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逆轉點法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目錄

名詞解釋

逆轉點法亦稱跟蹤法。陀螺定向的一種傳統方法。定向時,使陀螺經緯儀的照准部連續地跟蹤陀螺轉子軸的擺動,記錄其逆轉點在水平度盤上的讀數,取5~7個讀數,採用舒勒平均值法,或托馬斯平均值法,或相關平差法,可得真北方向在度盤上的讀數,若再觀測某一待定向方向的角值,即可得到該方向的方向值。該法屬於無扭觀測,要使照准部處於跟蹤狀態,對觀測人員在技術上要求較高。

用陀螺經緯儀測定導線邊的坐標方位角。陀螺經緯儀是陀螺儀和經緯儀結合為一體的先進定向儀器,用來直接測定邊的天文方位角。陀螺經緯儀定向方法與豎井幾何定向方法比較,前者具有不占用井筒、省時、省力和精度高等優點。在井下導線加測陀螺定向邊,可有效地提高導線的精度。

陀螺經緯儀定向的實質,是求陀螺北方向值。陀螺定向方法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定向過程中儀器照准部處於跟蹤狀態,如逆轉點法;另一類是定向過程中儀器照准部處於固定狀態,如中天法、時差法、改化振幅法、記時擺幅法、三點測時法等。

陀螺實質上是一個繞其質量對稱的超高速旋轉的勻質轉子。陀螺經緯儀上一般有一個懸掛式陀螺,在地球自轉和陀螺重力矩的作用下,懸掛式陀螺軸相對於測站點天文子午面產生對稱的往復擺動的簡諧運動。通過對陀螺軸擺動的觀測,可以確定其擺動的平均位置,即子午面的方向。由於製造、安裝、校檢上的缺陷,陀螺軸與經緯儀視准軸並不重合。經緯儀所示的陀螺軸擺動平均位置稱作陀螺子午線方向,從它算起的測邊的方位角稱為陀螺方位角。陀螺方位角和天文方位角的差值,稱儀器常數。

常用方法有跟蹤逆轉點法和中天法兩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