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要塞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要塞

設施類型: 軍用設施

來源於: 16世紀歐洲

防禦對象: 炮兵

要塞是指險要的關隘,亦作要隘,常出現邊城的要害處。一種特別加固且固定的軍事設施,如今要塞一詞一般是指16世紀在歐洲特別流行對抗炮兵的防禦設施,這種設施不但提供對當時炮兵的防禦,而且還使給防禦者提供射擊要塞周圍地區的條件。要塞一詞出現於14世紀初,它們漸漸地代替了歐洲的城堡。從約15世紀到17世紀中,要塞主要是一種混合了城堡宮殿和要塞的建築結構,此後這三種建築便開始分化,而最初的要塞往往是特別加固的城市。[1]

目錄

基本信息

戰國時期的兵書《尉繚子》中就有要塞一詞:"津梁未發,要塞未修,城險未設,渠_未張,則雖有城無守矣。"在中國古代,要塞一詞泛指在隘口和津要地點構築的城、堡等防禦體系,與關隘、關塞同義。

中國古代要塞主要由城牆、敵台和護城壕構成,能有效地抵禦進攻者的雲梯、撞槌和_擊。隨着戰爭規模的擴大和戰術思想的演變,作為戰爭中重要防禦設施的要塞,也日趨完善。如明代在長城沿線的重要隘口修築了一系列要塞,構成了以長城城牆和要塞相互依託的永備築城體系。其中著名的要塞有山海關、居庸關雁門關嘉峪關等。山海關在明代屬薊鎮管轄,與遼東鎮毗鄰,北倚燕山,南瀕大海,是從東北進入華北的咽喉要地,要塞就建築在山與海之間的隘口上。山海關關城平面略呈方形,周長4千米以上,北、東、南三面有寬約16米、深約8米的護城河環繞。城牆為高約14米、厚約7米的包磚牆。關城四面均有關門。東、西門外各有一座凸出的小羅城,用以加強防守。關城東門上方高大的城台上建有城樓,門洞裡設有門扇和閘,門外建有瓮城。城樓東、南、北三面開有箭窗68個,形似箭樓。在關城南、北不遠處長城內側築有南、北翼城,是屯兵的處所。關城東門外還有許多城堡、墩台,作為前哨。長城向關城南面延伸入海,端部稱老龍頭。老龍頭北有瀕海的寧海城,是山海關的右翼屏障。長城從山海關往北延伸約2.5千米抵達燕山山麓,然後沿山脊盤旋而上,其內側角山,墩台、敵樓林立,是山海關的左翼屏障。山海關就是這樣一個由關城、翼城、前哨城堡、墩台和兩側長城城牆、城堡組成的嚴密的要塞防禦體系。

19世紀初葉,中國在沿海、沿江要地構築了炮台式要塞(見炮台),用以防禦擁有大口徑火炮和軍艦的資本主義國家軍隊的入侵。如虎門要塞位於珠江口,按三道防線配置。第一道防線由沙角炮台和對岸的大角炮台組成;第二道防線構築有南山、威遠、靖遠、鎮遠諸炮台,以及位於江心島上的橫檔、永安兩炮台,是要塞的核心陣地;其後的大虎炮台為第三道防線。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和要塞設防的不完備,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虎門要塞在一天之內即被英軍攻占。歐洲早期要塞的築城設施是城牆城塔體系。

16世紀,由於火炮威力和射程增大,要塞的組成和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為減少被彈面,城牆、城塔降低高度,加大城牆的厚度。城塔的平面面積增大,可設置多門火炮,以便對圍牆接近地實施正面防禦和對壕溝進行側射。置炮的城塔初期為圓形(稱為圓台堡),後來為了消除射擊死角而改為五角形棱堡。棱堡突出於城牆外,兩個相鄰的棱堡和中堤(棱堡之間的城牆)構成一個棱堡正面。由附屬工事加強的幾個棱堡正面連接起來,稱為棱堡體系,即棱堡式要塞。它一直沿用到19世紀中葉。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歐洲發生了大規模戰爭,戰爭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軍隊。在新的戰爭、新的戰術思想面前,規模較小、常備守軍不多、基於單純防禦指導思想的棱堡式要塞,難以完成戰爭所賦予的堅守任務,這種要塞在圍攻火炮的轟擊和敵方的強擊下很快陷落,或由於防禦範圍有限而被迂迴、圍困。於是,防禦正面和縱深增大,便於兵力機動的堡壘式要塞在西歐一些國家相繼出現。這種要塞的縱深可達10千米以上,其核心仍保留着帶有圍牆的內堡壘,在距內堡壘6-8千米的外圍,配置一線堡壘帶,堡壘之間相距3-4千米。在一線堡壘帶與內堡壘之間配置二線堡壘帶。堡壘是要塞的主要支撐點,內駐炮兵和步兵。堡壘之間設有重炮炮台,其炮火可以支援兩側堡壘。要塞內還配備有強大的預備隊,並預先構築有野戰工事和機動路,提高了要塞防禦的靈活性,增加了敵方圍攻、迂迴的困難。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比利時的列日、那慕爾、安特衛普和法國的莫伯日等要塞在短期內相繼失陷,沒有起到阻止和吸引大量敵方的作用,證明要塞築城體系已不能適應當時的戰爭規模和武器的發展及攻防戰術的變化。這種孤立的封閉式的要塞,其工事和重型火炮集中配置、獨立防守,缺少友鄰和後方支援,極易被摧毀、攻陷和迂迴。而在戰爭中,能進行有力抵抗和長期堅守的是那些由塹壕、炮台和鐵絲網等構成的有較大縱深的帶狀陣地。因此,歐洲一些國家戰後在國境線相繼建設了以塹壕、掩蓋射擊工事和地下掩蔽工事為主,沿正面連綿延伸、縱深梯次配置的塹壕陣地築城體系(如馬奇諾防線曼諾海姆防線齊格菲防線等),用以取代要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