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董玘(DongQi)(1487~1546)行彰十六,原名元,字文玉,號中峰。明代浙江會稽人(今浙江省上虞市上浦鎮漁家渡村)。明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董玘舉會試第一,廷試賜一甲第二(榜眼)。以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嘗因反對宦官劉瑾,出為成安縣令。劉瑾誅,還舊職,後遷禮部左侍郎,攝尚書椽。歷任刑部福建司主事、吏部考功司主事,升侍讀、補經筵日講官,左春坊左諭德兼本院侍讀,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學士,教習庶吉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等職,參與編修過<孝宗實錄>、<武宗實錄>、<睿宗實錄>。董玘生於明成化十九年癸卯八月十七日,卒於嘉靖丙午年六月二十六日,壽六十九。贈禮部尙書,諡文簡,葬大善海螺山(隆佑山)。

董玘
出生 1487年
國籍 明代
職業 禮部尙書
知名作品孝宗實錄》、
武宗實錄》、
、《睿宗實錄

目錄

人物簡介

董玘自幼聰穎異常,號稱神童。正德年,受宦臣劉瑾排斥,一直未受到重用。嘉靖年間,曾出任會試考試官。官吏部左侍郎。父親去世,董玘沒有及時上報朝廷,行離位居喪之禮,受到御史的揭發,被削職為民,永不敘用。三年後才真相大白。董玘博學能文,文章寫得莊重典雅,深得西漢文人之精髓。他曾在家鄉東山之上建中峰書院。

嘉靖元年(1522)主持順天府鄉試,五年主會試。為文莊雅,得西漢之體。居鄉寡交,嘗講學東山,建中峰書院,四方從學者甚眾。晚年建宅於蕺山之麓。卒後,贈禮部尚書,諡文簡。著有《中峰文集》,唐荊川選刻行世。

人物生平

明弘治三年,8歲的董玘被他父親頤庵公從徽州黟縣送回漁家渡。頤庵公以進士出知黟縣,董玘出生於官署。相傳,董玘5歲喑啞不能語,6歲時被家人抱至泮宮,突指堂上匾額說出"明倫堂"三字,家人目瞪口呆。回家途中見一群幼兒玩羌桃環射遊戲,小董玘隨口吟詩:"形象如太極,剛柔內外分。劈開混沌殼,渾是一團仁。"眾人詫異,說此兒他日必為館閣之器!後來,孝宗皇帝聽說此事,召去金鑾殿一考,小董玘果然是"口無間言,面無懼色",讀文"琅琅上口,目無錯字"。由此朝野上下盡知會稽出了個神童。頤庵公怕讚譽之詞影響董玘成長,遂派人送回漁家渡讀書。回鄉船上遇某御史。御史聞其名,疑而考之,出了個對子上聯:"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小董玘脫口對出下聯:"丈量地畝,地長杖短短量長。"御史聽後驚訝不已,卻心有不甘,抬頭看到江邊的"望江樓",又出一上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樓千古。"小董玘略一沉思,朗聲答出下聯:"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如此妙聯,如此迅速應對,讓年過半百的御史佩服得五體投地!

董玘回漁家渡之後,爺爺居易公特地在村南石隴山深處造了間房子,專供其攻讀詩書。至10歲時,求學于山陰葉師授習《中庸》,未滿3個月即返家,言"從此無漏義矣!"每次登舟回家,常取書一部,閱畢一篇即投江中,師友怪之,董玘答稱:"吾胸中已瞭然,何事再閱而更留焉!"

弘治十八年乙丑,19歲的董玘舉會試第一,廷試賜一甲第二,授翰林院編修,孝宗皇帝特地給假歸娶。俗話說,人生兩大快事,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董玘兩者俱備,仕途無限光明。董玘迎娶的新婦是大名鼎鼎的理學家潘府的女兒。潘府,上虞五夫人,成化丁未進士,官居南京兵部主事。迎親之日,浙江的巡按監察御史、工部工差主事、布政司、按察使紹興府和蕭山、山陰、會稽等縣各級地方官員,全都親臨漁家渡為榜眼董玘賀喜。一時間,曹娥江畔,小舜江上,官船來來去去,猶如過江之鯽。兩岸鄉民喜聞漁家渡出了大官,奔走相告,無不歡呼雀躍!

