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镇组
蓬莱镇组 |
中文名: 蓬莱镇组 外文名: Penglaizhen Fm J3 类 型: 侏罗系上统 命名地点: 四川蓬溪县蓬莱镇(今大英县) |
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 (Penglaizhen Fm J3) 杨博泉、孙万铨1946年命名蓬莱镇砂岩系。命名地点在四川蓬溪县蓬莱镇(今大英县);蓬溪县高平黄朝门至中江县广福凤凰寨剖面可作参考剖面(四川省地质局,1980)。[1]
目录
沿革
1938年李悦言、陈秉范将射洪县城一带的厚层砂岩称为“太和镇砂岩”。1941年又将这套砂岩夹紫红、灰绿色页岩合称“太和镇砂岩层”。1946年杨博泉、孙万铨将蓬莱镇附近遂宁页岩之上的灰紫色砂岩与棕红色泥岩互层称为“蓬莱镇砂岩系”。后与“太和镇砂岩层”合并,称为蓬莱镇层。1955年~1959年四川石油调查队改称蓬莱镇组。1962年盛莘夫等首次公开引用。同年顾知微亦沿用。1977~1980年四川地质局航空地调队将该组分为三段。
为紫灰、灰紫色中厚层至块状砂岩与紫红色粉砂岩、泥岩互层。
底部以一层灰、紫灰色块状砂岩(昔称“蓬莱镇砂岩”)与下伏遂宁组整合接触,偶夹透镜状灰质砾岩(偶含泥砾、植物碎屑、硅化木、碳屑等),平行层理和大型交错层理发育,时见底部冲刷。
中部(“蓬莱镇砂岩”之上)为紫红色粉砂岩与泥岩互层,其下部夹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顶部有一层黄绿、灰、灰绿、杂色页岩(昔称“仓山页岩”,命名地中江县仓山镇),有时夹泥灰岩、钙质页岩,厚4-6m,层位稳定。
本段含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叶肢介、植物及鱼化石,厚度一般210-350m。
中段
为紫红色泥岩为主夹细砂岩、粉砂岩,组成十余个单向韵律层。射洪太和镇一带距顶界300m左右有一层30-50m巨块状砂岩(昔称“太和镇砂岩”),因其横向变动大,不具标志层意义。
本段底为“仓山页岩”之顶,上界为一层灰绿色页岩、粉砂质泥灰岩(昔称“景福院页岩”,命名地三台县安居镇景福院),一般厚2-4m,简阳至仁寿一带厚达7-10m,页岩层富含碳屑,下部夹薄层碳质页岩及煤线。“景福院页岩”之下30m-50m为“李都寺灰岩”(命名地中江县李都寺),一般厚2-3m,,以灰绿、杂色页岩为主,上部夹灰岩,其中普遍有数十厘米的质纯的灰白色灰岩。此外。距“景福院页岩”之下160-220m,还有一标志层,以页岩为主夹灰岩,厚1-3m,常夹于厚层状砂岩之间,即前人所称的“何塘灰岩”。
本段含介形类及叶肢介等化石,厚400-500m。
上段
为紫红、鲜红色泥岩、粉砂夹灰色细砂岩及灰绿、黄绿色页岩,由厚层至块状砂岩与泥岩组成数个大韵律层,具大型交错和平行层理。
底部为厚层块状长石石英砂岩,与上覆白垩系下统(苍溪组等)假整合接触
(亦有资料指出为整合接触
),下部为紫色中厚层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中上部时有夹泥灰岩及灰绿色页岩薄层,局部还夹砾岩透镜体(夏宗实等,1982)。
本段含介形类、双壳类等化石,厚120-190m。
分布
该组在四川盆地和湖北秭归盆地分布较为广泛,但由于上部剥蚀保存不全,厚度减小。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带相变为砂砾岩(称莲花口组)。该组含介形类 Darwinula sarytirmenensis,Damonella ovata,Djungarica yunnanensis;叶肢介Ensestheriopsis dianzhongensis等,双壳类 Dalengiconcha clongata,D.sichuanensis等,轮藻 Euaclistochara nuguishannesis等,及鱼鳞、植物碎屑化石、硅化木(射洪明星、宜宾江安)、木化石(重庆綦江
)和陆相遗迹相斯柯茵迹遗迹相 scoyenia ichnofacies等;下段(安岳马蹄寺等)中亦有大型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属 Mamenchisaurus及恐龙足迹化石(岳池黄龙)Jialingpus yuechiiensis和龟化石发现。
本组成因为河湖沉积、洪泛沉积。古气候为周期性干旱半干旱热带(亚热带)气候。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 ↑ 川西前陆盆地蓬莱镇组层序_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豆丁网 , 2016-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