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追光者在天上人间翱翔(甘茂华)

追光者在天上人间翱翔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追光者在天上人间翱翔》中国当代作家甘茂华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追光者在天上人间翱翔

当你被一束光照亮身心的时候,你感到豁然开朗,天地无限广阔,家园格外美丽。因此,你也想活成一束光,不仅照亮自己,而且照亮别人。在这个初夏的梅雨天,我真切地感受到这样一束光的魅力。这束光来自宜昌市高新金小1602班,班主任吴大伟老师和33个同学,集体创作了一本科幻小说集《光》,共收有34篇作品。同学们刚刚小学毕业,即将走进初中校园,这是他们在小学期间的最后一篇作文,以同一种科幻文学题材的书写,展开稚嫩而又富有活力的翅膀,追逐着光明,在天上人间自由飞翔。对学校而言,这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告别仪式;对同学而言,这是一种以文字见证友谊的纪念方式。读完全书,我感到惊喜、震憾脑洞大开,获益匪浅。这不是自谦,而是实话实说,衷心感谢孩子们给我上了一课,一堂新鲜生动、知识密集、想象丰富、给人启迪与教益的科幻文学课,我跟他们一起追光翱翔。

在阅读和思考《光》的过程中,我仿佛身在梦中,不知今夕何夕。它牵动我的思绪,时不时想起中国古时候庄周梦蝶的故事。是庄周化蝶,还是蝶化庄周,这是一个诗意浪漫的哲学问题。本书中34篇作品,对我们这个世界是真实还是虚拟的问题,都作过不同程度的思考和猜测。他们用电脑模拟出一个宇宙和其中的智慧生命,写出很多各种空间、各种维度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广阔宇宙中探索奥秘、解开谜团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因此,人类总是在不断地逐光而行。光究竟是什么?是希望、光明、还是远方?吴大伟老师的与书名同题的作品,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当地球被“毁灭”,人类寄居在太阳炽热的烈焰下,主角刘亦不断经历着对自我的重新认知与定位、思考与选择,在寻光行动中有了新目标。这篇作品无疑在全书中起了一个示范作用,对于地球时代错误行动的反思和救赎,具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份量和警醒现世的意义

无论是陈亭睿同学写的深海考察无名之洞,进入虫洞无名之地,寻找战舰惨遭地陷的故事,还是李柏醇同学想象火星上有人,并且有支持大行星自转的星球内核,火星和地球合并为一个星球的故事;以及刘宸妤同学下煤井所见所闻,刘桓邑同学用生长激素制造胚胎,宋宇宸同学关于星球之间的战争与毁灭、拯救与新生等等;他们都表达了人类重启、重建家园、星际穿越、火星移居、救援外星、追求光明与幸福的美好愿望。由此可见,他们的创作并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无根之作,而是从目前科技进展的变动中获得感知力,并运用文学的想象力,怀抱探索和超越的精神,写出自己的科幻小说。我相信,比如“天问一号”探测器、“深海一号”暨“蛟龙号”、航天空间站等,都会触及同学们的创作灵感。尤其是目前的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题材,证明了科幻文学与科学进步是相荣共生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还是对年轻的科幻文学爱好者的深情呼唤,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拥抱。

这本书中每个同学的小说都有自己的特色,或选材之严,或开掘之深,或故事之好看,或叙述之有趣,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风景这边独好。在我看来,其作品共性有两条:一是他们对人类生存环境具有共同的忧患意识,二是他们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具有奇特的想象力。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加之人类的破坏,文明之火或许会慢慢熄灭,导致地球毁于一旦。这才有“出球”计划,“寻光”行动,才使我们懂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家园。当探索者在宇宙中历尽艰难实行空间跃迁时,那么多新事物层出不穷,比如高能太空梭、粒子温度调控器、压缩高分子食物、隐身衣、磁脑、光胶、能量晶体、伽马武器等等。一方面你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异想天开,另一方面你也会重新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类尚未触及的领域。它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想象力难以丈量的地方,而且,想象无止尽,一切都不会终结。

孩子们写科幻小说,大多首先是接触电影动漫、游戏与书籍而产生了兴趣与爱好。这也产生了两个短板:一是雷同化,二是技术化。比如本书中多数作品的故事情节缺乏差别和个性,从地球毁灭,到人类移居,到外星人入侵,到回到地球,成了一个基本的类型或模式。另外,在科技知识上大作文章,而忽略了作为文学主体的人,人的感情、性格、心理、人性等等。刘慈欣曾经担心地说过:“人类技术发达之后,人类可能会沉浸于技术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失去探索拓展外太空的雄心壮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得者陈楸帆强调:“科幻文学的核心是故事而不是知识普及,它要引发读者对某个领域的好奇心。”这些关于科幻文学的观念,应该引起我们注意,要把故事讲得更丰富多彩,悬念叠出,更富有人性和戏剧冲突性。

如今这个时代,科技创新与时俱进,源头活水滋润文学,科幻小说正迎来新的创作高峰。我在此祝愿老师同学们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在追梦路上飞得更高更远!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为序。

[1]

作者简介

甘茂华,1997年生,广西桂林阳朔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