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解空定空尊者

解空定空尊者即东晋著名法师僧肇。长安人,俗姓张。人称"解空第一"。师从鸠摩罗什,参与翻译、评定经论,著有《般若无知论》等,后被后秦国主姚兴所杀。临就弄前说偈曰:"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 [1]

  • 中文名 :解空定空尊者
  • 别 名 :僧肇禅师
  • 朝 代 ;东晋
  • 俗 姓 ;张
  • 人 称 ;解空第一

庞眉寂默坐空禅,万年一念无缘促。

手珠犹作奢摩他,寄迹普贤修万行。

梵天来献瑜伽具,问人亲见也尊来。

拨开眉目示梵王,诸天皆得法眼净。

——宋 黄庭坚《罗汉赞》

目录

五百罗汉第陆拾捌尊

解空定空尊者,即东晋著名法师僧肇(384-414),长安人,俗姓张,为鸠摩罗什弟子,被罗什誉为“中华解空第一人”。[2]

据《高僧传》卷六 ,法师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原崇信老庄,读《维摩经》,欣赏不已,遂出家从鸠摩罗什门下。擅长般若学,曾和道融等讲习鸠摩罗什所译三论,人称解空第一。十七岁到凉州寻找西域的精神领袖鸠摩罗什学习,在姑臧(今河西走廊武威市)和长安于鸠摩罗什译场从事译经,评定经论,著有《肇论》等。

据《高僧传·僧肇传》记载,尊者家贫,以佣书为业,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备尽坟籍。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他读老子《道德经》,叹曰:“美则美矣,然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也”。后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尊者因此出家。

僧肇出家后,师从鸠摩罗什,并成为其得意门生。由于僧肇擅长般若学,曾讲习鸠摩罗什所译三论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为鸠摩罗什门下“四圣”和“十哲”之一,而被称为“法中龙象”。

僧肇善方等大乘经典,兼通三藏,才思幽玄,精于谈论,被鸠摩罗什叹为奇才,称为“解空第一”。

僧肇著作多种,尤以《肇论》著名。 《肇论》主要有《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等四篇论文组成,最早见于南朝宋明帝(465-471)时陆澄所编选《法集》目录,至南朝陈时,又收入了《宗本义》而成今本《肇论》。

其中,《不真空论》以“不真空”为题,论文的中心内容是论“空”,僧肇所理解的空的实质是“不真”故“空”,“不真”即“空”,“不真”与“空”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真空论》集中反映了僧肇的佛教宇宙观,是其全部佛教理论的思想基础。

般若无知论》凡两千余言,深受鸠摩罗什赞赏,他曾说:“吾解不谢子,辞当相揖。”隐士刘遗民读后叹道:“不意方袍复有平叔。”他又推荐给慧远,慧远也以为像这样的精辟文章“未尝有”,他们一同批寻玩味。此时,僧肇只有二十三岁。

涅槃无名论》写成后,曾得到秦王姚兴的大力称赞,马上令人抄写,然后分发给他的子侄们,让他们从中得到启迪与智慧。

宗本义》中说:“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等的涵义是一样的。宇宙万法都由因缘会合而生,未生就无有。又因缘离散万法就坏灭,可知并非真实有。以此推度,万法虽现有而性常自空,所以称为“性空”,性常自空即为“法性”,法性真实如是即为“实相”,称为“本无”。“本无”是缘生实相,超一切名言分别,故不能说它是有,也不能说它是无。

弘始十六年(414),僧肇遭秦主难,临就刑前说偈曰:

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

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跷腿而坐,双手抱膝,身披袈裟,双目紧闭;头顶上立有一小沙弥,表情生动,若在自省。

尊者擅长般若学,时人称其为“解空第一”。

诗 偈

世事沧桑本无情,命运颠簸不由身。

若非从今勤刻苦,少小蹉跎老无成。

偈解

世事的沧桑和命运的颠簸都由不得自己。时光易逝,如果现在还不勤奋努力,老来必定一事无成。

此偈教导我们,命运颠簸,已虚度了不少光阴,如果现在仍不静下心来勤奋努力,那么一生终会一事无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