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牟仲啟存齋尚書之曾孫獻之提刑孫
《贈牟仲啟存齋尚書之曾孫獻之提刑孫》是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的作品[1]。
方回(1227~1305),字萬里,別號虛谷。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為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為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2]。
方回著作,有《桐江詩集》。戴表元《桐江詩序》稱其集刻於嚴州,65卷。今存《桐江集》4卷,《桐江續集》[3]36卷。其作品散失不少。《瀛奎律髓》傳世有兩種刻本,一為吳之振所刊,一為蘇州陳士泰所刻,系翻明成化三年龍集刻本。
“ |
存齋尚書曾大父,勇退不肯登二府。脫靴亭記斥巨閹,風節文章照千古。 雌甲偶同君乃祖,早衣繡衣持漢斧。飲苕溪水二十年,杜門不出守環堵。 老眼青此名家孫,妙齡謹屬寡語言。試文合應進士格,貤澤宜沾任子恩。 時異數奇以藝隱,粉墨丹青窮討論。建章宮可一尺紙,刻畫萬戶雕千門。 東坡先生萬卷腹,顏筋柳骨寓枯木。我嘗竊評文與可,所寫是詩不是竹。 後生可畏但勉旃,矧爾文獻亦西蜀。讀書少着十年工,落筆定無一點俗。 紫陽山下虛谷翁,懸知萬古皆虛空。虛翁之心臥我谷,夜嘯山月朝吟風。 請君為我畫此意,三間茅屋深雲中。我詩或足傳不朽,與君姓字俱無窮。 |
” |
— [元]方回 |
目錄
美學追求
方回的格高應該包括這樣幾方面:一是詩人高尚的人品和厚重的修養,二是詩歌積極健康、深厚的思想內容,三是詩歌整體上恢宏悲壯或勁健清瘦的藝術風格。四是細節上,詩歌語言的典雅,詩歌的新奇等。
在倡導格高的同時,方回又重視以圓熟、細潤來彌補由于格高而帶來的粗鄙。詩格並不甚高的詩歌能做到圓熟、細潤,也是可取的。
總的來說,方回的圓熟的定義是「取之左右逄其原是也」。是一種自然,是意到而又語工,工而無痕。如卷二十方回稱尤袤詩「卻自圓熟,無一斧一斤痕跡也。」不管是詩歌未經鍛煉而自然渾熟天成,還是老杜說過「美人細意熨帖平,裁縫滅盡針線跡」,總之,圓熟就是詩歌自然混融,工而無痕。
那種集格高、圓熟、細潤為一身的詩歌,最為方回所推崇,是詩歌藝術上的極品,也即方回之於詩歌的美學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