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副使鄧崇政
《送副使鄧崇政》是一首明朝詩歌,詩歌被譽為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和最高體現,同時詩歌也是時代、歷史文化沉澱的結果。
明朝的詩歌是這一時期社會變遷的見證,它們從不同角度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社會、經濟和文化變化。通過研究這些詩歌,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明朝社會的歷史發展和文化特點[1]。
“ |
聖人御皇極,治世躋虞唐。 天下皆鼓舞,四夷盡來王。 夫何有小丑,邇者自荊襄。 弄兵敢稱亂,嘯聚成猖狂。 郡邑為騷動,居民廢耕桑。 事聞上震怒,愚民瀆天常。 即日命大將,十乘先啟行。 又命大司馬,同行總其綱。 師出在嚴翼,不可無預防。 汝端作御史,汝往繩怠遑。 臣端拜稽首,感激懷忠良。 戮力仗天威,同心靖一方。 凱旋論功賞,升秩沐恩光。 荊南既已定,西邊復擾攘。 豈曰聖明世,屢見叛封疆。 蠢爾亡命徒,招呼聚山岡。 不知聖恩撫,漸有牙距張。 倚險肆剽掠,邊人亦憂惶。 天子曰無恐,一將足以當。 蒞軍遣元帥,機務屬都堂。 糾察命臣端,汝有聞湖湘。 汝行務敬戒,毋使妄殺傷。 命下咸發憤,車馬出煌煌。 荷戈忘辛苦,歷險經雪霜。 深入抵巢穴,驅戮如犬羊。 渠魁受拘縶,餘眾無潛藏。 邊塵成晏堵,中外皆樂康。 捷聞天子喜,有功當盡償。 次第見升賞,大小無遺忘。 汝端兩效職,與汝金腰黃。 陜右邇邊境,汝曹多名望。 汝作臬府副,職任汝自強。 再拜受恩命,吉日戒行裝。 舉手謝朝列,馳驅辭帝鄉。 七月時雨霽,都門秋氣涼。 路旁擁冠蓋,祖道陳壺觴。 相送不忍別,攜手上河梁。 北風來拂拂,河水流湯湯。 斗酒傾未已,旆帆風中颺。 共言當此去,何以答聖皇。 當知職分盡,安肯負寸長。 皇皇夙夜際,肅肅寅畏將。 冤民頌定國,奸貪避張綱。 殷勤同年友,勸勉陳詩章。 |
” |
— [明代]陳維裕 |
目錄
明朝詩歌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經濟生活與詩歌傳統
明朝的詩歌與社會變遷有着密切的關係。這一時期,中國的經濟生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些變化在詩歌中也有所反映。例如,明代的商人經濟和農業經濟都在詩歌中得到了體現。明詩的這種經濟表現與明詩人的經濟理念之間存在着一種貫通與對應的關係。明代的經濟生活在一個特定的文化角度影響着明詩的姿態。明詩視野所呈現的社會圖景中勾勒出了興廢繁滋的經濟側影;賦詩唱和中的微妙態度折射出了經濟變遷影響下的士商互動;生計壓力下的作詩求利更是經濟關係的現實體現。經濟的變遷提出了詩人與詩學安身的新命題,而凝聚傳統文化精神的明詩姿態則保持着不變的立命原則。
政治變遷與詩歌
明朝的詩歌也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政治變遷。例如,明朝的易代詩人王冕和楊維楨的作品就體現了這一時期的政治動盪。此外,民族英雄于謙的詩歌也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政治鬥爭和社會變革。這些詩歌不僅記錄了當時的歷史事件,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關注和憂慮。
文化變遷與詩歌
明朝的詩歌還反映了這一時期文化變遷的情況。這一時期,隨着商品意識的增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多元化,文化的外求意識日漸強烈,西學東漸與東學西被所激發起的碰撞,引發了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傳統的古已有之的各種規範,受到了挑戰,變古亂常在各個領域漸次出現。詩歌領域也不例外,這一時期的詩歌反映了這種文化轉型的複雜性和多樣性[2]。
參考文獻
- ↑ 明朝十大詩人,一人一首千古名作,一生一定要讀一次 ,搜狐,2023-08-24
- ↑ 【文學常識】古詩詞文化常識,了解這些,更好背詩!,搜狐,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