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送龍節世界節日中的一個節日。

節日,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和地區都有自己的節日,一些節日源於傳統習俗,如東亞的新春[1]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等。有的節日源於宗教,比如聖誕節復活節[2]佛誕等。有的節日源於對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紀念,比如各國的國慶節等等。

目錄

節日信息

送龍節為西雙版納大勐龍傣族特有的節日,每逢盛世、莊稼好、生活富足時就舉行送龍節。所謂「送龍」是送祭品給龍神,意為龍神開恩照顧,帶來好日子,所以要報謝龍神。送龍節的日子,一般在公曆一月,春節之前,由佛爺出面組織,家家戶戶有的送美食,有的送衣物,富裕的甚至送金銀首飾、錢幣、毛毯等,人人都可參加,外人也歡迎,無大禁忌。各類物品送到佛寺後,佛寺組織巧匠編扎「龍宮」,佛爺念經、祭祀,把各戶送來的禮物扎放在「龍宮」上,全體參祭人員敲鑼打鼓,把「龍宮」抬到勐龍河上,再次舉行儀式後,把「龍宮」放在竹筏上,讓竹筏在一片祝禱、誦經聲中漂流而去,就算「送」給龍神了。

民族性與地區性

中國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傳統節日如春節等。此外,如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3]朝鮮族的「老人節」,傣族的「潑水節」,錫伯族的「西遷節」,彝族白族納西族、布朗族的「火把節」,土家族的「七月會」,高山族的「豐收節」[4]等等。這些節日與漢族節日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傳統節日。中國節日的這種跨民族、跨地區的特徵,是歷史上民族節日風俗互相交流、融合的結果,實際上也是各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結果。其它各國的節日也同樣具有民族性與地區性。

傳統節日有歷史性的變異,也有地域性的變異。中國疆域遼闊,不同的地區,生活環境和條件,生產方式和水平,有很大的差別;加上民族的融合,移民的流動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每個地區的節日風俗,有一定的差異,因而也就有自己的一些特色[5]

另有國際組織提倡指定的日子,如勞動節[6]婦女節母親節等。

視頻

送龍節 相關視頻

衛塞節——世界重要的節日
世界上最紅火的節日,100多噸番茄肆意揮灑,隔着屏幕都覺得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