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滕·梅爾達爾
莫滕·梅爾達爾 |
莫滕·梅爾達爾Morten Peter Meldal,(1954年1月16日 - )出生於丹麥,是一名丹麥化學家。他最知名的是開發CuAAC-click反應,與瓦列里·V·弗金(Valery V. Fokin)和卡爾·巴里·沙普利斯同時獨立地完成。
1986年,在丹麥技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1996年,被任命為 丹麥技術大學和哥本哈根大學化學教授。
1998年以來,他一直領導嘉士伯實驗室化學系的合成小組,自1997年以來,他一直擔任固相有機化學和酶促反應中心(SPOCC)的負責人。
2019年,梅爾達爾共同創立Betamab Therapeutics ApS公司,該公司基於β-體的概念,即抗體的肽模擬物。然而,該公司在2021年再次倒閉。
2022年,因「在點擊化學與生物正交化學取得的成就」而與卡羅琳·貝爾托西(Carolyn R. Bertozzi)和卡爾·巴里·沙普利斯共享了諾貝爾化學獎。[1]
目录
點擊化學“王冠上的明珠”
梅爾達爾和卡爾·巴里·沙普利斯分別獨立報告了“銅催化的疊氮化物-炔烴環加成”反應,它被稱為點擊化學“王冠上的明珠”。[2]
梅爾達爾在用銅離子催化炔烴與酰鹵的反應時,發現炔烴與中間產物疊氮化物反應生成環狀結構的三唑。梅爾達爾看到了疊氮化物和炔烴發生反應的價值,他於2002年在一篇學術文章中表示,該反應可用於將許多不同分子結合在一起。同一年,沙普利斯也發表了用銅催化使疊氮化物和炔烴發生反應的論文,並將其描述為“完美的”點擊反應。[3]
反應容器中的意外之物
當銅離子加入後,疊氮化物和炔烴的反應變得極為高效。這種反應現在被廣泛應用,來以簡單的方式將分子連接在一起。
某一天梅爾達爾和同事進行了一種極為常規的反應。你不需要記住這一點,只要知道他們的目的是讓炔烴(alkyne)與酰鹵(acyl halide)反應。如果化學家添加一些銅離子,或許還有一小撮鈀作為催化劑,反應通常會很順利。但當梅爾達爾分析反應容器中發生了什麼時,他發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事實證明,炔烴與酰鹵分子錯誤的一端發生了反應。在另一端是一個稱為疊氮化物(azide)的化學基團(如上圖所示)。疊氮化物與炔烴一起形成環狀結構,即三唑(triazole)。[4]
經歷
梅爾達爾在丹麥理工大學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和博士學位;他的博士工作由克勞斯·博克(Klaus Bock)指導,主要研究寡醣的合成化學。[5]
1983年至1988年,在丹麥理工大學和哥本哈根大學擔任有機化學的獨立研究助理。
1985年至1986年,在劍橋大學進行博士後工作;他是醫學研究委員會中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助理。
1996年,他被任命為丹麥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1997年起,他擔任固相有機化學和酶促反應中心的負責人。
1998年起,他領導嘉士伯研究實驗室化學系的合成小組。
職業生涯
梅爾達爾在其職業生涯的初期開發幾種多肽合成的技術和儀器。他開發了用於多肽和有機合成儀器的多柱合成法,以及用於組裝大型分離混合庫。他首先提出用於多肽和蛋白質連接、聚合物和材料科學中的乙炔和疊氮化合物的(環加)方法。隨後梅爾達爾的研究小組證明這一反應與大多數官能基的化學反應是完全正交的。他們後來開發出固體支持物,促進固相肽和肽-有機化學與固體化學生物學和蛋白質化學的合併。
最近梅爾達爾開發出一種光學編碼技術,並持續專注於固體支持物上的有機化學和肽化學的合併。他設計一系列關於生成N-acyl iminium離子的新方法,這些化合物的組合庫已經生成,並在基於細胞的珠上篩選中篩選出活性G蛋白偶聯受體物質。
參考資料
- ↑ 兩名美國人和一名丹麥人共享諾貝爾化學獎
- ↑ 點擊化學“王冠上的明珠”
- ↑ 人民網 - 科普:點擊化學,如樂高玩具般結合分子構建模塊——解讀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
- ↑ 劍客王 - 2022 年諾貝爾化學獎已頒發,詳解該獎項歷史
- ↑ [莫滕·梅爾達(Morten P. Mel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