董玘有近10年時間在石隴山度過,讀書十分勤奮。"閉戶讀書至雷震不聞,婢攜湯沐至並襪履而濯之,夜分咿嗯不倦,燈火燎巾幘略不自覺。"如此勤奮又加天資聰明,中榜眼授翰林院編修自是意料之中。不久,武宗登極,召修《孝宗實錄》,及至實錄成,又提升一級。當時太監劉瑾權擅天下,威福任情,與另七人號稱"八虎",而瑾尤狡狠。按照明朝官制推定,翰林並無言事之責,也不允許擅自奏章,議論朝野是非。但董玘目睹劉瑾等"八虎"奸惡,如放棄呼號、揭發之責,愧對自己良心,乃作出違例奏事的抉擇。次日上朝,挺身持疏數其罪惡,劉瑾怒極,即把董玘貶職成安縣知縣。由於董玘開了彈劾劉瑾的先例,不少正直之士也挺身而出,直聲震朝野。董玘謫成安知縣後,"勤政恤民,治行稱最"。劉瑾兄死,縉紳吊者如市,獨董玘不去,還撰《東遊記異》以諷之,表達了強烈的憤世嫉俗心理。不久劉瑾變亂,被梟首。董玘官復原職還翰林,歷任刑部福建司主事、吏部考功司主事,升侍讀,補經筵日講官、左春坊左諭德兼本院侍讀、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學士、教習庶吉士、吏部左侍郞兼翰林院學士等職,並參與編修過《孝宗實錄》、《武宗實錄》、《睿宗實錄》。董玘外甥戶科給事中汪應軫對娘舅的評價是:"公性耿介,與人寡合,居官廉慎,守法不為苟同,為學已精思實踐為主,葉博極群書而不輕著述,故論學必本先儒不為異說以惑世。詩文典雅不事斧削而自正,在史局侃侃持正筆削嚴而有體。侍講經筵竭誠正色,辨析經義務啟沃上心數。謝事歸鄉,閉門養晦,足跡不至官府。"清文學家俞長城在《董中峰傳稿》卷首題識雲:"成、弘二朝,會元皆能名世,文之富者,為守溪、鶴灘、中峰三家。守溪長於議論,鶴灘善於刻畫,故高古典碩,望之有色,聽之有聲;至於遊行理窟,自成大家,莫如中峰。中峰融會傳注,鑽研或問,理足則達,愈朴愈淡,而愈不可及;芒鞵破衲,中有仙骨,非識者不辨。故王、錢之文易讀,中峰之文難知。王、錢體正大,中峰格孤高。王、錢之後,衍於荊川,終明之世,號曰元燈。中峰以後,其傳遂絕。三百年來,未嘗有問津者。"

嘉靖丁酉年,董玘因為頤庵公和婁淑人相繼過世,丁憂回鄉。雖然嘉靖皇帝御札傳示吏部:"講臣玘侍朕最久,忠實可敬,朕每念之,今又丁憂,與他祭葬,該部記著服滿來說。"俟董玘丁憂期滿,但致仕不再返朝。一日董玘游東山,"步其上始見棟宇,相傳為謝太傅故址,今為寺者。四面阻山,林木蔽掩,又若不知其所出,故環奇絕特之……循東眺而下,得隙地三畝許,其前皆惡木蒙蘙莽塞道,蓋人跡所不至者。仰視其上有小峰焉。攀援而登,其後諸山左右環列,勢若城郭。而其中峰自遠而來,若斷若續若飛若舞,盤亘而下,於所謂小峰者又分而為二,則東西眺也。而此峰適當兩眺之中,予駭然異之。乃即隙地伐惡木去蓁莽,前指後書心舒目行忽焉,若飄浮上騰以臨雲氣萬山,面南重江東隘常所未睹,悠然互見以為踴躍奮迅出也!"董玘就在這他很滿意的東山之中峰,卜築"中峰書院",前立講堂,後為藏錦囊鄴架之閣,環植名花怪石古松於旁。大書法家、紹興知府洪珠從學於董玘,並書"中峰書院"四字。杭州岳廟的""精忠報國四字也是洪珠所書。董玘的門生、文壇盟主唐順之到書院遊覽,毛筆一提,洋洋大作《中峰書院記》流淌而出:蓋聞天地以其至靈之氣磅礴凝峙而為名山大川,而名山大川以天地之所磅礴凝峙者,鍾而為名公……會稽文玉少宰董公於吾稱碩交焉……"一時宗人之好學及四方之從游者數百人,學舍不足皆僦屋而居。東山腳下停滿了舟楫,落日斜輝中獨成一景。

