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花鼓戲,中國地方戲曲劇種,是全國地方戲曲中同名最多的劇種,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戲。湖北安徽江西河南陝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劇種。在眾多名為「花鼓戲」的地方戲曲劇種中,屬湖南花鼓戲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花鼓戲藝術便有較大發展,由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整理創作的《打銅鑼》、《補鍋》、《劉海砍樵》等劇目,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的喜愛。

2008年,花鼓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目錄

劇種簡介

花鼓戲,是全國地方戲曲中同名最多的劇種。其中雖屬「湖南花鼓戲」最為著名。但湖南花鼓戲卻是一個籠統的劇種概念,因為湖南花鼓戲根據流行地區的不同可細分為:長沙花鼓戲(益陽花鼓戲)、岳陽花鼓戲(臨湘花鼓戲)、衡州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永州花鼓戲(零陵花鼓戲)等六個流派。因此,嚴格來講「湖南花鼓戲」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地方劇種。通常所見到的湖南花鼓戲經典代表劇目如《劉海砍樵》、《打銅鑼》、《補鍋》等實為代表湖南花鼓戲的長沙花鼓戲中的劇目。但多數人並不能詳細清楚地了解這些概念,所以人們一般所說的湖南花鼓戲其實就是長沙花鼓戲。

長沙花鼓戲形成初期是以舊長沙府(今長沙縣)為中心,後逐漸向周邊縣市輻射,其不只流行於長沙,在省內流傳甚廣,相對而言其它五個流派無論是流傳範圍還是知名程度來都遠不及長沙花鼓戲。因此,長沙花鼓戲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湖南花鼓戲的代表。除岳陽花鼓戲之外,其它四個流派幾乎都只在其所處縣市或地區作代表性或象徵性傳承。除湖南花鼓戲之外,在湖北有荊州花鼓戲(湖北花鼓戲)、黃孝花鼓戲、東路花鼓戲,安徽的鳳陽花鼓戲,皖南花鼓戲,河南的豫南花鼓戲(光山花鼓戲),浙江的桐鄉花鼓戲、包山花鼓戲、平湖花鼓戲等同名的地方劇種。 [2]

歷史溯源

湖南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1818年(清嘉慶廿三年)刊行的《瀏陽縣誌》談及當地元宵節玩龍燈情況時說:「又以童子裝丑旦劇唱,金鼓喧闐,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說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地花鼓,最遲在清嘉慶年間已經形成。又據楊恩壽《坦園日記》1862年(清同治元年),楊恩壽在湖南永興觀看的「花鼓詞」(即花鼓戲)中,已有書生、書童、柳鶯、柳鶯婢四個角色,而且情節與表演都較生動,說明這時的花鼓戲不但已發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戲,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規模。從聲腔和劇目看,初期以民間小調和牌子曲演唱邊歌邊舞的生活小戲,如《打鳥》、《盤花》、《送表妹》、《看相》等。後來,「打鑼腔」與「川調」傳入,才逐漸出現故事性強的民間傳說題材劇目。打鑼腔主要劇目有《清風亭》、《蘆林會》、《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調主要劇目有《劉海戲蟾》、《鞭打蘆花》、《張光達上壽》、《趕子上路》等。這樣,便形成了藝術上比較完整的地方劇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花鼓戲藝術有較大發展,不但整理了如《劉海砍樵》、《打鳥》等傳統戲,而且創作了《雙送糧》、《姑嫂忙》、《三里灣》等不少現代戲。如《打銅鑼》、《補鍋》、《送貨路上》、《野鴨洲》等已攝製成影片。特別是唱遍大江南北,風靡海內外的湖南花鼓戲名劇《劉海砍樵》其膾炙人口的「比古調」唱段,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所喜愛。

聲腔特色

湖南花鼓戲的牌子,有走場牌子和鑼鼓牌子,源於湘南民歌,以小嗩吶、鑼鼓伴奏,活潑、輕快,適用於歌舞戲,是湘南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 小調。有民歌小調和絲弦小調之分,後者雖屬明、清時調小曲系統,但已地方化。各種形式的曲調,都具有粗獷、爽朗的特點。

表演特點花鼓戲的表演藝術樸實、明快、活潑,行當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誇張風趣,小旦開朗潑辣,小生風流灑脫。步法和身段比較豐富,長於扇子和手巾的運用,擁有表現農村生活的各種程式,諸如划船、挑擔、搗碓、砍柴、打鐵、打銃、磨豆腐、摸泥鰍、放風箏、捉蝴蝶等等。後期由於劇目的發展,表演藝術也有所豐富,如吸收了兄弟劇種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實了武功表演。

傳承意義

湖南花鼓戲蘊含了各個地方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吸收了各種民間藝術的精華,是地方傳統文化的一塊瑰寶。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對花鼓戲的傳承與發展,有助於更好地弘揚地方傳統文化,激發百姓的愛國熱情,凝聚建設和諧社會的精神動力。

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常德市鼎城區花鼓戲保護中心、湖北麻城東路花鼓戲劇院、淮北市杜集區大老周花鼓劇團、邵陽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隨州花鼓藝術劇院、宿州市埇橋區花鼓戲劇團、宣城市文化館、岳陽縣花鼓戲傳承研究所、衡陽衡州花鼓戲藝術有限責任公司獲得「花鼓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3]

相關視頻

湖南花鼓戲:益陽周春桃唱西湖調

[4]

花鼓戲—《韓湘子化齋》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