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表妹(李宗荣)

表妹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表妹》中国当代作家李宗荣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表妹

淑慧,我的姨家表妹,大大的眼晴,高挑的身材。她的家庭条件比一般农户好,因为姨夫在乡民政办工作,姨妈过日子有方。

表妹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复读了一年,还是没考上,就回家帮姨妈干起了农活。表妹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不错的,可由于过早地恋爱而影响了学习。干了两年活后就嫁给了她所追求的爱情。正因这爱情,让她吃了不少苦,因为哪里太穷了。 表妹的婆家是本县东南部山区的石河乡桃山村。虽然叫桃山村,山上却一棵桃树也没有,一棵别的果树也不见,只是些乱七八糟的灌木丛。该村三面环山,进出一条道,是县里的重点贫困村。

桃山村只有六十五户人家,不到二百口人,上级在册的贫困户就有二十二家。农户住的还是过去的泥砌石头房,出门就爬山,种地全靠肩挑人抬,自然生活条件极差。尽管如此,表妹还是全然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为了爱情,毅然决然地嫁到了这里。因为表妹夫是她的初、高中同学,是她的初恋。

一年后,表妹生了孩子,由于贫困,有时连买奶粉的钱都没有,就只好回娘家要。姨妈、姨夫、表弟都不敢去她家,因为去了看到她的家境庭状况太寒心。可不去又放心不下,还是得去,就买上鱼、肉、菜拿着,省得表妹犯难为。走时再放下点钱,给孩子买奶粉喝。为了生活,表妹夫只好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农活都扔给了表妹,好在表妹能吃苦,因她知道苦是自找的,谁也怨不得。不过表妹总归有文化,她坚定着一个信念:有党的好政策,只要吃苦、肯干,日子总会好的。 姨妈家表弟很争气,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本县,分到了农业局。姐姐贫困的家庭状况一直是他的牵挂,他总想着早日帮姐姐脱离贫困、过上富裕的日子。

表弟经常给姐姐打电话,探讨脱贫致富的路子。“靠山吃山”,姐弟俩想到了村里的山。

正是在这个时候,乡里的扶贫工作组也来到了村里正和村干部一起研究脱贫工作,也考虑到了围绕山场谋发展的路子,可村集体没有经济实力,也没有可行的项目,考虑只能把荒山出租、承包给个人。

工作组与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一起,经过反复研究,制定出了一套承包方案,尔后在村内进行了张榜公示。 表妹看了公示后,即把消息告诉了弟弟。表弟第二天就请假赶到了姐姐家,亲自看了公示后,觉得山场的承包期限长、面积大、价格低、且有发展前景,即与姐姐定下了包山事宜,只是十万元的承包费一时难以筹措。表妹当天晚上就打电话把包山之事告诉了在外打工的表妹夫,表妹夫也很同意和支持,并说一定不要错过了这次机会。他第二天向老板说明了此事,预支了一万伍仟元工资打给了表妹。在姨夫、表弟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又凑了伍万伍仟元,其余三万元到信用社办了扶贫贷款。扶贫贷款利息低,挺划算。

钱筹齐了,表妹立即跟村里签订了承包合同。

表弟利用两个星期天的时间,和姐姐一起上山考察了山场的现状、土壤、地形、地貌后,制定出了具体发展规划。表弟认为:从山场的气候特点、土壤结构看比较适合种植核桃、板栗,这两种干果耐旱、适易山上种植,三年后就可见果,这是第一项;第二项是在山沟的底部拦一个塘坝,养鱼、养鸭,鱼和鸭蛋啥时都有市场,同时解决了用水问题;第三项是圈起一片山场养鸡,母鸡产蛋、公鸡吃肉,山上养鸡下的蛋人们愿意要;第四项是养羊、养牛,牛羊生长期短,价格高、见效快,喂养、管理粗放且有放牧的山场。这几项加起来,五六年后,姐姐就可以脱贫致富了。

按照规划,表妹夫妇开始了分步实施。缺少启动资金,表弟又以个人的名义给姐姐贷了十万元的款。第一年的春天,雇人帮着先在山上栽了部分核桃、板栗。表妹夫妻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没白没黑地浇水、锄草、灭虫,专门买了果树方面的书籍进行学习,实行科学管理。冬天,联系了挖掘机,在预先选好的位置打了个塘坝,第二年春天撒上了鱼苗、养上了鸭子。接着圈起了一片山场建了鸡舍养上了鸡,建了棚养上了羊和牛。鸡,白天在山上刨吃草种、草芽、虫子,牛羊在山上啃草、标准的无污染、无公害散养。

当年秋天,鸡和鸭就产蛋见到了效益。第二年冬天,母羊、母牛繁殖的小羊、小牛相继出栏,一只小羊卖到三四百元,一头小牛卖到七八仟元。

第三年秋天,核桃、板栗开始见果,小有收获。

第四年秋天开始,核桃、板栗到了盛果期,产量翻了几番,获得丰收。不但鸡、鸭、牛、羊的效益可观,核桃、板栗的价格、效益也非常喜人,塘坝里也开始撒 网拿鱼。表弟替姐姐在乡里、城里打出广告:本县石河乡桃山村有自家山上养的鸡、坝里养的鸭产的鸡蛋、鸭蛋;山上养的牛羊;山上的树结的核桃、板栗,有需要者可电话预订、直接到村购买,纯天然,无污染,价格优惠,假一赔十。

广告的作用很大,产品的质量是一传十,十传百,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市场销量越来越大,电话预订不断,几乎天天有人到村里去买去拉,收益越来越好。

后来,表妹夫妇又扩大了核桃、板栗种植规模,增加了鸡、鸭、牛、羊养殖数量。

青岛有个客商,对表妹山上的核桃、板栗非常认可,亲自到山上跟表妹夫妇商量,说每年不管收多少,他全要。城里有个开羊肉馆的,电话询问每年能否给他供五十只羊……

第七年上,表妹还清了全部借贷款。从个人手里借的款一律按银行存款利率连本带息一次还清。

姨妈、姨夫、表弟隔段时间就到表妹家走走,到山上看看,对表妹山上的核桃、板栗规模、长势,对塘坝里的鸭、水里蹦跳的鱼,山上鸡、牛、羊的数量感到惊喜。亲人来了,表妹不是杀鸡,就是拿鱼,走时鸡蛋、鸭蛋盒子里装得满满的。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表妹家第一个在村里翻建了四间砖混结构、铝合金门窗的大瓦房。村里搞街道硬化、安装路灯,表妹家第一个捐款一万元。村里有个贫困户,儿子考上了大学,可都快入学了学费还没操齐,孩子面临失学的境地。表妹听说后,就和丈夫商量,主动送去了伍仟元。该户夫妇感动得热泪盈眶。表妹说:“这钱不要急着还,有钱了先供孩子上学,等孩子大学毕业工作了再还也不晚。”

县电视台的记者到表妹家采访,当问道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时,表妹说:“富了不忘集体和众乡亲,下步要多做对集体有益的事,帮着没脱贫的户尽快脱贫致富。”

采访刚结束,表妹的电话又响了,又有客户打来电话预订两只羊、二百个鸡蛋、一百个鸭蛋……[1]

作者简介

李宗荣,男,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诸城市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