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利簋
西周利簋 |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
利簋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此種方座青銅始見於西周初年。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利簋為圓形兩耳方座,這是西周出現的新式樣。利簋銘文內容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隨武王參加戰爭,勝利後受到獎賞,鑄造這件銅器以記功並用來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確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
利簋採用上圓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銅簋的典型造型,同時也是中國古人對天圓地方這種古老觀念的體現。
目錄
名稱來源
銘文中所提到的有司,是當時中國古代的官職,在中國商周時期,青銅被稱為「金」,是只有王族才能使用的貴重金屬,商軍潰敗之後,身為有司的利得到周武王賞賜給他的青銅,並鑄造了一件銅簋,作為永世的紀念。由於這件青銅簋是利所鑄造,所以人們就稱它為利簋。
因為利簋銘文中所記載的武王伐紂在甲子日晨,並逢歲星當空,印證了《尚書·牧誓》中所記載的「時甲子日昧爽,王至於商郊牧野」。所以,利簋也被稱作「武王征商簋」。
簋內銘文
正文釋義
簋腹內底鑄銘文4行33字如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
釋文譯文大意是:
①周武王征伐商紂王。一夜之間就將商滅亡,在歲星當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領了朝歌。在第八天後的辛未日,武王在闌師論功行賞,賜給右史利許多銅、錫等金屬,右史利用其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紀念先祖檀公。(該釋文為張政烺先生所做的釋文)
②武王向商都發起最後的攻擊,是在甲子日的黎明,當時歲星中天,直到天黑,占有了商都。在第八天後的辛未日,武王在闌師論功行賞,賜給右史利許多銅、錫等金屬,右史利用其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紀念先祖檀公。( 黃懷信先生所作釋文)
③周武王征伐商國,在甲子日的早上舉行歲祭,並進行貞卜,得到能克商的吉卜,把這一消息傳聞官兵,士氣大振。在第二天乙丑早上占有了商,辛未那天,周武王的軍隊在闌駐紮,上次右史利銅,利就用這些銅做檀公寶尊彝。(吳孫權先生所作釋文)
釋義爭議
利簋自出土以來,唐蘭、於省吾、張政琅、徐中舒等都作過考釋,但該器銘文中「歲鼎」一辭,各家分歧較大。有將「歲鼎」與卜辭「歲卜」相聯繫,認為「歲鼎」是「指貞問一歲之大事而言」;有認為應解釋作「歲祭時進行貞問」;也有一些學者主張「歲鼎」與卜辭「歲卜」毫無關聯,「歲」指的是歲星,即木星;此外,還有學者認為應該將「歲鼎」解釋為「越鼎」,意思為「奪得了鼎」的人。
張政琅釋「歲」為歲星(木星),釋「鼎」為「丁」,轉訓作「當」,意為「歲星當前」。
徐中舒認為鼎當讀為則。根據為郭忠恕在《佩觽》說的「古文以貞為鼎,籒文以鼎為則」。徐中舒先生和張政琅先生一樣認為「歲」是歲星。
唐蘭先生則認為這兩個字應當是「越鼎」,即指奪取了鼎。
錘鳳年同樣人這兩個字不是歲鼎,他認為這兩個字應當是戍晃,即駐征商之師於此。
戚桂宴認為「歲鼎」是歲星當空,表示吉兆,「歲」即歲星,「鼎」訓為當。
於省吾、趙誠、黃盛璋、王宇信等認為這兩字應為「歲貞」,即歲祭時進行貞問。趙誠認為「歲為一歲之大事」也說的通。
文物鑑賞
紋飾
利簋的腹部和方座座壁的紋飾是以饕餮紋為主題;兩側加飾倒夔紋;圈足飾夔紋帶;方座面四隅加飾蟬紋;都用雲雷紋為底來襯托主題。方座上的獸面造型與利簋腹部的主體獸紋相仿,獸面巨目凝視,森嚴恐怖。仔細觀察,在利簋的圈足部位還裝飾有夔龍紋,呈二方連續圖案繞利簋一周,方座四隅飾以蟬紋。獸面紋、夔龍紋和雲雷紋三種紋飾共同裝飾在青銅利簋上,線條流暢清晰,給這隻肅穆莊嚴的西周銅簋平添了幾分凝重和神秘。
