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讀或者正解(郭喬)
作品欣賞
誤讀或者正解
788頁,字小如蠅,終於只剩下最後兩行,在割裂得支離破碎的高三時間的縫隙里,歷時兩個月,我終於再次讀完了這部煌煌巨著。記得初讀《安娜.卡列尼娜》,是二十年前,我上高三的時候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再讀,我已是一個高中畢業二十年的老師),大含細入,彼時,什麼都不懂,只覺得這書好看。
二十年後,在記憶的碎片中,倘若能夠撿拾,唯一留下的是安娜的美麗以及美麗女人的自誤。
所謂紅顏薄命。安娜如此,包法利夫人、潘金蓮、潘巧雲等又何嘗不是這樣?男權主義社會,作為附庸,女人從肉體到靈魂,都不可自主,一旦脫軌,下場的悲慘只會讓人唏噓嘆惋,無論這個女子多麼美好、多麼痴情,作為文學一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然而不要以為,這是文學作品中的刻意渲染,現實更有甚者,不大可能限制你的想象力。
然而這次,我算是略微讀懂了一些。對於書中的人物,有了一些較為清晰的認識,幾乎顛覆了以前的固有印象。之前是誤讀,或者現在是正解?抑或從來就沒有什麼對與錯?甚至,也沒有深究的必要。不同人、不同階段,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領悟都會有所不同。
十七八歲看卡列寧,印象無比惡劣,那種厭惡的感覺不亞於其妻安娜。作為沙俄腐朽沒落的封建官僚階級的代表,卡列寧的出現幾乎是臉譜化的: 一個循規蹈矩的高官,一個忘我的工作狂,一架冷冰冰的機器,處理任何事情幾乎都是程式化的。精瘦的面孔中掛着一臉嚴霜;如炬的目光,恰好表達了此人有着堅定的信念和不可動搖的原則。
卡列寧是天生的政治家,在官場上如魚得水。年齡不小,晉升的空間卻很大。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高瞻遠矚的大人物,卻處理不好與周圍人的關係,處理不好同性格溫柔開朗的妻子安娜的婚姻關係。
卡列寧是帶有性格標籤的,在周圍人的眼中,他冷漠刻板,自私虛偽。表達感情永遠是含蓄內斂的,即使面對自己深愛的妻兒,常常也是克制有餘,熱情不足;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他說話的口吻,似乎總是帶着幾分揶揄,幾分嘲弄,每次聽他講話,安娜都會疾首蹙額,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厭惡。
安娜和卡列寧生活的八年,毫無愛情可言,甚至連平衡正常夫妻關係的一般情分也沒有,有的只是潛藏於內心深處的憎嫌與厭惡。這種缺乏氧氣的婚姻,對於活力四射的安娜來說,無時無刻不感到壓抑憋屈,就像一朵被置於暗室的向陽花,除非永不見天日,否則,這種內在的自我意識一旦覺醒,那爆發力一定是駭人的。
這不是預設或假想。之後,安娜對家庭和孩子決絕地拋棄、以及對伏倫斯基狂熱而毫無保留的愛,恰恰說明了,安娜的出軌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精神寂寞找尋愛情。安娜的問題,不僅僅是皮囊的不得自由和靈魂之屋的懸浮與空虛,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被抑制,一種深入內里的疲憊 ,一種使人逐漸變得萎靡的婚姻機制,仿佛失去了生機,直到徹底凋落。
所以,安娜的出軌不是偶然的,伏倫斯基的出現,只是一個契機,是點燃安娜向外延伸的火苗,一旦機會巧合,倘若換成另外一個生機勃勃的男人,安娜也會這樣做,這裡包含着不可遏制的必然性,符合更深層次的人性。和卡列寧在一起,安娜是死的;換做伏倫斯基,安娜活了,由此綻放了全部蓬勃的生機。
面對安娜的出軌,卡列寧經歷了由不敢相信到不敢接受直到不得不面對的心路歷程,其間蝕骨的掙扎浮沉,令人不忍卒讀。奇怪的是,年輕時讀,卻帶着幾分快意,有壞人嘗到苦果的痛快,卡列寧越是痛苦,我越是快樂——活該! 骨子裡的反感,早已使我這個偏執的讀者,將感情的天平傾向於安娜。若不是卡列寧的冷漠無趣,美麗的安娜怎會拋棄家庭,走到臥軌自殺的地步?十八歲讀時,尤其厭惡卡的虛偽,這世上怎麼會有這樣的人! 明明妻子已經出軌了,而且明確表示要離婚,可這個男人為了顧及顏面、保全名位,竟然妄圖用紙包住火,孰不知不但包不住,一旦蔓延,火勢更大。
當意識到即使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假裝原諒安娜,只要讓生活回復到原位,也無法擺脫妻子出軌給自己帶來的巨大損害時,卡列寧變得惶惑了。不只是身敗名裂,這是一場颶風,掀起的狂瀾足以摧毀一切。於是,他決定報復,他絕不同意離婚,絕不讓她得逞,他要將她置於命運的幽室之中,不給她半口喘息的機會……看到這樣的描寫,幼小的我心都要碎了,為安娜擔心得要命,同時,也恨死了狠毒的卡列寧。但是,情結並沒有沿着卡列寧最初的想法來設置,卡列寧終究沒有得逞,他釋放了安娜,眼看着安娜離自己而去,投入情人的懷抱……
關於這一情節,以前不理解,看做是轉瞬即逝的惻隱之心,或者是失敗者的無奈之舉,同樣予以鄙視。
