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達州是四川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四川省東部,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農業大市、資源富市、工業重鎮和交通樞紐,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素有「中國氣都、巴人故里」之稱,是國家「川氣東送」工程的起點站。

達州歷史悠久,自東漢建縣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歷為州、郡、府、縣所在地。

達州地處川、、陝四省市結合部和長江上游成渝經濟帶,是四川對外開放的「東大門」和四川重點建設的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達州是中國179個公路運輸主樞紐之一和四川省12個區域性次級樞紐城市之一,達州火車站是西南第四大火車站,達州境內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完備,是四川省通江達海的東通道,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物流樞紐城市。

達州物產豐饒,資源富集。享有中國苧麻之鄉、中國黃花之鄉、中國油橄欖之都、中國富硒茶之都、中國香椿第一縣的美稱。[1]

目錄

歷史沿革

東漢和帝永元八年(96年),析渠縣置宣漢縣。

劉宋永初年間(420~422),升宣漢縣為巴渠郡,轄宣漢、始興、巴渠、東關、新安、下蒲、晉興七縣。

梁大同二年(536),廢巴渠郡置萬州,轄開巴郡、新安郡、萬榮郡等七郡。

西魏廢帝二年(553),改萬州為通州。

隋大業三年(607),通州改為通川郡。

唐武德元年(618),復名通州。

武德三年,於通川縣城置通川總管府,轄通、萬等八州。

武德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

貞觀五年(631),廢都督府。

天寶元年(712),改通州為通川郡。

乾元元年(758)復名通州。

宋乾德三年(965),通州改名達州。

明洪武九年(1376),降州為縣。

正德九年(1514)復升為府級州,轄東鄉、太平二縣。

清嘉慶七年(1802),改達州為綏定府。

民國二年(1913),撤綏定府。民國24年,川政統一,置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占開江,開江解放。11日大竹解放,12日渠縣解放,15日達縣解放,17日宣漢解放,29日萬源解放。至此,達州所屬各縣全部解放。

1950年,改行政督察區為川北行署區達縣專區,

1952年9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川東、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區,恢復四川省建制,為四川省達縣專區。

1970年,達縣專區改稱達縣地區,地區駐達縣。

1993年7月5日,達縣地區更名為達川地區。

1999年6月20日,撤銷達川地區,設立地級達州市,市人民政府駐通川區荷葉街。[2]

區劃沿革

1950年設達縣專區,屬川北行署區。達縣專署駐達縣,轄達縣、宣漢、開江、平昌(原平昌設治局改設,駐江口)、巴中、南江、通江、萬源等8縣。

1952年達縣專區屬四川省領導。

1953年原大竹專區所屬大竹、渠縣、鄰水3縣劃入達縣專區。轄11縣。

1970年達縣專區改稱達縣地區,地區駐達縣。轄達縣、萬源、宣漢、開江、鄰水、大竹、渠縣、南江、巴中、平昌、通江等11縣。

1976年由達縣析置達縣市,屬達縣地區領導。達縣地區駐達縣市。轄1市、11縣。

1979年由萬源縣析置白沙工農區(相當於縣級),工農區政府駐白沙公社。達縣地區轄1市、11縣、1工農區。

1993年7月5日,國務院批准:將達縣地區、達縣市更名為達川地區、達川市;將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劃給新設立的巴中地區(今巴中市)管轄,鄰水縣劃給廣安地區(今廣安市)管轄;撤銷萬源縣、白沙農工區,合併設立萬源市,由達川地區代管。

1999年6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達川地區和縣級達川市,設立地級達州市。設立達州市通川區,以原達川市的行政區域為通川區的行政區域,將達縣的雙龍鄉劃歸通川區管轄。達州市轄原達川地區的達縣、宣漢縣、開江縣、渠縣、大竹縣和新設立的通川區。原達川地區的萬源市由四川省直轄,達州市代管。

2013年7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達縣,設立達州市達川區。以原達縣(不含碑廟鎮、江陵鎮、北山鄉、安雲鄉、梓桐鄉金石鄉、青寧鄉、龍灘鄉、檬雙鄉)的行政區域為達川區的行政區域;原屬於達縣行政區域的碑廟鎮、江陵鎮、北山鄉、安雲鄉、梓桐鄉、金石鄉、青寧鄉、龍灘鄉、檬雙鄉劃歸通川區管轄。

轄區概況

達州市轄2個市轄區(通川區、達川區)、4個縣(宣漢縣、開江縣、大竹縣、渠縣)、代管1個縣級市(萬源市),另附加一個經濟開發區(46個行政村)。[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達州地處川渝鄂陝四省市結合部和長江上游成渝經濟帶,是四川對外開放的「東大門」和四川重點建設的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達州市幅員面積16591平方公里。

