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恭公碑
虞恭公碑 |
中文名稱;虞恭公碑 別稱;溫公碑,溫彥博碑 類別;碑刻 時間;唐貞觀十一年 撰文;岑文本 書寫;歐陽詢 墓主;溫彥博 |
《'''虞恭公碑'''》為唐岑文本撰,歐陽詢書。唐貞觀十一年立。為歐陽詢最晚年作品。原碑在宋代已殘。有北宋及之後傳世拓本數種。[1]
目錄
碑刻信息
《虞恭公碑》又稱《溫公碑》、《溫彥博碑》,是《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的簡稱,唐貞觀十一(公元637)年刻,岑文本撰,歐陽詢書。宋時碑石下半截斷裂,又有牧童嬉戲,下截多漫泐,昭陵諸碑多如此。是故此碑名聲雖隆,而習者稀。而宋拓最多者僅存上半截八百餘字,後翁方綱洗石釋文,羅振玉亦有同舉,將鑿損字釋出,既補唐史缺漏,又可資參習,惜釋文未能得觀。
碑帖信息
傳世拓本者計有:
陸謹庭舊藏
陸謹庭舊藏北宋拓本
有王文治、陸謹庭跋。首行「碑」字直畫上沒有伸出,九行「太子洗馬李綱」之「李」字木部僅中豎微損,左右二點均未泐連,「天地橫潰」之「潰」字可辨。此本可能是除王華德藏本之外最佳拓本,惜今已不知所蹤,僅見於王壯弘記載。
陳鏞藏本
陳鏞藏本(三行六字)
此本黑墨精拓,裁去損字,白紙鑲邊,作蝴蝶裝,共23頁,每頁縱18.3cm,橫9.2cm。前有【王夫、】汪瀚雲題簽「宋拓虞恭公碑殘字」帖內「公彥珍秘」「卷園」「田氏秘玩」等印8方。後有陳鏞、羅振玉等題跋。此本較少出版,是「高」、「室」字未損宋拓殘字本(為故宮現藏兩本中的一本),殘字俱已刪去且缺字多,無法通讀。但拓工頗精,筆畫豐滿,有值得參考之處。文物出版社「歷代碑帖法書選」系列選入,放大影印,頗宜初學者臨習
嘉慶內府舊藏
嘉慶內府舊藏宋拓本 (四行八字)
清初為王聞遠所藏,後歸畢沅靈岩山館,畢氏獲罪,沒入內府,1958年王壯弘於上海徵得,初歸上海博物館,轉歸上海圖書館,該本共25開,冊高36厘米,寬22.3厘米。碑文16開,帖芯高24.8厘米,寬11.9厘米。首行「碑」字直畫上有伸出,第十三行「天地橫潰」之「潰」字可辨。「李綱」之「李」字中豎泐處雖已連及左右二點,然尚未損去,亦屬北宋精拓,僅次於王華德本和陸謹庭本。帖前有題簽「宋拓虞恭公碑」,但無款帖內鈐有「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嘉慶鑑賞」、「嘉慶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寶笈三編」「蘇齋審定」「覃溪」「東吳王蓮涇藏書畫記」等印,後有王澍、翁方綱、王文治題跋。
天津延光室有照片略縮小。上海有正書局珂羅版印本。日本二玄社《書跡名品叢刊》輯入者以及日本《書苑》皆以延光室照片翻印;日本二玄社《中國法書選》輯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寶」系列收入,製版印刷極精。
臨川李氏十寶本
臨川李氏十寶本 (四行八字)
