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行者之約(李芙)

行者之約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行者之約》中國當代作家李芙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行者之約

行者,行路之人也。

我很喜歡行者這個名字。人的一生就是一直在行走,在行走中成長,在行走中學習,在行走中實現夢想,在行走中完成人生的輪迴。

行者之稱源自佛教,是苦行僧人的代名詞;揚名於《西遊記》中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他被唐僧救出後賜法號:行者,孫行者出道於花果山,水簾洞是他的道場。

我與孫行者可謂神交已久,記得高中一年級時從同學那裡借來一本小說《西遊記》,如獲至寶,下課讀,上課偷偷讀,半夜三更打着手電筒在被窩裡讀,讀得我如醉如痴,一口氣讀了三遍,後來同學催討,才有些不舍地還回去。可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忠誠、嫉惡如仇的形象總是在眼前浮現,孫行者那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頭十萬八千里的法術,令我羨慕不已。一有空,我就在柴草垛旁練習翻跟頭,常常是屁股摔在地上痛得齜牙咧嘴,慢慢地也摸索出一點門道,練會了車軲轆把式,於是領着夥伴們一起練。從此,月光下的場院裡多了一群翻滾的孩子。玩耍中,我知道自己練不出來孫悟空的本事,但也悟到:凡事只要堅持,就會成功的道理。從此養成了做事能堅持、有韌性的習慣。

1986年,小說《西遊記》拍成了電視劇熱播,這種形象直觀的影視更是吸引了我。每天吃過晚飯最盼望的事兒就是看電視劇《西遊記》,那時我已有了自己的家庭,女兒已經三歲多了,我是抱着女兒把這部電視劇追完的。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真是太形象逼真了,一個動作,一個眼神,無不透露出孫行者的個性。印象最深的是三打白骨精劇情,唐僧師徒四人行至白虎嶺時,遇見一個白骨精。她為了吃唐僧肉,先後變幻為村姑、婦人、老公公,無論白骨精怎樣變化,全都逃不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並將他們一一打死。但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默念緊箍咒語懲罰悟空,還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後唐僧和沙和尚被白骨精擄去,豬八戒連忙請回悟空,悟空經過一番激戰打死白骨精,救出唐僧,師徒又重歸於好。

我也因此常常思忖,人如果能有孫悟空那火眼金睛的本事多好啊!免得上當受騙,人生少走彎路。

也許受孫行者的影響,平日裡我也喜歡舞槍弄棒,但苦於沒有師傅指導始終找不到門路。一次北京學習的機會偶遇太極名家授拳,我是學得如饑似渴,歸來後一發不可收拾,起早貪黑學練,曾幾何時滿腦子都是太極拳的招法,走着走着就情不自禁地比劃幾下,有時睡覺做夢都在練習太極拳。妻子常常譏諷我說:這練太極拳都練魔怔了。我知道,這是練太極拳着迷了。為此還專程跑到北京找一楊氏太極拳名家入門求教,還別說,經師父指點,太極拳理豁然開朗,拳技也突飛猛進。翌年,參加黑龍江省太極拳錦標賽就拿了一塊金牌,後來又連續參加兩屆太極拳錦標賽取得三項第一。

修煉太極拳幾十年後,我慢慢體會到,走在太極修煉的路上是「遠上寒山石徑斜」;此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於是給自己起了個法號:太極行者。

行者腳步超時空,穿越歲月始相逢。行者之約是我今生的期願,這次自駕去海南順路走花果山,來到孫悟空的老家一探究竟。花果山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雲台山中麓,為雲台山脈的主峰,李白曾詩云:「明日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自古就有「東海第一勝境」、「海內四大靈山」之美譽。

走近花果山山門,《西遊記》的氛圍撲面而來,山門是在傳統古城門的骨架上用現代手法加以渲染。正門上首是孫悟空的頭像,背襯圓形圖案,象徵功德圓滿,法輪常轉。北側有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浮雕,下面有四隻石雕雄獅把門,廣場四周有108隻石猴,形態各異,迎接着遠方的客人,體現出花果山: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特點。

來到花果山,自然想起水簾洞。水簾洞是山中一個天然裂隙洞穴,是《西遊記》中孫悟空老家水簾洞的原型,早在《西遊記》成書之前就已名聞遐邇,在明代顧乾的《雲台三十六景》以及張朝瑞等人的遊記和各類文獻中已有詳盡生動的描述。洞門前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海州知州王同的「高山流水」題刻,還有「神泉普潤」、「靈泉」等勒石。正如《西遊記》所寫:「一派白虹起,千尋雷浪飛。……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花果山洞穴眾多,多達七十二處,是若干萬年前的一次造山運動形成的奇觀。諸如海天洞、二仙洞、萬佛洞、蓮花洞等等。《西遊記》第三回,描寫花果山的七十二洞妖魔皆歸順猴王,並在花果山保衛戰中充當先鋒。

花果山的主體建築群是三元宮,三元宮是雲台山區的主廟。它發跡於唐,重建於宋,敕賜和擴建於明,明萬曆30年,朱翊鈞皇帝頒旨花果山中的三元宮為天下名山寺院,香火盛旺,後又多次修葺於清。1938年遭日軍轟炸焚毀。改革開放後,為發展當地旅遊業,依據明朝的建築風格逐步修復,現已形成以海寧禪寺為主體的廟宇群。當今的山門和「敕賜護國三元宮」門額均是明代遺物,而正門右面那棵古柏是宋代留存至今,院內的兩棵銀杏樹的樹齡均超過千年。在此向人們昭示着三元宮的滄桑歷史。

花果山的最高峰是玉女峰,玉女峰是「雙峰聳立,東曰'清風』,西曰'玉女』,為雲台主峰」。玉女是《西遊記》所描繪的天宮人物,曾為愛情下凡。如今在山南東磊,可看到玉女洗頭盆的遺蹟和石刻。傳說雲霧繚繞之際,花果山巔顯現出玉女身姿,娉婷婀娜,妙曼神奇。

站在玉女峰向下望去,花果山石刻、大聖佛、唐僧崖、八戒石等景觀清晰可見。大聖佛是在自然石上鑿刻而成的孫大聖頭像,是花果山上最大的自然石雕,高7.2米,雕像身披袈裟,雙手合十,體態碩大,雍容大度,與山頂上方的孫悟空誕生地「媧遺石」遙相呼應,詮釋着孫悟空生於花果山,長於花果山,成佛後回歸花果山的軌跡

花果山是神仙聚集之地。站在觀神台,眺望字長39.4米、寬15.8米、深0.6米的「神」字王,眼前豁然一亮,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漢字摩崖石刻,於1996年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放眼望去,路邊的崖壁上有若干名家書寫的大小各異、字體不一、風韻不同的「神」字石刻,一路「神」氣十足,給花果山平添了幾分神采神韻。

花果山集山石、海景、古蹟、神話於一體,山里古樹參天、流水潺潺、花果飄香、獼猴嬉戲、奇峰異洞、怪石雲海、景色神奇秀麗。秋韻裝點下的花果山,更是一幅赤橙黃綠的多彩秋景圖,秋韻濃濃,氣象萬千。

花果山,億年滄桑,千種風情,萬般妖嬈。

行者遠去,雲遊四方。

人間有愛,行者無疆。[1]

作者簡介

李芙,男,黑龍江省大慶人,現居山東煙臺,大學文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