地貌

達州市地勢東北高(大巴山區),西南低(盆地丘陵區)。最高處是宣漢縣雞唱鄉大團堡,海拔2458.3米;最低處是渠縣望溪鄉天關村,海拔222米。大巴山橫直在萬源宣漢北部,明月山、銅鑼山、華鎣山由北而南,縱臥其間,將達州市分割為山區、丘陵、平壩3塊。山地占幅員面積70.70%,丘陵占28.10%,平壩占1.20%。北部山體切割劇烈,山勢陡峭,形成中、低山地貌單元;中南部較為平緩,形成平等谷地地貌單元。

水文

達州市河流主要屬長江支流的嘉陵江水系,發源於大巴山,由北而南呈樹枝狀分布。前河、中河、後河匯成州河後與巴河在渠縣三匯鎮匯合成渠江,南流300公里入長江。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條,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幹流有15條。共有通航河流9條,分別是渠江、州河、巴河、前河、後河、中河、鐵溪河、清溪河、林崗溪,基本形成以渠江、州河、巴河這主幹流的水路運輸網絡,流域覆蓋達州市四個縣(市)。各河流可通航里程不等,運載量在100噸以下。

氣候

達州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由於地形複雜,區域性氣候差異大。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區氣候溫和,冬暖、春早、夏熱、秋涼,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海拔800至1000米的低、中山氣候溫涼、陰濕,回春遲,夏日酷熱,秋涼早,冬寒長;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區,光熱資源不足,寒冷期較長,春寒和秋霜十分突出。達州市熱量資源豐富,雨熱同期,全年平均氣溫14.7度-17.6度之間,無霜期300天左右。達州市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在1076至1270毫米之間。春季多寒潮低溫天氣,夏季多伏旱和洪澇、大風、冰雹,秋季多連綿陰雨。[4]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達州市已發現礦物38種,產地250餘處。其中探明儲量的28種,產地146處;可開發利用的28種,已開發利用的21種。石煤已探明儲量7.63億噸,其中保有儲量5.80億噸,表外儲量1.22億噸,煉焦用煤6.39億噸。主要分布在達川區、通川區、大竹縣、宣漢縣、渠縣及開江縣、萬源市境內。

達州天然氣遠景儲量達3.8萬億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氣儲量6600億立方米,是全國繼新疆塔里木、內蒙古鄂爾多斯氣田之後最具開發潛力的大氣田。中石化在宣漢普光發現迄今為止國內探明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整裝氣田,探明天然氣儲量高達3561億立方米,到2009年預計探明儲量將達到7700億立方米;中石油萬源羅文鐵山坡氣田單井日產無阻流量高達1550萬立方米,創全國陸地單井日產量之最。中石油、中石化已把達州作為「十一五」期間天然氣勘探、開採的主戰場,到2010年,將建設普光、羅家寨、鐵山坡、渡口河和石河等5個天然氣淨化廠,達到天然氣處理能力7400萬立方米/日,年新增商品天然氣量200億立方米,年產硫磺450萬噸。

鐵礦保有儲量3743萬噸,預測儲量1400萬噸,主要分布在萬源市紅旗、長石、城區、關壩、水田、沙灘等地。達川區新興,宣漢縣新華、樊噲、漆碑、天生、上峽等地也有分布。錳礦在萬源市大竹河田壩一仙鵝一帶,發現一處錳礦。礦床延伸30餘公里僅在北段8公里地區內探明菱錳礦表外D級儲量113.5萬噸。礦石中錳最高含量36.27%,最低11.1%。

釩礦主要分布在萬源市大竹河蒲家壩、隔檔溪地區,D級保有儲量,五氧化二釩42.88萬噸,礦石5918萬噸。鋁土礦分布於萬源市花尊山一帶,長18公里,厚度0.43至3.2米。探明儲量84萬噸,平均品位35%-51%。石灰岩在萬源市、渠縣、通川區境內局部地區探明保有儲量5億噸。大竹縣、宣漢縣、達川區都有出露。達州市地質儲量20億噸左右。

截至2012年,石膏已探明儲量2.3億噸,主要分布在渠縣、萬源市、達川區等區縣的一些地區。岩鹽礦位於達川區鐵山背斜北端含鹽塊區,面積12平方公里,遠景儲量2億噸以上;宣漢縣西北含鹽塊區,面積14平方公里,遠景儲量4億噸以上;通川區羅江、宣漢縣王家含鹽塊區,面積12平方公里,遠景儲量0.9億噸以上。