利簋的主要部位腹上用饕餮紋來裝飾。饕餮紋與夔紋、龍紋、鳳紋等一樣,都屬於幻想的神話動物。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饕餮紋的形象被刻劃為以鼻樑為中心,眉、眼、耳、角分別以對稱形式排列在左右兩側。
饕餮紋所呈現出的猙獰恐怖具有一種神秘的威嚴感,體現了奴隸主上升階段時的歷史必然力量,是一種「獰厲之美」;但也體現了獸性的殘忍,即美中有丑。饕餮紋一方面是統治階級為了張揚其威嚴的權利,以之鎮懾邪魔和愚弄平民;另一方面是為了告誡自己的子孫臣僕們不可過於貪暴。
夔紋的形象是頭大嘴長,張口,身細尾尖作捲曲狀,均為一足,一角。夔紋和饕餮紋具有同樣的裝飾作用,所以夔紋也常被飾於器物上。
雲雷紋是青銅器上的一種最常見的典型紋飾。基本特徵是以連續的迴旋形線條構成的幾何圖形。有的作圓形的連續構圖,也單稱為雲紋;有的作方形的連續構圖,也單稱雷紋。雲雷紋常裝飾在青銅器紋飾的空白處作為底紋,用以烘托主題紋飾,如利簋上的雲雷紋被用來烘托饕餮紋。
利簋器身所飾的花紋,具備了特有的歷史面貌和時代風格,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周時期的工藝美術特徵。這些裝飾花紋是和盛行青銅器的商周時代的社會生產、生活、思想意識緊密聯繫的,是奴隸制社會上層建築領域中的組成部分之一。
文字
利簋銘文字體和商甲骨文、金文的形體結構是一致的。其銘文字體扁長,字跡凝重穩健,並保留有商代銘文字體首尾尖中間粗的特徵,是西周早期金文的代表作之一。
價值地位
價值
該簋最為重要,也最有價值的是該器腹內底部所鑄4行33字銘文,雖很簡略,卻記錄了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戰」,因此,也有人稱其為「武王征商簋」。
利簋內壁銘文明確記載「武王征商」之役發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歲」星正當中天。之前,由於缺乏實物資料,關於牧野之戰的具體日期,千百年來,史學界多有紛爭,歷代學者根據有關記載推算出的年代就有數十種之多。在「夏商周斷代工程」實施過程中,碳14測年專家用西周初年遺存中出土的炭樣作了測年,給出武王伐紂之役發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的年代範圍;天文學家依據銘中所記「甲子」日「歲」(木)星在中天的天象,參照《國語·周語下》記載的天象記錄,計算出武王伐紂的時間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由此,古代史上這一著名的戰役有了一個絕對年代;它為商周兩代的劃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據。
利簋的發現,除澄清了以往關於武王伐紂具體日期疑惑外,還證實了《尚書·牧誓》、《逸周書·世俘》等文獻記載的某些具體史實。例如武王伐紂在甲子日晨,並逢歲(木)星當空,這印證了《尚書·牧誓》中「時甲子日昧爽,王至於商郊牧野」的記錄,也與《淮南子·兵略訓》等古代文獻所記相合;又如,利簋銘文證實了古籍中所載的「戰一日而破紂之國」的正確記載。總之,利簋銘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
地位
2003年,利簋隨34件組檔案文獻列入第二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2002年1月18日, 利簋被確定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
2012年,《國家人文歷史》(原《文史參考》雜誌)獨家邀請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專家,在國寶中做取捨之間的思量、權衡,盤點出中國文物中的九大「鎮國之寶」。利簋為鎮國青銅器。[1]
參考文獻
- ↑ 西周第一青銅器——利簋,人民網.200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