人物軼事

嘉靖元年(1522),董圯主持應天府鄉試,後世名臣徐階前往南京應試,幾場試考下來,徐階自我感覺不錯。心想,這回該十拿九穩了吧,不料,意外發生了。

當時,鄉試和會試都是分房考試,這分房的名字今天還在用,只不過地點換了,以前是在考場,今天在監獄,都叫號房。分房考官叫做房師,也就是閱卷老師。

大概是徐階的文章不太合這位房師的口味,草草看過後,被他隨手扔在了落榜堆里。眼看着這份辛苦完成的考卷就要成為廢紙了。這時,碰巧主考官董圯巡視經過這裡,隨手撿起一張落選了的卷子,打上眼看了幾句,感覺有點意思,於是仔細讀了起來,讀完時董圯連聲稱讚,評語脫口而出:

"此人當為解元!"

他馬上叫來了閱卷老師,批評了幾句,但這位房師堅持自己的觀點,不錄取。雙方爭執不下,最後商議達成折中--此人中舉人第七名,不點解元。

對於這一切,事後徐階特意打聽到了,幸虧這位主考官有眼力,不然還得回家再熬上三年。後來董圯去世時,是徐階為他作的墓志銘,表示對他的知遇之恩

宏治、正德以降,隨着士大夫階層批判精神與理想主義情懷的弘揚,思想界與文學界沉寂的局面被打破。董玘在東山一邊著書講學,一邊享受山水之樂。松江華亭人徐階寫道:"闡良知之微言而發,明之以開示後學,教以躬行實踐之義,謂良知非良能不為用,蓋體用固無殊途也,然而先生當擁皋玩易茗熟香裊之餘,憑闌眺望琵琶洲畔,江流不舍,剡曲舟帆往來搖曳,誦昔人布帆掛秋風之句,先生其能無斯世之志,而終為深山之人也……"貴為三朝閣老的徐階是董玘的學生,嘉靖元年八月董玘主考應天府鄉試,取無錫人華錀為第一,拔徐階於廢卷之中,所以徐階對董玘有知遇之恩。徐階不負董玘期望,在明三朝中被譽為"名相"。正如徐階所言,董玘以經籍自娛,以道氣親人,登高眺遠,瀟然塵表。對客論事,上下古今,孜孜不倦。董玘門生、嘉靖八大才子中的李開先、趙時春、唐順之來過中峰書院,文學家藏書家茅坤來過,山陰徐渭也聽過董玘講學。有的典籍說董玘曾請他的老丈人潘府和王陽明講過學,有誤。

人的思想可以很堅強偉大,但肌體卻脆弱如雞卵,一不小心就會打碎。嘉靖二十二年十月,董玘不小心扭傷了腳,不能行走,後來又感到脾痛。3年後的六月二十六日,董玘壽終正寢,年64歲,旌贈禮部尚書,諡文簡,葬上浦大善隆佑山。董玘正室潘府之女,繼室永康副憲程公之女和吳江禮族錢公之女,都先董玘過世。程氏和錢氏均無育,只潘氏育有一子二女。子諱思近,號約山,娶工部侍郎石江公之女為妻。一生為嚴嵩所壓制,補宗人府經歷,後出知雲南尋甸府,病卒於任中。長女嫁河南提學副使陳束為妻。次女嫁新昌太學生何紳為妻。董玘的孫諱祖慶,號久所,系當時郡學三頂儒巾之一。久所公教子有方,長子懋史萬曆庚子舉於鄉,授縣學諭;次子懋策得家學真傳,精於易理,在紹興府蕺山之東,建院講學,名傳四方,學人比之"白鹿書院";季子懋中登萬曆癸丑進士,知武進縣,後遷寧國知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