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寶寶
蠶寶寶 |
蠶寶寶 |
中文名稱 :蠶寶寶 物種名稱 :桑蠶 別 名 :家蠶、蠶寶寶 科 屬 :昆蟲綱、鱗翅目、蠶蛾科 |
蠶寶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桑蠶是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們祖先就栽桑養蠶,是舉世公認的偉大發現之一。由古代棲息於桑樹的原始蠶馴化而來,與中國現今食害桑樹的野桑蠶同源,染色體都是28對。桑蠶的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主要分布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桑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卵是胚胎髮生、發育形成幼蟲的階段,幼蟲是攝取食物營養的生長階段,蛹是從幼蟲向成蟲過渡的變態階段,成蟲是交配產卵繁殖後代的生殖階段。整個世代只幼蟲期攝食,並為蛹和成蟲期的生命活動積貯營養。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桑蠶是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們祖先就栽桑養蠶,是舉世公認的偉大發明之一。由古代棲息於桑樹的原始蠶馴化而來,與中國現今食害桑樹的野桑蠶同源,染色體都是28對。桑蠶的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主要分布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桑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是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卵是胚胎髮生、發育形成幼蟲的階段,幼蟲是攝取食物營養的生長階段,蛹是從幼蟲向成蟲過渡的變態階段,成蟲是交配產卵繁殖後代的生殖階段。整個世代只幼蟲期攝食,並為蛹和成蟲期的生命活動積貯存營養。[1]
目錄
起源
蠶寶寶起源於中國。由古代棲息於桑樹的原始蠶馴化而來,形態和習性與今天食害桑葉的野桑蠶(Bombyxmandarina)(見桑樹害蟲)十分相似,血清沉澱反應強度也相同,雜交能產生正常子代。桑蠶的染色體是28對,野桑蠶則有27對和28對兩種類型,一般認為桑蠶與中國的28對型野桑蠶同源。人類最初可能是從桑林中採集原始野生蠶繭取絲利用;隨着人類生活的定居和對蠶絲用途的進一步了解而試行在室內養蠶。經過長期的培育和選擇,野生蠶才逐漸馴化成為具有今天這樣經濟性狀的桑蠶種。[2]
理解
一種血清學反應。可溶性抗原與相應抗體結合,在有適量電介質存在下,經過一定時間,形成肉眼可見的沉澱物。沉澱反應的抗原可以是多糖、蛋白質、類脂等。同相應抗體比較,抗原的分子小,單位體積內含有的抗原量多,做定量試驗時,為了不使抗原過剩,應稀釋抗原,並以抗原的稀釋度作為沉澱反應的效價。習慣上將參與沉澱反應的抗原稱為沉澱原,抗體稱沉澱素。沉澱反應的實驗方法大體可分為環狀法、絮狀法、瓊脂擴散法三種基本類型。
生活習性
蠶寶寶屬寡食性昆蟲,除喜食桑葉外,也可以吃柘葉、榆葉、葡萄葉、鴉蔥、蒲公英和萵苣葉等,不過吃這些死亡率會增加。蠶所必需的營養,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分等。桑葉是蠶最適合的天然食料。蠶食桑後,幼蟲生長迅速,在適溫條件下,一頭蠶自孵化至吐絲結繭,大約6-9天蛻一次皮,共需約24-32天,約食下桑葉20-30g(合乾物5-6.2g),一般經四次眠和蛻皮,至生長極度時,體重約增加1萬倍。吐絲結繭是桑蠶適應環境而生存的一種本能。桑蠶繭可繅絲,絲是珍貴的紡織原料,在軍工、交電等方面也有廣泛用途。蠶的蛹、蛾和蠶糞也可以綜合利用,是多種化工和醫藥工業的原料,也可以作植物的養料。桑蠶是全變態昆蟲,一個世代中,歷經蠶卵、蟻蠶、熟蠶、蠶繭、蠶蛾5個發育階段。在一年內自然發生的世代數稱化性,一年發生1代的稱一化性,發生2代的稱二化性,發生3代以上的稱多化性。熱帶地區還有終年不滯育的多化性品種。發育的溫度範圍隨發育時期而不同,大致在7~40℃之間,能正常發育的溫度範圍為20~30℃。
延伸
可溶性抗原與抗體結合,形成不溶性的、可以看見的沉澱物的過程。利用沉澱反應,曾提出各種有關抗原、抗體的定性或定量方法。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抗血清放入細玻璃管內,將抗原液輕輕地加於其上,短時間(1—2分鐘內)內便可在界面生成白色沉澱(環狀試驗)。又將抗原液同抗血清以最適當比例混合,用離心法收集沉澱物而測定其數量,由此可以測知抗體量或抗原量。沉澱反應在瓊脂之類的凝膠內進行,可普遍應用於檢查抗原或抗體的濃度及組成的目的。
價值
中國古代最主要的經濟昆蟲之一。蠶的經濟價值在於蠶絲。蠶絲是主要的紡織原料之一。中國是最早利用蠶絲的國家。古史上有伏犧「化蠶」,嫘祖「教民養蠶」的傳說,又說黃帝元妃西陵氏為「先蠶」,即最早養蠶的人。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表明,公元前2750年以前,今浙江吳興錢山漾地區的先民已利用蠶絲織成絹片、絲帶和絲線。公元前十三世紀,桑、蠶、絲、帛等名稱已見於甲骨卜辭。蠶絲和大麻、苧麻,以及後來的棉花一道,為中國人主要的衣着原料,蠶桑也就成為中國農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達數千年的實踐中,中國人積累了豐富的養蠶經驗,這個經驗比較集中地體現在對於蠶病的防治方面。商周時期,蠶已在室內飼養。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1年),養蠶已有專用蠶室,蠶病的防治受到重視,並採用了浴蠶種技術,公元三世紀後期,出現了小蠶恆溫飼養,說明當時對於蠶的生長與溫度之間的關係已有一定的認識,但直到元代《士農必用》中才對蠶的生長的各階段所需溫度有詳細說明。晉代對於蠶的微粒子病和軟化病已有所認識,時稱「黑瘦」和「偽蠶」。公元六世紀三十年代,據《齊民要術》記載,人們還從種繭的選擇和鹽醃貯藏來防治蠶病。宋元時期,對於蠶病的防治更進一步,貯繭方法除鹽漬之外,復又出現日曬和籠蒸。與此同時,做為防治蠶病的主要手段的浴蠶方法也得以改進,早期浴蠶主要在川中進行,宋代出現了硃砂溫水浴法,元代出現了天浴,利用低溫選優汰劣。《陳旉農書》中探討了蠶生僵病與濕熱風冷的關係,《農桑輯要》則總結了蠶病與葉質的關係。明代(1368-1664)出現了天露、石灰水、鹽水浴種等方法。並採用了雜交方法培育嘉種,以提高蠶的防病能力,還出現淘汰病蠶防止蔓延的方法。中國的養蠶技術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對世界蠶業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公元前十一世紀,養蠶技術隨箕子傳入朝鮮,隨後復又傳到了日本。秦漢以後,中國的養蠶技術通過舉世著名的絲綢之路傳入到中亞、南亞及西亞地區,六世紀世紀中葉,君士坦丁堡國王通過印度僧侶從中國私運蠶種至該國,是為西方有蠶業之始。
桑葉餵養
相關視頻
蠶寶寶的生長過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