拉德的影響,我相信;更何況,和那個黃金般的年代對應的,只要努力奮鬥就可以獲得成功的『美國夢』恰有着現實的例子和意義,折射在他的作品裡,往往可以讀到讓情節跌宕起伏的精彩變化,就算菲茲傑拉德一向也鍾意於刻畫幻夢的破滅,但是這之前的美好已經足以動人。

具體到那些憂傷的年輕人這個集子,以闊少爺為例,有好幾篇內里相似的小說(其實不光是這個集子),講述的是明明強烈不可分割的愛人,卻因為一些無法言狀的原因最終若即若離,擦肩而過,乃至抱憾終身的故事——動人的不是那些愛情,反而是那些讓愛情褪色的氛圍:可能是一場溫吞的派對,可能是一個原本溫馨的月夜,可能是帶着回憶的宅邸,可能是一個無意義的舉動,可是無法解釋的,所謂愛情卻無端的、被簡單的拖沓和無謂所損失和放棄了。這在菲茲傑拉德的故事裡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典型的場景了,而對於我來說最直接帶來的聯想莫過於村上春樹的《開往中國的慢船》了,可見其『流毒』之遠。菲茲傑拉德所處的時代和我們當下有着驚人的相似,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的時代甚至更加缺乏當時僅剩的一點浪漫罷了,所以讀他的書,既讓人感到親切,又更加令人悵惘。

而對於那些憂傷的年輕人來說,除了這些其他地方也能看到的『菲茲傑拉德』特色的典型小說,我也被寶寶派對這個有些少見的題材打動了,我反覆的讀過結尾的那一段:

約翰·安得羅斯終於明白了那天傍晚他是為了什麼大打出手的,那理由此時就在他的手上,今後也將永遠存在,他就這麼慢悠悠地前後搖晃着,在黑暗中坐了許久。 而我再次回想起這段時,恰也正坐在黑暗的房裡,輕微的搖晃着,而淺淺睡眠着的兒子,也正在我的臂彎之中。

我愛菲茲傑拉德。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