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宦帖
〈遠宦帖〉,又稱《省別帖》,為晉代王羲之草書尺牘的雙鉤廓填本,是唐代摹本。材質為紙本,縱24.8公分,橫21.5公分,6行,53字。現在收藏於臺灣臺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
此帖首見於《法書要錄》卷十右軍書記。《宣和書譜》即稱〈遠宦帖〉。亦刻入〈淳化閣帖〉卷六;〈大觀帖〉、〈鼎帖〉、〈寶賢堂帖〉、〈澄清堂帖〉(孫承澤本)均曾刻入。清道光間,葉志詵得王獻之〈送梨帖〉,將此帖一同上石。後楊守敬又刻入其〈鄰蘇園法帖〉中。[1] 北宋曾入大觀,宣和內府,有大觀,宣和諸印璽,卷首徽宗趙佶瘦金書簽,上鈐雙龍方印。專用於古法書者。後曾入金明昌內府,及北燕張氏,後歸賈似道。明時曾為秀水項元汴所藏,入清由耿會侯,安岐所遞藏,曾著錄於《墨緣彙觀》,訂為唐人鉤摹本。嗣入清內府,而未鈐內府收藏印,故石渠亦無著錄。今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曾先後輯入故宮法書晉王羲之真跡冊,《故宮歷代法書全集》第一冊影印行世。
目錄
原文
省別具。足下小大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餘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作品賞析
用筆與氣勢
《遠宦帖》草法以簡約為主,雖間有縈繞,亦簡略不繁。兩字連屬者僅有「省別」、「小大」、「子亦」、「數問」、「救命」、「足下」六處,無三字相連者。偶有收筆如章草者,如「不」字,也因筆毫不易遣鋒之故,「遠」字最後之縈繞,向上回筆處筆鋒分岔,正能說明用筆為硬毫,使轉、收縱不甚靈便。《遠宦帖》其字間隔不大,較為擁密,與《十七帖》中間疏潤者不類。字形多向橫扁發揮,無一筆縱情直下者。行距頗有餘地。
整篇氣勢雖不暢速,但和諧無礙,中無滯阻之處。筆畫灑落有致,粗細之間勻凈清爽,又不失其古樸之趣,從中甚可體會古人作草並不一味求其潦草恣肆,而是凝重而無阻塞;但全面來看,氣充意隨,一氣呵成,如瀑流之激盪,時有浪花泛起,足可流連其間,領悟寄情其間,遣詞造句之含蘊。
結構與章法
《省別帖》用筆的來龍去脈交代得非常清晰,體現了王羲之草書線條的豐富性——用筆中的圓轉、方折、連帶、割斷、輕重、提按等對立因素在起筆、收筆、運筆過程中的運用與變化。其次,結構與章法方面的大小錯落、左右穿插、上下移位等因素,也增加了字勢的運動感,顯得虛活靈動,生機盎然。
點畫與書寫
《遠宦帖》與《天鼠膏帖》比較:《中國書法全集》載阿濤《遠宦帖》文說:「(遠宦帖)第五行末「安」字映帶多一折筆,或許是摹時所誤。」觀之《天鼠膏帖》「要」字下部的「女」字書寫與墨跡《遠宦帖》的「安」字中的「女」一樣,都是一個反手作「勒」(永字八法之一)的動作,並非摹誤。區別在於《遠宦帖》「女」字第一筆弧筆動作大,隨之第二字則向內並,稍作頓住,繼而「勒」後右旋;而刻本《天鼠膏帖》「女」字第一筆動作小,近乎直,相應地直接「勒」後左轉壓毫行筆。[2]
特徵
在第三行的「遠」、「宦」二字保留了明顯的「節筆」痕跡。所謂「節筆」,是毛筆在碰觸到紙張突起的摺痕時,產生的無預期跳動所造成。[3]
參考文獻
- ↑ 楊守敬集~鄰蘇園法帖(全集上1~4),每日頭條,2017-11-11
- ↑ 王羲之《遠宦帖》賞析,每日頭條,2017-11-05
- ↑ 王耀庭等,《晉唐法書名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頁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