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認知地圖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目錄

名詞解釋

認知地圖是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產生於頭腦中的,某些類似於一張現場地圖的模型。是一種對局部環境的綜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簡單順序,也包括方向、距離,甚至時間關係的信息。最早見於美國心理學家E.C.托爾曼所著《白鼠和人的認知地圖》(1948)一文。他根據動物實驗的結果認為,動物並不是通過嘗試錯誤的行為習得一系列刺激與反應的聯結,而是通過腦對環境的加工,在獲得達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徑中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符號-格式塔」模式,這就是認知地圖。

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產生與頭腦中的某些類似於現場圖的模型,最早見於美國心理學家T·C·托爾曼所著的《白鼠和人的認知地圖》。他根據動物實驗的結果認為,動物並不是通過嘗試錯誤的行為習得一系列刺激與反應的聯結,而是通過腦對環境加工,在獲得達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徑中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符號·格式塔」模式,這就是認知地圖。它是一種局部環境的綜合表象,不僅包括事件的簡單順序,還包括方向、距離和時間關係等。此外,林奇(Lynch)在1960年研究了城市的意象,羅文森(Lowenthal)在1961年研究了環境的意象,沃爾波特(Wolpert)在1964年研究了空間選擇產生的過程。實際上正是這些研究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70年代前期建立了行為地理學和空間認知概念的基礎。

到目前為止,認知地圖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一直以來心理學家和地理學家們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1.模擬觀點(Kosslyn&shePard,1975)認為,認知地圖是真實環境中的複製品,它與物質環境大致一點點對應,似乎是一幅貯存在頭腦中的環境的圖像。

2.命題觀點(Pylyshyn,1973)更加強調通過對信息賦予加以貯存。也就是說客觀環境被再現為很多互相聯繫的概念,每一種概念都會引起很多聯想,如顏色、名稱、相應的聲音、高度等,人們藉助於這種命題網從記憶中尋找有關的各種聯想,並由所畫的草圖體現出來。

後續的研究傾向於將兩種觀點結合起來,即認知地圖包含模擬和命題兩方面的性質(Evan,1980:Kosslyn&Pomerantz,1977)。它是人們對環境信息進行收集、組織、貯存、回憶、並對其空間方位和特徵屬性加以編碼的產物。相比之下,模擬方法更原始,建立在直覺和本能的基礎上;命題則需要編碼、解碼、學習和理解過程,在複雜環境中尋址,首先靠對控制要素表象的記憶確定大方位,然後在選定的小範圍內靠形象與編碼的解讀尋找詳細地點。因此,為了形成完整的認知地圖,模擬和命題兩種方法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