富鉀滷水儲量為3.39億m³,探明儲量1.65億m³,主要分布在宣漢縣境內。白雲岩的遠景儲量2272萬噸,硅石遠景儲量5億噸,鉀鹽礦遠景儲量1000萬噸,鋇礦遠景儲量20萬噸以上,鑄石遠景儲量5億噸以上,大理石遠景儲量2000萬立方以上。其他非金屬礦產耐火粘土地質儲量500萬噸,磷礦保有儲量631萬噸,硫鐵礦200萬噸,膨潤土(俗稱白泥巴)保有儲量11.76萬噸,頁岩、粘土礦695萬噸。

生物資源

達州市共有脊椎動物400餘種,其中獸類60多種,鳥類230多種,爬行類14種,兩棲類10多種,魚類85種。有國家、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2種。屬國家二級保護的獸類14種,鳥類20種,兩棲類1種(大鯢,俗稱娃娃魚);屬省重點保護的獸類3種,鳥類12種,爬行類2種;屬四川省林業廳公布的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250種。

全區有野生植物5000餘種,分屬201科、1269屬,具有種類多、分布廣、數量大、南北植物兼備等特點。除稀珍保護植物31種,占全國列為保護類的8.8%左右外,還有藥用價值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澱粉植物、纖維植物、單寧植物、菌藻類植物和花卉等。

達州市普查鑑定的2158種植物中,可供藥用的1652種,現已收入標準的有500多種。大宗品種有30多個,暢銷國內外市場。達縣出產的白芷、紅花、百合、烏梅;宣漢出產的黃連、黨參、大力子、厚朴;開江縣出產的香附子、山植;萬源市出產的陳皮、黨參、柴胡、杜仲、天麻。渠縣出產的白芷、川芎等均為大宗產品。其中天麻、杜仲、黃柏、厚朴、首烏等頗負盛名。

人口民族

2013年末達州市總人口為687.6萬人,常住人口551.28萬人,城鎮化率37.8%。2013年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5.78‰,自然增長率4.42‰。

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侗族、瑤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5]

經濟概況

概況

​1949年,達州市地區生產總值(以下簡稱GDP)僅有2.2億元,到1978年達州市地區生產總值也僅有11億元,經過17年的發展,1995年GDP跨越百億元大關。此後,達州市經濟增長的步伐明顯加快,7年後的2002年GDP突破200億元;而跨越300億元這一台階僅用了3年時間,2005年達到343億元。在2006年成功跨越400億元大關的基礎上,2007年、2008年連續跳躍500億元和600億元新台階;2010年成功突破800億元,達到819億元。2011年成功突破千億,進入了四川省千億俱樂部,達到10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六十多來達州市GDP年均增長6.8%。其中,改革開放30多年來達州市年均增長9.6%,「十一五」年均增長14.2%,比「十五」時期提高2.6個百分點,高於同期四川省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加快發展。2010年達州市民營經濟增加值425億元,占GDP的51.9%,對GDP增長的貢獻率63.1%。

1978年達州GDP占四川省的比重為6%,此後便逐年下降,1993年達到4.1%這一最低點後,又逐年上升,經過10多年的恢復發展,2007年達州市GDP達到510億元,占四川省的4.9%。2008年、2009年和2010年連續三年又回落到4.8%。從位次上看,1978年達州GDP總量居四川省第4位,1999年被宜賓超過降到第5位,2009年又被南充超過而下降到第6位,並保持至今。

2014年,達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47.83億元,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81.66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12.96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53.21億元,增長11%。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0.9:52.9:26.2。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4%、59.7%和31.9%,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7、5.0和2.7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4年,達州市糧食種植面積55萬公頃,增長0.61%。其中,小麥6.55萬公頃,下降2.37%;水稻17.45萬公頃,下降0.87%;玉米10.09萬公頃,增長0.52%;薯類15.42萬公頃,增長1.48%;油料種植面積12.8萬公頃,增長1.2%;蔬菜種植面積9.15萬公頃,增長1.7%。全年糧食產量282.25萬噸,比上年增加0.56萬噸,增長0.2%;油料產量31.95萬噸,增長2.9%。

第二產業

2013年,達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95.80億元,增長7.3%;實現利稅141.62億元,增長20.2%;資產負債率54%,下降16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4.25次/年,提高0.6次;成本費用利潤率9.15%,降0.03個百分點;總資產貢獻率17.58%,升1.14個百分點。95.80億元,增長7.3%;實現利稅141.62億元,增長20.2%;資產負債率54%,下降16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4.25次/年,提高0.6次;成本費用利潤率9.15%,降0.03個百分點;總資產貢獻率17.58%,升1.14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13年,達州市全社會投資完成1176.2億元,增長17.3%。全年建成投產項目2238個,項目建成投產率65.7%,新增固定資產881.71億元。年內上億元投資項目171個,其中:中石油川東北高含硫項目完成投資11.22億元,川投燃氣發電項目完成投資10.89億元,南大梁高速公路完成投資8.1億元,顏鋒鋁業鋁型材一體化產業項目完成投資4.37億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560.46億元,增長13.6%,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9個百分點。按經營地統計,城市消費品零售額380.7億元,增長14.1%;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79.77億元,增長12.5%。按消費形態統計,餐飲銷售收入完成57.88億元,增長13.1%;商品銷售收入完成502.59億元,增長13.6%。在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中,限額以上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同比增長24.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30.4%;日用品類增長51.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8.9%;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0.2%;家具類增長46.5%;汽車類增長23.6%;中西藥品類增長69%。

