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踏莎行詞牌名。亦稱《踏雪行》。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雙調五十八字,前後闋各三仄韻,前後闋開始兩句例用對仗。又有《轉調踏莎行》,雙調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平韻

目錄

詞牌沿革

楊慎《詞品》云:「唐韓翃詩『踏莎行草過春溪』,詞名《踏莎行》本此。」接:今查清彭定求等所輯《全唐詩》,韓翃詩井無「踏莎行草過春溪」的詩句。唐陳羽《過櫟陽山溪》詩有「眾草穿沙芳色齊,踏莎行草過春溪」句,今訂正之。又:北宋僧文瑩《湘山野錄》云:「萊公(寇萊公,即寇準)因早春宴客,自撰樂府詞,俾工歌之。」認為調名創自北宋寇準。「莎」(suō):莎草,是一種常見的野草,廣布於熱帶、溫帶,其塊莖入藥,叫「香附」,夏季開花。踏草是唐束時期廣為流行的活動,又叫踏青,北方一般在清明時節前後。所以,「踏莎行」調名本意即詠古代民間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動。

此調為重頭曲,前後段相同;每段由兩個四字句和三個七字句組成,第三句與第五句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式,因而奇句與偶句較為協調[1]。每段兩個四字句以對偶為工,如晏殊的「細草愁煙,幽花怯露」「帶緩羅衷,香殘蕙炷」;「祖席離歌,長亭別宴」,「畫月魂消,高樓目斷」;「碧海無渡,瑤台有路」,「綺簾凝塵,香閨掩霧」。此調為北宋新聲。宋初陳堯佐感引進之恩所作之詞為創調之詞。晏殊寫暮春之景:「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歐陽修寫旅情:「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例詞

踏莎行•郴州旅舍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2]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視頻

踏莎行 相關視頻

秦觀的《踏莎行》朗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