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衡
謝衡(240-300年),字德平,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人。西晉時期大臣、文學家,太保謝安祖父。
- 精通儒家,博物多聞。晉武帝時期,擔任國子博士,歷任國子祭酒、太子少傅、散騎常侍。
- 永康元年,去世,追贈太常卿。
目錄
人物話題
基本信息
姓名 謝衡
|
字號 字德平
|
民族 漢人
|
官職 歷任國子祭酒、太子少傅、散騎常侍
|
追贈 太常卿
|
出生地 陳郡陽夏(河南省太康縣)
|
出生時間 240年
|
去世時間 300年
|
所處時代 西晉
|
主要成就 西晉時期大臣、文學家
|
人物生平
少時經歷
-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擔任國子博士(《晉書》卷二十《禮志》中),惠帝元康元年(291年),為國子博士(《晉書 卷四十 賈謐傳》),遷國子祭酒(《晉書 卷四九 謝鯤傳》)。元康中,擢太子少傅,太安元年(302年),為散騎常侍(《晉書 卷二十 禮志》中)。
太學校長
- 謝衡也從事了一個很累的職業,就是擔任晉朝的洛陽太學校長。當時的洛陽太學,繼承漢朝傳統,教的是孔孟儒家思想,但是社會上,特別是上層社會流行的是被儒家視為異端的老莊玄學,因此,雖然也是中央級公務員,但精通儒學的謝衡在官場裡是個異類,大家敬而遠之。
- 玄學和儒學,都是源自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大家各有所長。玄學側重個人的精神追求,儒學側重國家精神。儒家思想自認為自己在「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方面獨步天下,實際上在「誠意、正心、修身」這三個境界,玄學比儒學高明。但是講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學比玄學高明。
- 朝廷雖然名義上提倡儒學,但社會主導思想是玄學。士族多是擁有廣闊田園的地主,在經濟上不成問題,所以放達務虛的玄學壓倒了儒學成為主流意識形態,精不精通玄學也成為高級公務員的認證標誌。儒學家族如果不入玄風,就產生不了為世所知的名士,也就不能在官僚階層中占有一席之地。
振興謝氏
- 儒家學問實際上是窮人學問,是入世學問,也就是窮人要出頭,一定要摒棄緋聞,管好家屬,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因為窮人不在權力範圍這個「世」里,所以要入世。可是士族本來就在這個「世」里,一出生就是當官的命,再好吃的東西都會吃膩,所以要解困,要出「世」,要學提倡「出世」的玄學,所以玄學是富貴哲學,因為窮人沒「世」可出。所以,真正進入高層,就必須玄、儒兼修。
- 謝衡的大兒子謝鯤,也就是謝安的大伯,他是個聰明人,雖然自幼飽讀儒家經典,但在他毅然轉型,改學玄學,融會貫通,謝安後來回憶謝鯤就說:「他如果遇到竹林七賢,一定會手拉手地進入竹林。」
- 謝鯤學玄後,技藝精進神速,被列為當時「八達」,也就是當時玄學界的八大人物之一,成為「名士」,獲得了當權者小圈子的認可,一下子就把自己家族帶進士族前列。謝鯤的轉型成功,對於謝氏家族具有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