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觀賞鰭斑蝴蝶魚

鰭斑蝴蝶魚(學名:Chaetodon ocellatus)是蝴蝶魚科、蝴蝶魚屬魚類。體長可達20厘米。體高近似圓形,側扁。吻短尖突,口小。體銀白色略帶淡黃色,各鰭鮮黃色。軟背鰭上有一黑色眼斑,一條黑色眼帶由背鰭前緣向斜下方通過眼睛。幼魚期在背鰭與臀鰭間的體側有一條斜的黑色條帶,到成魚期逐漸消失。背鰭、尾鰭和臀鰭為黃色,而背鰭和臀鰭具有狹窄的近邊緣藍色條紋。

鰭斑蝴蝶魚棲息於珊瑚礁或岩礁區的沙質淺灘,以珊瑚蟲、海綿、小型甲殼動物及藻類為食。分布於大西洋西部,白美國的北卡羅來納州至巴西沿海,包括百慕大巴哈馬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

目錄

形態特徵

鰭斑蝴蝶魚體長一般為7.6-15.2厘米,最大可達20厘米體高近似圓形,側扁。吻短尖突,口小體銀白色略帶淡黃色,各鰭鮮黃色。軟背鰭上有一黑色眼斑,一條黑色眼帶由背鰭前緣向斜下方通過眼睛。幼魚期在背鰭與臀鰭間的體側有一條斜的黑色條帶,從背鰭的底部一直延伸到臀鰭的底部,到成魚期逐漸消失。大的黑點位於背鰭的柔軟部分的底部,小的黑點位於鰭的後尖端。黃色的細條從腮開口延伸到胸鰭的底部。背鰭、尾鰭和臀鰭為黃色,而背鰭和臀鰭具有狹窄的近邊緣藍色條紋。在晚上會經歷顏色的急劇變化,並在身體上出現黑色條帶。

生活習性

鰭斑蝴蝶魚棲息於珊瑚礁或岩礁區的沙質淺灘,幼魚生活在海草床上。鰭斑蝴蝶魚成對出現,或成每組4-5小群,在裸露的沙質底部上遊動和覓食。這與主要在淺礁地區覓食的其他蝴蝶魚不同。

鰭斑蝴蝶魚主要以珊瑚蟲、海綿、小型甲殼動物及藻類為食。白天以海葵和蠕蟲為食。小小的彈射嘴善於從縫隙中攝食,有些食物喜歡藏在那裡。牙刷狀的牙齒排列在下顎的狹窄地帶,有助於抓取無脊椎動物,主要是構成其食物的蟲綱動物、多毛類蠕蟲、大角類動物和被膜類動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大西洋: 美國佛羅里達到巴西。 也巴哈馬,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 包括安地列斯群島. 仔魚有時向北的被清掃 , 那一個解釋幼年標本的觀察向北遠至美國麻薩諸塞州在夏天數個月期間。 來自 Musquodoboit 港灣,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的一個紀錄 (一件標本,3 公分)。[1]

國家: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巴哈馬、巴巴多斯、伯利茲、百慕大、博內爾島、聖尤斯達蒂斯和薩巴島(薩巴島、聖尤斯達蒂斯、博內爾島)巴西加拿大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古巴、庫拉索、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法屬圭亞那、格林納達、瓜德羅普島、危地馬拉、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馬、波多黎各、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馬丁(荷蘭部分)、蘇里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英屬維爾京群島、美國維爾京群島。  

繁殖方式

鰭斑蝴蝶魚在黃昏時分產卵,通常只涉及成對。在求愛過程中,鰭斑蝴蝶魚在礁石上互相追逐,做倒立和橫向展示;經常盤旋,直到一條鰭斑蝴蝶魚中斷遊走,另一條鰭斑蝴蝶魚緊隨其後。全年都可以產卵,在初夏產卵達到高峰。受精後一天之內,卵孵化成微小的浮游幼體。後期幼體,稱為tholichthys,被從頭部伸出的特徵性大骨板橫向壓縮。頭部被包裹在骨裝甲中。

到達約20毫米後,幼體在夜間從浮游生物中沉降出來,沉澱在堅硬的底部基質上。到早晨,每個幼體迅速轉變為幼魚,可以識別為一種微型的鰭斑蝴蝶魚。絕大多數幼年的鰭斑蝴蝶魚被淺水捕食者吃掉,而倖存者則迅速找到縫隙,直到它們成年為止。已經觀察到,鰭斑蝴蝶魚的卵和幼體有時是由北部新墨西哥灣和加拿大海岸線的墨西哥灣流帶動的。隨着冬季的臨近,這些幼魚將成長並存活,直到它們死於較低的水溫。

養殖技術

飼養條件為水族箱250升以上,設隱蔽物體,水溫24-27℃,餵食海產動物性餌料及藻類,也可馴化餵入專用餌料。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9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鰭斑蝴蝶魚非常耐寒,在水族館貿易中很受歡迎。

物種文化

1993年4月13日,聖文森特發行來以鰭斑蝴蝶魚幼魚為圖案的郵票;

1986年8月5日,巴哈馬發行來以鰭斑蝴蝶魚成魚為圖案的郵票;

1985年9月30日,古巴發行來以鰭斑蝴蝶魚成魚為圖案的郵票。

動物學史

鰭斑蝴蝶魚最初是由布洛赫(Bloch)於1787年首次描述。種名ocellatus是從拉丁語翻譯為「帶有斑點的」,指的是該蝴蝶魚上的斑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