2013年,達州市共接待國內遊客1351.3萬人次,增長9%。旅遊總收入90.42億元,增長21%。[6]

社會事業

科技

2014年末達州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9家,擁有國家級創新型企業1家,省級創新型企業52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市(廳)級重點實驗室5家。全市獲省級科技進步獎9項,授予市級科技進步獎28項,登記技術交易合同金額1750萬元。全市組建特色農業產業科技特派員團隊26個。全年共申請專利898件,專利授權560件,其中企業申請專利323件,企業申請發明專利61件。[6]

通信

2014年,郵政電信業務收入27.15億元,增長2.1%;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7.68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350.77萬戶,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戶93.48萬戶,4G用戶17.7萬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48.87萬戶,網絡電視用戶21.07萬戶。

傳媒

2013年,達州市共有文化藝術館(站)319個;博物館3個;陳列館2個;公共圖書館7個,藏書量92.1萬冊。年末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5.47%和95.32%,達州市有線電視入戶率28.69%。

衛生

截至2014年末,達州市共有衛生機構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4397個(含個體診所),其中醫院、衛生院382個(不含非建制鄉衛生院),婦幼保健院(所、站)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個。全市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1729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生6266人,註冊護師、護士6994人;衛生機構床位數2.25萬張。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5.2‰和8.39‰。

體育

2014年末全市共有體育場館11個,建設全民健身路徑424條,當年新建全民健生路徑80條,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99個。體育彩票銷售實現1.42億元,增長10.1%。

教育

2014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學校2023所。其中,小學1603所;普通中等學校382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6所;普通高等學校2所。全市共有專任教師47818人。其中,小學23044人;普通中學20048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528人;普通高等學校1198人。全年各類學校招生21.44萬人,在校生84.4萬人,畢業生22.66萬人;小學招生6.76萬人,在校生42.09萬人,畢業生7.18萬人;普通中學招生10.6萬人,在校生31.74萬人,畢業生10.86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招生3.36萬人,在校生7.9萬人,畢業生4.02萬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7182人,在校生22150人,畢業生6002人。成人高等學校在校學生4593人。幼兒園728所,在園兒童19.4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7]

歷史文化

元九登高

達州元九登高節這一傳統已沿襲千年,每年正月初九,數十萬人傾城出遊,這一壯觀景象在全國也屬罕見。相傳公元815年,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詩人,世稱元九)貶謫通州(今達州)任司馬,初到任時,通州:「人稀地僻、蛇蟲當道」,元稹勵精圖治,清正廉潔,政績斐然,為當地百姓幹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元稹調任河南,民眾便於正月初九元稹離任當天,全城父老登上城南翠屏山和城北鳳凰山,萬民送別,依依不捨。達州從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傳統習俗。每年元月初九這一天,達城萬人空巷,男女老幼競往城外登山,登高遠望,紀念這位好官,而且風雨無阻,不達山頂決不罷休,一直延續今日。人們藉此登高眺遠,祭天祈福,期待一掃去歲頹勢,迎來新年萬事暢達。當代達州籍著名詩人樑上泉有這樣的詩句:達州原是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懷元九,詩魂常伴鳳凰游。「元九」登高節已在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商標局註冊,成為達州的城市文化節日品牌。

石橋火龍

達州石橋火龍鬧春已延續千年。整個活動貫穿了請龍、龍點睛、龍請水、燒火龍、送龍等民俗風情,祈求新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特別是到了元宵節晚上,數條火龍遊街走巷穿梭,居民家家用硝磺、柴碳等原料配製成煙花,盡情地對火龍燃放,使之火花四濺,讓人喝彩不已。火龍用竹篾做成龍的軀體,再裱上白紙,塗上顏色,繪上鱗、角、爪,龍首、龍尾長達數十米,渾然一體。然後用硫磺、白硝、木炭製成的火藥,做成「土火箭」,還有吐珠、轉花、大犁等不同式樣的煙花,安裝在龍的全身。一條火龍由十來個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樂手、擎鱉魚、小龍蝦、鱉、金魚等人,隊伍達幾十人。經過幾百年來藝人不斷地研究改進,如今火龍由原來丈把長,發展到現在最長可達30多米長。[8]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