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获得性
圖片來自丁香园社区

获得性亦称“习得性”。与“本能”相对。人或生物在后天生活中由学习得来的心理特性。如语言知识技能技巧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获得性与本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幼儿生来具有发音器官,能发出声音,这是本能,但说话非本能而属习性。儿童可能学会说汉语、日语、英语或其他语言,这是在不同的生活条件下获得的习性。

目录

网络解释

获得性亦称“习得性”。与“本能”相对。人或生物在后天生活中由学习得来的心理特性。如语言、知识、技能和技巧、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1]

人或生物在后天生活中由学习得来的心理特性,称“习得性”。习得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不能做好自我心理调整,长时间的产生高焦虑或其他消极情绪,在面临新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习得性厌恶是指个体在后天的成长中由于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加之自身脑的发育,发展出一种对特定事物的厌恶感,这种厌恶感不是先天就存在的,是习得而来的。[2]

简介

获得性能否遗传颇多争议。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及其后继者认为,父母的某些习性可以遗传给子女,代代如此,导致物种进化。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等则认为,习性不可能遗传,但能改变身体的某些结构,通过遗传素质来增进后代学习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