黑紙鑲邊剪裱經折裝,此本裝裱時將損泐文字裁去,只留六百四十字,惜有塗墨。後過蕭山朱文鈞手,五十年代朱氏後人將此本捐獻故宮博物院。今藏故宮博物院。前有李春孫題簽「宋拓虞恭公碑」翁方綱臨銜名補缺,帖內鈐有「春孫書畫」「雙桂齋珍藏印」「宗瀚」「翊煌嗣守」「李翊勛印」「明窗細玩」「東卿過眼」「小鶴」「唐氏寶藏」「志超」「聯琇嗣守」「宋直臣子方之裔」「阿難」「虛舟生王澍字若霖今字蒻林」等印,後有翁方綱等跋,光緒間李翊煌有石印本,名碑十品中有收錄,印製頗精
四歐堂本
四歐堂本 (四行八字)
此本18開,冊高32.9厘米,寬20厘米,碑文12開,帖芯高24.1厘米,寬14.4厘米。此本經繆武子、陸謹庭、費開綬、潘祖蔭、吳湖帆遞藏,現藏上海圖書館。此本首行「碑」字已泐成一白塊,末行「泉室麟閣」之「室」字未損,字數雖多,然不少是描塗填墨所為,實乃南宋晚期拓本。前有吳湖帆題簽「宋拓虞恭公碑」,王栩緣題「宋拓虞恭公溫彥博碑」,李鴻裔題「宋拓溫虞虞公彥博碑」。冊首有吳湖帆手繪《四歐堂讀碑圖》及朱臧署端「宋拓虞恭公碑」,帖內鈐有「武子」「松下清齋」「陸恭清賞」 「吳潘祖蔭章」「至寶」「鶴江鑑賞」「四歐堂藏碑印」「羅叔言」 「吳潘靜淑」 「陳泰登印」 「湖帆寶此過於明珠駿馬」「吳湖帆」「春雨齋圖書記」「蝸邃五蛹道人審定宋本」等印,後有陸謹庭、翁方綱、江鳳彝、朱昌頤、吳湖帆、潘靜淑等題跋,有顧蓴、梁同書、李鴻裔、羅振玉、褚德彜、高時顯、鄧邦述、馮超然、吳梅、張茂炯、蔡晉鏞、吳曾源、陳承修、方還、陳曾壽、葉恭綽、李浩生、朱豫卿、沈邁士、沈尹默觀款有上海昌藝社珂羅版印本,印刷甚精。
四川王華德藏本
四川王華德珍藏本(四行七字)
此本為北宋早期拓本(大部分文字比陸謹庭本還要清晰),是四川古琴泰斗王華德老先生的珍藏本,共存820餘字。是迄今已知的最佳拓本,拓工非常精美,但題跋部分在文革期間丟失。首行「碑」字和「太子洗馬李綱」之「李」完全清晰內有王澍、宓炳奎、王華德等鑒印十餘枚。可惜王老先生去世後,今已不知所蹤。
南皮張之萬舊藏
南皮張之萬舊藏濃墨拓
明王世懋跋,惜有塗墨。此本今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貴池劉氏藏本
貴池劉氏藏本
此本首行有殘,拓工精,大約只能見到400餘字,後有吳平齋、楊守敬長跋。
劉世珩,安徽貴池人。辛亥革命以後,移居上海,以清朝遺老自居。1926年去世後,其子劉公魯將古籍大量典賣。今藏中國國家博物館。有正書局、藝苑真賞社珂羅版印本。
藝術特點
此碑結體嚴謹勻整,書法平正清穆,氣度雍容,格韻淳古,矩法森嚴,體方筆圓,為歐書中典型之作。明代王世貞評為:「如《郭林宗(碑)》格清峻而虛和。」王世懋稱:「虞恭公碑與九成、化度二碑,俱稱歐書第一。然今世臨池家率多效虞恭公碑,法以此書,方勁有格,效學者多從此入。」清代楊賓評道:「余所見歐書二十有七種,大都源出漢分隸,僅得房彥謙碑之神妙也。此帖(筆者註:指《虞恭公碑》)信本八十一歲所書,體方書圓,深稔秀腴,當為晉唐正脈,楷法極則,歐書中之最足寶貴者。」畢瀧云:「楷當以信本虞恭公碑為第一,果然,知書者謂佳,不知書者亦謂佳,真具有八面之妙。」楊守敬謂:「《虞恭公溫彥博碑》為最晚年之作,平正婉和,……惟原泉損甚,海內無全文拓本。」此碑是唐初屬於最標準的正書格調,以筆法的廣博和精湛來講,八法兼備,能從中領略到每個字的點畫轉折之精緻,結構安排之疏密,及章法、布置的技巧,可以說有意外的巧妙。樂卿文說:「率更書溫虞公碑,為真書第一筆,學者率先學此。」(汪珂玉《珊瑚網·書錄》)
