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頭(張溢)
作品欣賞
葫蘆頭
葫蘆頭是西安傳統特色小吃,以「饃塊潔白晶亮、軟綿滑韌,湯鮮肉嫩,肥而不膩,醇香撲鼻,老幼皆宜,既是佳肴,又是上乘補品」而聞名遐邇。
據說,1935年前後,張學良的東北軍調到西安後,戰士因水土不服,飲食差異,腹瀉、感冒、腰酸腿痛等疾病不時增多。後來,有得病戰士不想吃軍營里的「大鍋飯」,到「春發生」吃葫蘆頭,想開開口味,不料吃後頓覺精神爽適,食慾大增,腹瀉、感冒反而治好了。實際上這其中有中醫「以髒補髒」的食療理論。張學良將軍發現此事後,命令軍營廚師仿做「葫蘆頭泡饃」,並列為「病號飯」。可是軍營里做出的葫蘆頭,既不好吃也不能治病。後來,軍部研究,每天發20份「病號飯」牌子,通知西安南院門「春發生」泡饃館優先照顧。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創新,「春發生葫蘆頭」已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馳名中外,也是眾人心目中最為正宗的葫蘆頭。
如今,葫蘆頭泡饃館早已遍及全國各地,心雖嚮往之,但我卻一直無緣品嘗。
初次品嘗是緣於兩年前陪同岳父在陝西省人民醫院的一次住院檢查。由於檢查前必須空腹,待忙完後,已近晌午。我知道岳父早已飢腸轆轆,就問他想吃啥?他不置可否。由於他平素愛吃泡饃,就靈機一動說:「聽說紅纓路的『葫蘆頭泡饃』味道不錯,距此不遠,要不咱就先嘗一嘗?」岳父欣然同意。
我就徒步來到紅纓路。果真找到了「僅此一家,別無分店」的「葫蘆頭泡饃館」。每份標準量為兩個餅。聽說,只要不加肉量,每多加一塊餅,僅收一元錢,我生怕岳父吃不飽,就特意叮嚀老闆多加了一塊餅。老闆便將三塊麵餅放在一個大瓷碗裡,放在我面前,讓我自己掰碎。我洗淨雙手,將三塊餅逐一掰成碎花花,掰得手指發疼,一看,大約有多半碗,便交給老闆,並叮囑說多煮一會。由於來得尚早,食客較少,便與老闆閒聊起來。由於暢聊甚歡,又聽說我是專為照顧違和的岳父買飯而來,他就做得更加仔細,還特意多放了些豬腸肚等作料。
只見滿滿一大袋冒着熱氣、色香誘人的葫蘆頭泡饃就被我打包帶到了醫院。岳父說他吃不完,讓我與他同食,於是我就拿出小碗勻了一些。岳父埋着頭,吃得津津有味,額頭熱汗涔涔,讚不絕口,就連饃湯都被喝得點滴不剩。
看得我飢餓難耐,鼻孔尚未靠近,就頓感醇香撲鼻,剛一入口,就被沁人心脾的香味所俘獲,只能像岳父一樣,埋頭扒拉。這次於我而言,只能算「嘗」,不能算「吃」,自然銘記於心,時時惦念。
由於岳父剛做了腸癌手術,恢復期較長,醫生特意叮囑,其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忌食葷腥。自此,葫蘆頭就再也與他無緣了。在和妻子輪換陪護期間,有一次實在不能自已,就又獨自前往紅纓路,為自己點了一份葫蘆頭泡饃。聽說,細嚼慢咽方能品出真滋味。於是,就改掉以往狼吞虎咽的飲食習慣,就着糖蒜慢品,委實叫人大快朵頤,酣暢淋漓。
轉眼間兩年過去,由於工作繁忙,異地相隔,如是美食就再也無暇一飽口福了。
