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氏拟条尾𫚉
迈氏拟条尾𫚉 |
---|
学名 Taeniurops meyeni 命名者 Müller & Henle, 1841 英文名 Round ribbontail ray 别名 鲂仔、乌鲂(澎湖)、牛屎鲂(澎湖) 观赏鱼/食用鱼 否/否 最大体长 330 cm |
分类 |
纲 软骨鱼 Chondrichthyes 目 鲼 Myliobatiformes 科 𫚉 Dasyatidae 属 𫚉 Dasyatis |
迈氏拟条尾𫚉,体盘成卵圆形,体盘长为体盘宽之79%,吻长为体盘宽之19%,眼径为体盘宽之3%,喷水孔径为体盘宽之6%,喷水孔间距为体盘宽之14%,口宽为体盘宽之7%,口内有5个乳头状突起,中央及两边之三个较小。
无背鳍、臀鳍、尾鳍,但尾部下缘皮褶发达,自尾棘起点延伸至尾之末端;成体之背部具小棘。
体背面灰色无黑点。(陈柔蓉、林沛立2012/11编写)[1]
目录
栖地环境及深度
礁区、砂泥底、近海沿岸、礁沙混合区。深度约1 - 500公尺
以底层鱼类,双壳类,螃蟹和虾为食(参考文献5578)。
分布
西印度洋:波斯湾(Ref。68964),红海和东非至日本南部,密克罗尼西亚,热带澳大利亚和豪勋爵岛。东太平洋:仅从海洋岛屿(科科斯和加拉帕戈斯群岛)知道,但由于数量众多,个人可能会在中美洲大陆殖民(参考号28023)。更广泛地称为Taeniura melanospila Bleeker,1853年,一个基于少年标本的描述的次要同义词。台湾分布于东部、南部、澎湖、东沙、南沙。[2]
繁殖
表现出卵胎性(胎盘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黄为食,然后通过特殊结构间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质的子宫液,从而从母亲那里获得额外的营养(参考文献50449)。具有拥抱的独特配对(参考205)。多达7个在垫料(参考6871,12951)。
保育
脆弱(VU) (A2d);评估日期: 2015年5月14日
参考文献
- ↑ 迈氏拟条尾𫚉,fishdb.sinica.edu.tw
- ↑ Taeniurops meyeni,fishbas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