釋文
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釋文)
昔者帝媯升歷,九官奮其庸;有周誕命,六卿揚其職。國鈞總於公相,贊乎二輔;極密歸於台閣,成乎百官。淳雅推被於寀寮,勛庸特銘於鍾鼎,是以功高魏趙,治比高傒,此煬帝載其盛德,建武嘉其卓操也。若夫昴宿麗天,感其靈者人傑;嵩岳鎮地,降其神者國楨,葉□夢於彲(chi,螭的異體字),作□器於舟楫,其資也超庸器於陶窳,而其操也堅貞心於金石,此又豈虛譽哉,抑功無復加也矣。
公太原祁人,諱彥博,字大臨,系姬文之遠胄,派唐叔之遙源。食邑河內,世功開其緒;著姓晉陽,世德派其祚。雖曰安國名震於寰中,而實持世之大義,獨□於天下。世之勛烈未真著於眾□□,蓋猶培婁之望岱華,潢污之讓河海。祖裕,魏太中大夫。言為準的,行成表綴,廊廟翹首,搢紳結轍,仿公叔而比德,顏思行而並馳,風追赤芾,使重皇華。隨贈司馬,皇朝贈魏州刺史。聚螢勵學,夢鳥成文,名冠海中,望隆日下。孔門密子,聲華不顯於當時;潁川陳君,哀榮無聞於異代。能兼之者,不亦優乎!公建兩儀之功勳,垂百世之懿德,窮節義以明之,敦禮讓以行之,故能內疚常懷,外防自維,具耿光,映遠識,所以知其洋洋焉若洪河之東注,岩岩焉猶華岳之西峙。若乃三德六行,列聖之所重也,舉錯必踐其域,陳疏裕略,先賢之所難也。□報恩□闕庭,建侯疆圉,際風□之奇,樹雲霓以達命,淪湮者而能與,則高台凌霄,始於覆簣;長江維地,肇自涓流。是以平津筮仕,由賓王而佩印;文終創業,皆名吏而命禮。著昭雅範,同符前烈,宏開奧義,太啟崇庸。奉詔啟復舊職,乃以關內史用。於是隆令德而依仁,當朝碩望士如薛道衡,文宗於肆,牢籠多士;太子洗馬李綱,直道正辭,羽儀海內;並下堂見禮,倒屣定交,而遂相稱莫逆,遠來能答趙孟之詩,近悅能追成季之勛。留心義化,處衡岳則奏疏章;輔善讜言,坐宣室而悅道誼。乃授通事舍人。斂笏鳳池,垂紳鸞閣,環姿月舉,韶音玉振。每至文武在列,華裔近庭,對越於青蒲之地,斂抑于丹墀之所,倍邀龍光,漢苑內之杞梓,亦即洪濤中之砥柱,以方其對,斯乃□賢。□餘慶具,□之□隅,猗歟雅度,在乎經國。大業之始,以親喪去官,孺慕之感,哀毀之極,與夫長孫居夷乎龍性疚□其□而典歸。嗣以奪情,起復舊職。煬帝巡歷,時九伐逆罪,(而)輸轉無時,公記勛書功,不惑規矩,邊徼寧諡。後或斛斯政出奔高麗,既而乘轅南反,詔公銜命蕃境。申明臣節,陳之以逆順;曉暢皇威,喻之以禍福。遂致蠢茲赫亞,咸能以□心□,以糾察之,蓋齡返撝日之戈,夷庭去焚巫之刑,豈如郭公申禮,空旋於遼海;張騫擁節,無功於月氏。又以公為東北道招慰大使。屬天地橫潰,華戎版盪,夷羊牧野,郊原起祥之師;如費代導,□無當難之臣。我高祖定四方而出震,乘六龍而御天,憑依握乾坤之符,播越遷夏商之鼎。艾綬銀章,弓旌先於髦俊;建社班瑞,光寵屬於勛庸。庶績所以咸凝,群王然後就列。乃以公能扶危拯難,特授總管府長史,轉授侍御。公邐迤而進,非忠義之報也哉!雖連接總其方盛,光能毗其政刑,而滅沒不群,豈蹉跎於吳阪;清越振響,終特達於章台。徵為中書舍人,遷中書侍郎。