邇來,尚村街道卻又新開了一家「楊記葫蘆頭」專賣店。學校暢副校長為答謝我平時相助之情,就讓校車司機作陪,特邀我前去品嘗。我問他味道如何?他笑着說香得很。
剛一走進飯店,就被懸掛在對面牆壁一張展板上的墨色介紹文字所吸引:葫蘆頭,來源於北宋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腸」——據說是用豬大腸與豬肚做的。因豬大腸與豬肚相連接處的一段,油脂豐滿,形狀像葫蘆,因此叫葫蘆頭……
只是這段名稱由來與我之前了解的相關歷史典故頗為迥異,雖說法不一,但內心更傾向於典故之說。
據《陝西省志·民俗志》記載:葫蘆頭源遠流長,可追溯到唐代。相傳,唐高宗龍朔元年(661),有一胡某在朱雀大街開設了一家「雜羔店」,專賣豬雜碎,即「煎白腸」,食者寥寥無幾。據傳,祖籍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的唐代名醫孫思邈(人們稱為藥王),醫學造詣很高,有許多醫學專著,並對飲食醫療頗有研究,其中的《千金食治》就是他的食療專著。一天,他路過此處,入店吃了一碗「煎白腸」,覺得有一股騷腥味直衝鼻端,嘴裡油膩膩的,很不是滋味,問及店主,才知是製作無方,便向店主說道:「腸屬金,金生水,故有降火、治消渴之功。肚屬土,居中,為補中益氣、養身之本。物雖好,但調製不當,也是枉然矣。」於是,從隨身攜帶的藥葫蘆里倒出西大香、上元桂、漢陰椒等芳香健胃且能解腥去膩之八種藥物(又稱八珍調味品),教以用法,並連同藥葫蘆一起贈給店主。店主按其方法,將這些藥物調入鍋中,果然,腸肥而不腥,湯油而不膩,香氣四溢、其味大增。這家小店從此生意興隆、門庭若市。店家不忘藥王指點之恩,遂將藥葫蘆懸掛門首,並將所賣「煎白腸」改名為「葫蘆頭」,以示紀念。
葫蘆頭自此逐年流傳開來。「到了清末,西安街頭又有不少經營豬肚腸的『豬雜羔』店。1923年原豬肉店的小掌柜何樂義也挑擔經營起豬雜羔來,為了取得競爭優勢,他在唐代『葫蘆頭』的基礎上銳意改進,在大腸頭中又配以豬肚、白肉、雞肉、骨頭湯等進行精工細作,烹製成的肚、腸綿爛、肥嫩鮮美,調味以麻辣為主,肥而不膩,清爽利口,生意十分興隆。」
由此可知,何樂義對葫蘆頭的傳承與發展,功不可沒。
「到了20世紀30年代,葫蘆頭已由肉類發展到包括海味類的眾多品種,豬肉類葫蘆頭在用料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如湯中增加了骨頭和雞,使湯味更加濃醇,質量提高,成為秋冬時節的風味小吃。」
葫蘆頭雖為傳統食品,但也要與時俱進。現代的「葫蘆頭泡饃」花樣繁多,已由單一的品種發展到海參葫蘆頭、魷魚葫蘆頭、雞片葫蘆頭、大肉葫蘆頭、特製葫蘆頭、雙寶葫蘆頭、砂鍋葫蘆頭、火鍋葫蘆頭等等,形成了一套葫蘆頭系列品種,口味更特。歸根溯源,它就是在唐代「葫蘆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由此可見,「葫蘆頭」作為一種風味食品,至今已流傳一千三百餘年。
