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日文:あくたがわ りゅうのすけ,英文:Ryunosuke Akutagawa,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生于东京市,原名新原龙之介。出生七个月后,母亲精神病发,在他10岁时身故。母亲发狂后,芥川被送到舅父芥川道章家中收养,12岁时过继为养子,改姓为芥川。号“澄江堂主人”,笔名“我鬼”。日本小说家。
- 毕生创作短篇小说,超过150篇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诡异。关注社会丑恶现象,很少直接评论,以冷峻文笔和简洁的语言来陈述,凸显其丑恶性。他的小说即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
- 代表作:《罗生门》、《竹林中》、《鼻子》。
- 日本大正时代短篇作家的代表人物,与夏目漱石、森鸥外两位文豪鼎足而立,为日本近代文学的三大家,被誉为“天才作家”,至今仍然对众多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1]
目录
生平
母亲精神病早逝
1892年3月1日,芥川龙之介生于东京,原名新原龙之介,父亲新原敏三在京桥以贩卖牛奶为生。他刚出生妈妈即患上精神病,他被舅舅芥川道章抚养大,十二岁时过继为养子,改姓为芥川。母亲的精神病与身亡终其一生影响芥川,使他深怕自己遗传了她的失常。这种恐惧直到他仰药自杀时仍深深困扰著他。芥川龙之介有两个姊姊,大姊出子于七岁时夭折,二姊久子嫁给葛卷义定,生下一男一女之后再改嫁西川丰,而于西川丰死后复归葛卷家。
芥川家,祖上世代是德川将军幕府的“奥坊主”(主要是管理幕府茶室与接待诸侯的工作),其家庭生活饶有江户文人风,家中对文学、演戏、美术有浓厚的兴趣。[2] 芥川龙之介,幼稚园时代曾梦想做海军将领,可是,九岁时却又想做画家,对艺术有著广泛的兴趣,也拥有绘画的才能。在他学生时代的笔记中,充满著打发时间用的涂鸦。从幼时,他的体质孱弱、神经过敏、常受惊悸,但,天资聪颖,凡能入手的书都手不释卷的阅读,在中小学时代喜读江户文学、《西游记》、《水浒传》等,也喜欢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森鸥外、泉镜花、幸田露伴的作品。对外国文学翻译都有涉猎,尤其喜欢的是法国文学,其中唯美而神秘的文风以及颓废浪漫的触觉非常符合芥川的喜好,日本作家中最喜欢的作品为志贺直哉的《留女》,外国作品中则为《约翰·克里斯朵夫》。
在那时,芥川已有强烈的厌世倾向,此后在他的作品中可见一斑。[3][4] [5]
高等小学和中学时期,芥川龙之介和朋友们热衷于创办传阅杂志,在其中一本杂志上,芥川发表了《我是狗》,一部模仿夏目漱石《我是猫》的戏谑之作。[1]1910年芥川18岁,免试检定入学东京第一高等 学校,就读英文科。同级生包括菊池宽、藤冈藏六、成濑正一、井川恭(后改姓恒藤)、松冈让、久米正雄等。[6]
大正文坛代表作家
1912年,芥川在廿二岁时就已完成了处女作《老年》,1913年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开始写作。1914年与久米正雄(くめまさお)、松冈譲(ゆずる)合力让《新思潮》第三次复刊,使文学新潮流进入文坛,同时1914年5月出版了《老年》及其译本,11月发表了《罗生门》,11月18日经由法文科的林原耕三的介绍与久米正雄一同出席夏目漱石的漱石山房木曜会(即周四会),成为夏目漱石门生。[6]
1916年2月,在第四次《新思潮》创刊号上,芥川发表的短篇小说《鼻子》收到了夏目漱石的褒奖。夏目致信与芥川说:“如此作品今后再写二三十篇看看,必将成为文坛少有的作家”,此后芥川便一跃成名。这段时间他也开始创作俳句。[2]
毕业后,1917年到1918年,芥川担任海军学校讲师和大阪每日新闻的雇员的同时,1917年10月《戏作三昧(げさくざんまい)’、1918年5月《地狱变》、9月《奉教人の死》、10月《枯野抄》等力作陆续出版,透过作品芥川展示了艺术表达自然主义和小市民现实的矛盾和对抗的艺术主义,大正文坛代表作家的地位至此而确立。
1918年他发表的《地狱变》,讲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残酷故事,崛川大公委托一位画师良秀画地狱,画师良秀描绘地狱栩栩如生只缺一角迟迟无法落笔,大公将画师女儿活活烧死在画师面前,最后画师终于画完了《地狱变》后上吊自杀,受人敬仰的崛川大公也死在了《地狱变》屏风面前,芥川藉画师与女儿等人的遭遇,反映了纯粹的艺术和无辜的底层人民受邪恶的统治者的摧残。[1][4][5][7]
1921年3月至1921年7月,他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的海外访问者,先后游览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芜湖、汉口、洞庭湖、长沙、郑州、洛阳、龙门、北京等地,从中国回国后健康状况显著下降。在任务的压力和自身压抑作用下,他怀疑和厌世态度逐渐增强。回到日本后发表《上海游记》(1921)和《江南游记》(1922)等。