昔周建選,遠邇懷歸,一時屏藩,胥比事書賢,國學鄉校,盡德行道藝之選。故其歷政則清忠傳美於岐西,而其得人則孝若飛聲於洛下,雲誰嗣響,復在茲焉。屬獫狁縱慝,疆場大駭,甘泉迷龍煙之火,雲衢列象燧之陣,□神武之所前向,履滿於皇躬鞠於朝。韜鈐素懷,實幹城之將;琴書在御,佇甘瑜之臣。乃以公為行軍長史。十萬之師,方絕大漢;五餌之術,必系單于。而南風褰律載之弘,北揚肆豺狼之毒,衛尉超奇,復設□□剪仇敵而未能,謂□□之難施,故困留於遼海焉。皇上嗣堯亮工,繼文治宇,故盪瑕滌□,澆俗侔於結繩;葉和萬邦,遠夷同於編戶。威懾龍瀚,澤浸龜沼,實寶無俟於方域也,而使敵者舉被渥澤,褒其勁節,故嘉酈生之說齊,召士季而返晉。拜公為治中、檢校吏部侍郎。尋以侍郎□(再)遷御史大夫。公望為時宗,才稱王佐,鴻翼所漸,自回溪而薄九霄;驥足既馳,游閶闔而騁千里。雖信勇並宿,乃能斯靈道之術,□地者奠無辭焉。□議誠□□□□閣糾謬為於大選,陳議武□,渥洽歸□□□,故能爵命日隆,寵祿歲厚,猶司馬之四至,慈明之十旬。乃以維官行太子右庶子,遷御史大夫,仍給事中書侍郎,遷中書令。志矢蹇蹇,望重巍巍,建大義於廊廟,陳諤言於闕庭,在位幾載,獨寵冠百僚,職司八柄,公又處之,故能出總糾察,入專機管,執簡冊以肅周行,奉絲綸以光帝業。朝夕靖獻,出納廑隨會之忱;遠邇聞風,始終念蘇武之節,豈其猶人歟!
俄而勛銘衛鼎,功紀徐陵,故晉封虞公,復食邑三千戶,德優爵重,鎬京之舊制,非功不侯,中陽之令典,逾七命而兼二善。天下以為公之北征,而佩命南旋,以厲節醪庸,寵錫其由來者漸矣,斯旬宣而盡其方伯之職,僕射而逾於副相之位。上圖天道,如斗極之運四時;下料人事,邁元愷之贊百揆。聖朝欽若前典,憲章往代,懷磻溪而縈夢想,嘉□國而勵堅貞,非公之磽磽不屈,介介不苟,結主知於艱危之際,臨事而不懼哉!觀東道之通,返南宮之故,實心體道,勤行而不倦,歷選前哲,仰止而無怠。是以忠允寬裕,懷內恭之溫溫,虛外著之抑抑。謹度習儀,自葉巽貞之吉;盡忠補過,不忘前惕之勤。損茲驕盈,戒其偏僻,夙夜匪懈,以事一人。獻替之規,不忘於忠恕;損益之義,皆出於仁厚。違規矩,拄尋尺,光其家而弗為;利社稷,安穢兆,危其身而無悔。肅肅焉,濟濟焉,宛若猶龍之持已;仁以立之,義以行之,更如於菟之毀家。慎動言於公庭,即執信義為國。柄心之所同,必擇善以利物;意之所異,不是已而違人。辟德義為宮牆,包禮度為開闔,勷人之善行,勵人之清操,閒人之邪思,規人之匪彝,善辭令而絕毀譽,繩愆謬而篤德義。位高矣,持以慈和;祿厚矣,治以儉約。以孝敬之道,移於哲兄;行慈惠之心,洽於猶子。允所謂朝廷之棟干,家門之橋楚焉。
以貞觀十一年春,奉命巡察,道出洛陽,駐旌逅疾,以動寄深□□□□恩篤股肱之□,載口碑於道路,名□□陳其方技。逯輔德愆報,彌留曠旬,兩楹之奠既兆,二豎之災乃□。詔特遣銀青光祿大夫行中書侍郎杜正倫撫視疾體,並簡詒謀。而公志存忠□,表陳治道,慎忽之幾□盡,□□之德著者。□卿大漸,無□忘於舉能;子顏啟足,情存於慎赦。眇焉千載,於斯一揆。六月廿日,薨於旌陽□賢進而官第,春秋七十有□。□□□□□□□之□□類齊後之□□□□□□即以其日□□於□陵□□□百寮倍列,莫不流涕。乃詔民部尚書莒國公唐儉、工部侍郎盧義恭護喪,行中書侍郎杜正倫持節弔祭,遣禮部侍郎令狐德芬、水部郎中□文紀,持節冊贈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諡曰恭公,敕令立碑紀德,卜塋地於昭陵之側,並給東園秘器,賻贈二千段,喪葬所須,並令官給。予祖送之典,墳塋之制,咸率禮度之宜焉。