然而,這一次閱讀,自己也沒有想到,我之情感會發生如此之大的逆轉。不但找不到之前的怨懟和憤恨,甚至讀着讀着,內心竟然生起了一些變化,就像刮過了一縷縷暖風,堅冰慢慢融化,對卡列寧這個人物,不自覺地產生了一些同情。
是的! 卡列寧完全可以像任何一個發現妻子出軌的男人那樣重拳反擊,也完全可以兌現他當初發下的誓言。但他沒有那樣做,他寬恕了安娜,當他聽說安娜正面臨着死亡的威脅時,什麼念頭都沒有了,只希望安娜能夠活下來,遠在外地的他,連夜奔赴到安娜的病榻邊,看到安娜神智不清奄奄待斃的樣子,心都要碎了,他是那樣愛安娜,超越了一切。即使妻子出軌,他還是愛;即使情敵就在面前,他仍然愛。這份濃郁之愛的深度,早已超越了情人之愛的熱度,只是可憐的人啊!他不會表達,或者表達得不恰切。
這一切都是性格使然,是他那不討喜的性格害了他。可性格這個東西,又怨誰呢,這裡固然有後天的成分,但先天的因素,也不容小覷。即就是後天的那一部分,對於卡列寧來說,也不是不可原諒的。幼時的孤弱無依、不受人待見,使得卡列寧極其渴望出人頭地,強烈的上進心激勵着他,每走一步路,都不能偏離軌道,一定要達到做人上人的目的。在走入仕途的那一刻起,卡列寧就包裹住了本心,戴上了厚重的假面具,他從不敢輕易將真性情示於人,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適應那個圈子裡嚴酷的生態環境。然而,習慣成自然,假面具戴得時間長了,有可能會變成真臉。青春活潑的安娜嫁給大她二十歲的中年男人,卡列寧的世故老道和暮氣沉沉,對於安娜來說,就像是扼住喉嚨的黑手,時間越長,越覺得窒息。
然而這一切,卡列寧都不自知,他沒有意識到妻子不愛自己,一直以來,他都沉浸在美滿婚姻的假象之中,覺察不到自身的問題,只是努力地工作,用心地生活,對待婚姻恪盡職責,他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婚姻竟然會瓦解。
細思,卡列寧也是一個凡人,有着凡人的七情六慾苦樂歡欣,地位再高,也無法泯滅他作為凡人的這一客觀事實。對其要求過高,既不符合作品的精神實質,也不夠人文。只是第一遍讀時,年幼無知的我,根本沒有深入到這一層面。畢竟,誰活着都不容易。
當卡列寧緊握着奄奄一息的妻子的手,巨大的擔憂使他痛苦不已,錐心的痛楚又促使他不斷地祈禱,只要能讓安娜活着,讓他怎樣都可以。讀到這裡,我再也忍不住,眼淚噴涌而出,為着這樣一個好人,為着此時此刻,他書寫的這樣一種人間大愛。這種愛,不僅僅是基於基督徒精神的恪守,或者道德層面的要求,更是一種源於天性的善良。而這種平時完全被遮掩、在極端時刻迸發出的善意,足以使卡列寧這個形象熠熠生輝。
奇怪的是,過去閱讀時,我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些情節,對卡列寧的厭惡蒙蔽了我的雙眼,把這看做一種虛偽的表現。隨着時光的流逝,閱歷的豐富,對於這一形象,似乎要重新解讀,卡列寧不僅不壞,而且自安娜出軌後,他的行為可圈可點;不僅顛覆了以往對之冷酷無情的認識,而且足可以看出一個大寫的人的崇高一面。這中間流溢的溫度,足以暖化讀者的心扉,對其刮目相看。
這就是托氏的高明之處,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高妙至極,不露痕跡。順着文本往下走,小說中的人物就像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一樣,活生生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無論其音容笑貌,行為舉止,還是性格深處的矛盾對立面,靈魂內里的細微波瀾,托氏無不用他的如椽大筆,刻畫得精微細膩。好人也有壞的行為,壞人也有難以言表的苦衷——這才符合真實的人性,也是每一位小說家塑造人物形象時應秉持的基本原則:人物不是呆板、平面的,是立體、豐滿、活靈活現的。這種關照,不獨對主要人物,微末的角色同樣栩栩如生。
從年輕時對卡列寧的厭惡,到中年時對其同情,甚至還有一些喜歡,我之感情的逆轉之處在於: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或我們越來越懂得人性,理解生活,也就約來越懂得這位偉大作家的偉大之處,這種基於對生活最為準確透徹洞燭後的寫作,最為集中的體現就是對於人物形象的悲憫情懷。這種悲憫之心不獨針對文學作品的人物,更是對現實生活中的人物,苦難困境中的人物,尤其是底層掙扎的小人物。
這種大慈悲經由作品傳達出來,灼照着讀者的靈魂,一點一滴淘洗着讀者的心靈,但凡有些慧根,心靈自會變得純淨。由此而發,對人性認識得越深刻,對他人或自我的審視也就會越寬容。這也就是年輕時讀卡列寧和中年時讀,感受不同的原因。
對於偉大經典的閱讀,讀者完全可以放開,沿着文本的脈絡,一步步走進,不同的時空自會有不同的獲得。對於卡列寧,說不定有朝一日再讀時,仍會厭惡,但那種厭惡,相信絕不同於第一階段,那或許是一種對人性更加了解後的警醒睿智,對自我更高一級的要求。 [1]
作者簡介
郭喬,寧夏吳忠市吳忠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