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讚美歌》外文名:We praise Thee, O God, Our Redeemer,音樂類型:聖詩讚美詩(新編)。

奧古斯丁[1]在他對詩篇一四八篇的注釋中,對於聖詩有過如下敘述:「你願否知道何謂聖詩?聖詩就是向上帝唱出的讚美。但是如果你歌唱,而所讚美的卻不是上帝,你所唱的就不是聖詩;如果你讚美每件事,但非指向上帝,而縱使你在唱讚美的歌,你所唱的也不是聖詩[2]。」

目錄

簡介

(來源:《讚美詩新編史話》)

讚美歌

We praise Thee, O God, Our Redeemer

經文:「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當來向他歌唱」 (詩l00:2)

《讚美歌》是美國紐約市橋街長老會的信徒科里夫人 (Mrs.J.C.Cory,1882一1963)為 1902年該堂感恩節①所寫的一首讚歌。科里夫人乃紐約市著名建築師卡迪 (Cady)之女,工作之餘父女二人都積極推進橋街長老會的工作,為義工之表率。在這首詩內,科里夫人首先 (第一節)感謝讚美上主是我們的救贖主:「為我們完成了救贖」;第二節感謝主在過去對我們的引導:「經試煉,風波安渡」;最後 (第三節)為今後的生活「因主在我身旁,有主膀臂護衛」,必能得勝有餘而感謝歌唱。1946年燕京大學出版的文燕京樂章集》中就有這首中文譯詞,現經楊旅復同工於 l982年重譯,編入《新編》。

科里夫人 (當時還是卡迪小姐)將詩寫完之後,交給了禮拜堂的琴師計卜生。計卜生髮現這首詩的格律與古荷蘭民歌 (克里米爾Kremser,1838一1914)的拍子正相合,乃於1902年感恩節在該堂第一次頌唱,效果很好。以後就流傳到各國去。按「克里米爾」是16世紀末荷蘭教會中流行的一首讚美詩,原詩的作者和曲調的來源都不詳,但知其內容是荷蘭人民慶祝荷蘭從西班牙統治之下得到解放而寫的感謝神的讚美詩。曲調是經克里米爾收集在《荷蘭讚美詩集》中。因而曲調名就叫《克里米爾》。這首曲調格式簡單,節奏鮮明,感情豐富,旋律多變,如同海浪起伏。雖然是二拍子,但卻有進行曲的味道,最初是在歡樂的節期上信眾頌唱,以後也經常在教會崇拜的儀式頌唱。

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也稱「感謝節」。美國的習俗節日。源於北美英國殖民地普利茅斯 (Plymouth)。居民於1621年獲得豐收後舉行感謝上帝的慶祝活動;後經美國總統華盛頓、林肯等定為全國感謝上帝恩賜豐收之日,逐漸成為美國全國性節日。自 1941年起定為每年 11月第四個星期四舉行。

參考文獻

  1. 奧古斯丁基督教世界觀的特質,豆丁網,2011-04-10
  2. 關於聖詩的一點思考,新浪博客,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