夫顯微闡幽,義不容辭。功高德盛,資篆籀之鋪揚;聲飛實騰,載金石以不朽。是以定獻忠穆,漢室之良佐也;審晨當陽,晉朝之賢輔也。雖復卿雲摛思,班爾運奇,勒銘由其子孫,表墓資於寅僚,紀奕葉之作述,敘國楨之挺生,故史冊發乎幽光,而綸詔追乎往載,不甚偉歟!武湯一德,垂之百代。其詞曰:
藹藹高門,世膺顯命。堂堂盛德,家襲餘慶。抗節飛英,扶危流詠。軒蓋接聯,圭璋輝映。操凌張裔,勛高趙孟。獨飾朝綱,屢持國柄。露布馳聲,循牆示敬。出險入危,風疾草勁。鼓篋窮經,超藝絕德。栽成呂鍾,範圍儒墨。非馬擅奇,雕龍貽則。發跡素里,馳聲上國。仲舒揚庭,吾丘侍職。數歷屯遭,不遑日月。□是正直,待後守先。和璧韞石,隋珠輝川。伊呂之佐,堯舜之年。頏頡往哲,伯仲前賢。受書圯上,釋鈎滋泉。陳謨德顯,定策功宣。縱壑才鶩,搏風初矯。密勿鸞閣,便繁鳳沼。仲舉性純,伯適信皦。立我楷模,示我儀表。萬古青霄,千秋丹施。泉儀維則,衣德堪紹。鳴呼忠忱,懷思渺杳。屢遭艱厄,盍逝良弼。鑄丹義府,傳薪理一。水逝黃陂,光浣趙日。稅駕天府,夷體泉室。麟閣圖形,烏台騰實。悲纏奄息,傷懷尹姞。永叨恩隆,垂裕韐韠。維地河山,□天箕畢。懿範昭茲,德音洋溢。
銀青光祿大夫渤海男歐陽詢書
歐陽詢為此碑書者。
歐陽詢(557~641),唐代著名書法家,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勃海縣男。書法學二王,參以隸法,勁險刻厲,於平正中見險絕,自成一體,世稱「歐體」,對後世影響很大,與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並稱為「楷書四大家」。他的書法在當時堪稱一絕,「人得其尺牘文字,咸以為楷范焉。」楷書從隸書發展到唐初,成為一種成熟的書體,是以歐陽詢的書藝為代表的。他的楷書體現出盛唐泱泱大國的風度,為李唐300年楷書中的龍頭和執牛耳者。傳世碑刻除《虞恭公碑》外,尚有《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皇甫誕碑》、《房彥謙碑》等;墨跡有《張翰帖》、《卜商帖》、《夢奠帖》等編有《藝文類聚》100卷。
岑文本
岑文本為此碑撰者。
岑文本(595~645年),字景仁,唐朝宰相,南陽棘陽人。祖父名善方,仕蕭察,吏部尚書。父名之象,隋末為邯鄲令。曾被人誣陷。岑聰慧敏捷,博通經史。他善於文詞,《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其文集60卷,已散佚。《全唐文》錄存其文20篇,《全唐詩》錄存其詩4首。
溫彥博
溫彥博為墓主。
溫彥博(573~637),字大臨。初仕隋,後被羅藝招納,唐興,隨羅藝投唐,為一代名相。諡曰恭,陪葬昭陵。有文集二十卷,《兩唐書志》傳於世。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