葫蘆頭之所以別有風味,是因其「吃法」大有講究。我們最常見的當屬大肉葫蘆頭泡饃。吃時顧客先把饃掰成碎塊兒放入碗內,再將饃碗放入廚房中,廚師取切好的熟腸、肚、豬肉、雞肉各數片,整齊地排放在饃上,配以白細粉絲,並用滾開的沸湯反覆澆泡三、四次,使熱湯滲透饃塊,再加少量熟油、調料水、味精、蒜苗絲、香菜、油潑辣子,最後澆適量沸湯即成。進食時,佐以糖蒜、辣醬等,更是鮮香滑嫩,使人胃口大開。
將這些知識溫故知新,再看着別人吃得有滋有味,我早都按捺不住。暢副校長忙前忙後,在一塊三角大餅之外還額外為我們多加了一塊三角小餅,並提醒我們將餅掰大點會更好吃。司機嫌多,又將小餅的一半分給了我。由於餅是用電餅鐺剛做出來的,捏在手裡,熱乎乎、硬中有柔,咬一口,白生生,筋筋的,綿綿的,越嚼越有味。於是就一邊掰,一邊吃,禁不住就將那半個小餅咀嚼入腹。心裡頓想,就連這熱餅都如此之香,那葫蘆頭泡饃就更加讓人垂涎三尺了。
不一會,三碗熱氣騰騰、色香味俱全的葫蘆頭泡饃就呈現在我們面前。只見我的那一份差點溢滿而出,令我驚詫不已。老闆解釋說,他家的餅比一般店裡的大,常人一個大餅即夠,料定我吃不完。我一嘗,備感滿口留香,欲罷不能,於是就大口大嚼,吃得大汗淋漓,就着一碟涼菜,不知不覺就吃了個碗底朝天。
隨後,經過多方了解,發現葫蘆頭的製作大有講究。
其一,處理腸肚有講究。要選用新鮮腸、肚,經過挼、捋、刮、翻、摘、漂、煮、晾等多次加工手續,並適當進行物理方法處理,捋出腸壁上附着的沾液、髒物,除去油膩和腥味,使腸肚潔白光亮,再入鍋煮熬,熟後出鍋晾涼,均切成坡刀形備用。
其二,熬湯有講究。先將新鮮豬骨頭洗淨砸碎,入鍋燉熬,撇去浮沫,再入白條雞、豬肉,加食鹽、調料包(即傳說孫思邈配製的八珍調味品),繼續用小火熬煮,到湯汁濃白似乳為止。
其三,烙餅有講究。餅需選用上等白面烙烤的餼餼饃,薄厚適中,焦色斑駁,白里透黃,筋道綿軟。
其四,泡饃的煮法也很講究。傳統的有單走、口湯、干泡、水圍城四種。單走就是湯饃分離,不用掰饃,喝湯就饃吃;口湯就是煮的饃酥綿光滑,吃完,碗內留湯一口;干泡就是通過煮製,湯汁完全入饃內,此饃筋而韌、粘而滑;水圍城就是寬湯煮饃,碗四周是湯,中間是饃,湯多饃散、清香綿滑。
如法炮製的葫蘆頭是西安人的最愛。
然而,西安人吃葫蘆頭卻各有所好。「大凡青壯年男人喜肉多湯肥,麻辣味重,以過肉癮;婦女喜歡清湯單走,利腸爽口,以品其清香;老年人則喜其形、色、質、味之美。據說腸吸五穀之精華,性溫善補,理調生機,猶如藥中『甘草』,隨熱即熱,隨涼即涼,冬可暖胃健腸,夏可清熱爽腑。民間驗方中就有『玉腸湯』之稱,腸湯中加大茴、小茴、蓽撥、厚朴、人參等燉之,為健腸補虛之最佳補品。」難怪,西安人誇獎葫蘆頭的美味說:「提起葫蘆頭,嘴角涎水流。」就連不少外國人都對其百吃不厭、偏愛有加。
葫蘆頭之所以能久盛不衰,深深紮根於民間,不僅因其味道鮮美,更因其有益健康。正如一首詩所云:「肉如玉環湯似漿,五味和中適口嘗。辣油紅潤晶如珠,腥味盡除滿口香。」 這樣的葫蘆頭,吃一口,滿口香,怎能不叫人煩憂皆忘,笑口常開呢?
作者簡介
張溢,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