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人生的边缘(君山)
作品欣赏
行走在人生的边缘
傍晚六点,从江泰路换乘两次地铁才转到广佛线,到季华园地铁站出口时已七点多钟了。下了大半天雨的路面,因遇到黄昏前的半寸阳光而变得干爽通透。记得早上出门没打伞被小雨滴得衣服都是小水珠,还责怪自己粗心,明明看了窗外却没发现外面正下着毛毛雨。也难怪,窗外全是高楼大厦,仿若自己是一只被囚禁了的猫,在层层围困中失去了自由。雨水洒落,被光秃,没有一丝生机的怪物吞食得体无完肤。这样想着,勉强为自己的粗心找了个出口。
没有钥匙开门,只能等别人进去或者出来,就像等待福音会随时降临一样,满怀着信心。门里门外,时常还会遇见一个聊过几句话的邻居,不像这些年定居城里的那个地方,开门关门,剩下的都是自己和自己对话。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人们是否都是在没拥有时就满怀着希望,在拥有后慢慢地开始失望,开始去怀念从前喜欢幻想的那个自己。或许因时间结下了缘,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都这样幸福,幸福得令人嫉妒。而青春后期的人们开始热心去创造第三个生活根据地——独自探索真知的地方。
八点是觅食的时间点,在不愿出去时就自己动手。在没有电饭煲的情况下,煮面煮粥都用炒菜锅代替。回来时刚进门看到同事夫妻俩正在饭桌吃饭,客气地问我吃了没有,我说没有,他叫我过去吃,谢过他们的好意之后我才回房,时间慢慢淡化了这种尴尬。想来以后还有一段时间从陌生渐渐到熟悉,慢慢去适应这种生活。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迁就别人的生活,想来也觉得可怕,但总归是会回到宁静的。
想起昨晚酒醉后的衣服没洗,三更时醒来想起没洗澡,情绪有点激动,慢慢驯服,继续入睡。身体是疲劳的,精神却十分清醒,看了两个小时的品牌效应和推广,脑力跟不上,才慢慢睡去。直到早上八点三十分的闹钟响,才飞起来去洗澡,赶去上班。想起昨夜她还责怪喝不了酒还逞强,我说上了酒桌身不由己,而自己能做的只是尽力,别人会看到你的诚意而体谅的酒量。实在身体不适,就不能勉强。
而正常状况下,逃不了敬酒、碰酒。中国的酒文化里,似乎可以在举杯时,你来我往中看出对方的真诚和虚假、探索到人的性格特点。多少人带着清醒的头脑去看待这些文化,接而熟练自我操控起来,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那一套酒桌文化。想起去年在杭州出差时,在酒桌上被领导逼酒的三个女同事,情况比我还糟糕得多,她们是吐了继续喝,喝了继续吐。跑业务,做商务的女人往往从滴酒不沾,到酒桌小霸王,不知醉了多少个日夜。半醉或者还十分清醒的男人,视她们为尤物,仿佛只有在拥有她们的身体后,才能体会到她们的妩媚。人心之险恶,往往都会隐藏得很深。若可以全身而退,方可举杯畅饮,这是一点忠告。
走五分钟路程,到一家快餐店吃饭,一位阿姨很有礼貌地叫喝杯茶等待。几分钟后她把饭菜端上来,说道:“尝尝我做的鸭掌,今天做的,新鲜的”。吃到一半时,过来帮我加水,并叫我慢慢吃。有点感动,想起平日里与母亲共享晚餐之时,总会叫我慢点吃、慢点吃,别让人看起来像抢你的吃一样。被快餐中的“快”侵蚀已久,恐怕很难纠正过来。像是赶着生,赶着死一样。快速消化后,接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而我希望自己习惯的“快”,没有给他们带来影响,以免引起他们的误会。
在解决温饱之后,去弥补精神上的空缺。想起一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心总有一个在路上”。改革开放前,人们希望可以不愁吃穿,在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温饱问题大体上解决了,开始奔小康。穿着时尚,追求创新,却往往缺乏对心灵上照料。温饱问题是人生存的首要条件,而给精神上的补给,是为了弄明白人究竟为什么活着。活着为了什么?如何求得真知?等等一系列问题。很多人过于注重精神层面上的愉悦,在获得自身所认为的满足之后,就沦陷其中,过分贪婪,无休止的欲望爬上了他们的头颅。
几十载光景,我们曾经一样迷茫,寿命相差不多。彼此是尘世里一粒尘埃,各自随风起航,落地生根。而生命里有过短暂的交集,不必记挂,终究我们都会离去的,像你我来时的风,那么轻,那幺小心翼翼,不打扰过往的花草。忘了在人世里的这点缘分吧,若轮回时还记得彼此,就抓住一缕前世的魂灵,放进脑海深处里吧。任时光擦拭,还能以某种方式遇见。
今生今世里,还愿坦诚,走常人不愿走之路,去见不曾见过的风景。在城市与乡镇的边缘里,在白天与黑夜的切点中,去追逐、去努力,成为脑海里刻画出来的自己。世界很大,心里有天地,到哪都一样。不着急在路上奔行,等一等,灵魂还在来的路上。
作者简介
君山,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