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詞四首·其三
《踏歌詞四首·其三》 |
作品名稱: 《踏歌詞四首·其三》 創作年代: 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 文學體裁:詩 作者:劉禹錫 |
《踏歌詞四首·其三》[1]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劉禹錫的作品。劉禹錫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劉禹錫的詩,無論短章長篇,大都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極富藝術張力和雄直氣勢。諸如「朔風悲老驥,秋霜動鷙禽。……不因感衰節,安能激壯心」(《學阮公體三首》其二)、「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台」(《始聞秋風》)這類詩句,寫得昂揚高舉,格調激越,具有一種振衰起廢、催人向上的力量。
記寫當時四川民俗,每當春季,民間男女相聚會,聯翩起舞,相互對歌的熱烈場景。全詩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種狂歡的場面和氣氛。第一句寫歌,第二句寫舞,第三句寫歌停舞散,第四句卻從側面含蓄地補足寫出歌舞場面的熱烈。
首句的「新詞」,表示當時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興抒懷、脫口而出的新曲,悠揚宛轉,十分悅耳動聽,並一遞一句接連不歇。這句雖用平述記敘的語氣,卻寄寓着作者對民間男女的無上智慧和藝術才能的讚賞與稱頌。第二句用「振袖傾鬟」來寫他們的舞姿情態,活現出當時那些跳舞者熱烈的情緒和狂歡的情景。「月落烏啼雲雨散」是說他們歌舞竟夜,直至天明。從意思上講,狂歡之夜的情景已經寫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鈿」一語,對狂歡之夜做了無聲的渲染。次日,游童們沿路去拾取女郎遺落的花鈿(女子的首飾),花鈿遺落滿地而不覺,可知當時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歡之中。這種從側面的、啟人想象的寫法,其含意的豐富和情味的悠長,更勝於正面的描寫。這可聯想到畫家齊白石在藝術構思上的一個故事,一次,齊白石畫「蛙聲十里出山泉」詩意,但畫家在畫面上並沒有畫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幾個蝌蚪來表現,從而調動人們的想象,使人聯想到「蛙聲十里」的喧囂情景。藝術巨匠們的構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目錄
詩詞正文
“ | <新詞宛轉遞相傳,
振袖傾鬟風露前。 月落烏啼雲雨散, 游童陌上拾花鈿。[3] > |
” |
— <《踏歌詞四首·其三》>,<古詩文網> |
譯文
新詞宛轉輪流相傳,振袖傾鬟在風露前。
月落烏啼雲雨消散,游童在路上拾花鈿。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4]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5]
視頻
參考資料
- ↑ 《踏歌詞四首·其三》賞析. 古詩文網
- ↑ 踏歌詞四首·其三拼音版注音、翻譯、賞析(劉禹錫). 小升初網[2019-04-10]
- ↑ 《踏歌詞四首·其三》詩詞正文. 古詩文網
- ↑ 劉禹錫簡介 古詩文網
- ↑ 劉禹錫簡介 . 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