1922年1月,他发表了《竹林中》、《众神的微笑》,面对日本民间文学作品,自关东大地震(1923年)之后,逐渐倾向于私人小说和心境情感小说的时代趋势,无产阶级文学与市民文学对峙,芥川逐渐意识到自我文学创作的僵局。
1923年1月菊池宽创办《文艺春秋》,芥川龙之介于创刊号刊载〈侏儒的话〉,之后持续连载至1925年11月。1925年,担任编辑耗费多时的《近代日本文艺读本》(全五集)由兴文社发行,却因版税及版权等问题遭到部分文坛人士抗议而困扰不已。[1][4][6]
之后,由于病情恶化,芥川龙之介常出现幻觉,当时的社会形式也右转,没有言论自由。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压抑,1927年3月发表《河童》,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作了尖锐的嘲讽,其整体风格阴暗诡异,给人以光怪陆离的实感。他在这部小说里塑造了两个平行的世界——人类的世界和河童的世界,重点则放在了河童的世界。河童与人类在社会、宗教、精神上的种种观念,时而相悖的离谱,时而又有著本质意义上的重合。
1926年4月,小穴隆一来访时向其表明自杀的念头。赴鹄沼疗养,但访客太多,无法充分休养生息。
1927年芥川龙之介继续写作随想集《侏儒的话》,作品短小精悍,每段只有一两句话,但意味深长。[1][4][5][6][8][9]
迷恋死亡、多次尝试自杀
芥川龙之介迷恋死亡,他曾经很多次的尝试自杀。1927年7月24日,在病痛、时局、家族债务(二姐家失火、姐夫犯伪罪证卧轨自杀,为其债务奔走导致身心俱疲),现实中的稿费纠纷,以及亲眼目睹自己的好友作家宇野浩二发疯的多重折磨下,他把自己两年多来的思考变成了实践,他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自杀身亡,据说,他枕旁放著《圣经》平静死亡。他给家人朋友留下遗书,此外还留下一篇《致旧友手记》:
“ | 自杀者,大抵如雷尼尔所描写的那样,不知道为何要自杀。这里面包含著复杂的动机,正如我们的行为所表明的那样。但是至少,我之所以自杀,仅仅因为茫然的不安,对我未来的茫然的不安……我有义务如实写下一切。我也将我对未来所感到的茫然不安予以剖析,那已尽可能表现于我所写的《某阿呆的一生》。 | ” |
— 芥川龙之介 |
日本研究者认为,他对自己未来写作才能的枯竭深感畏惧,他太执著与艺术家的人生。1927年10月,由芥川遗稿发表了《齿轮》、《某阿呆的一生》(《或阿呆の一生》)。[1][5][6][8][10][11]
某阿呆的一生
杨照评论:“《某阿呆的一生》是一篇非常现代的作品,关于道德、关于个人抉择,带有一定程度的芥川自传色彩。芥川在这个短篇里写出了人性在意识当中对自己的折磨──你在生活里不见得会碰上这么麻烦、恐怖、让人困惑的事,但你知道它在那里,而你不见得永远躲得掉。”“读过《某阿呆的一生》之后,再回头读芥川的作品,发现它们全都不一样了。”[12]
芥川的自杀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报导,震惊了文学和知识分子,这一事件标志著一个时代的转折点。芥川龙之介作为大正文学的代表作家,他在艺术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发展,透过艺术实现了现代自我的整体性,以现代短篇小说对西方小说的广泛融合的短篇小说家,在现代文学史上值得一提。[4]
关于芥川的自杀的原因有诸多猜测,除了因为肉体的孱弱,精神衰弱,也是令人费解的谜,也许,他的艺术良心太透彻,太执著于艺术家的人生。芥川龙之介曾说:[13]
“ | 最可怕的是停滞。不,在艺术之境里是没有停滞的。不进步就必然是退步。当艺术家退步时,常开始一种自动作品,那就意味著,永远写同样的作品。 | ” |
— 芥川龙之介 |
也或许是情感的纠结,芥川龙之介痛苦的坦白展现在他的手稿《齿轮》。 “我一定是一个因犯罪而陷入地狱的人。” “我相信我有罪过。”熟悉佐佐川的小穴隆一推测这是《狂人の娘》的纠缠引起的,菊池宽则怀疑:“由于经济问题?”
芥川的一生,艺术至上是他的信念,教养与良善的天性使得他难以舍弃道德、责任,最终他选择殉身艺术,如同《地狱变》中同样殉身艺术的画家良秀。 芥川龙之介的创作生涯只有十馀年,却在他辞世近百年后依然脍炙人口,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10][14]
经济状况
芥川龙之介的经济状况一直不算太好。东京大学就读期间,生父家和养父家事业失败,家庭的生活重担过早地落在他的肩上。曾有过需预支稿费才能维持生计的时期。再加上姐姐家因失火倾家荡产,姐夫随后自杀身亡的事件,他又背负起姐夫留下的高利贷债务。[2]
婚姻感情
1914年,22岁的芥川龙之介开始与初恋情人吉田弥生通信透露爱慕之意。隔年向养父母芥川家提出与吉田弥生结婚的打算,但因女方家庭“非士族”、吉田弥生“非婚生女”而遭到强烈反对。因此而认为世上所有的爱都包含了“利己主义”,对人性感到悲观。 1916年12月,与冢本文完成结婚协议,双方约定待其自迹见女学校毕业随即完婚。 1917年,频频与冢本文通信表达爱意,也透露出对婚后生活“炉边幸福”的憧憬与渴望。1918年2月与冢本文完婚。[6]
芥川龙之介除了初恋情人吉田弥生以及妻子文子之外,还有四名情人,分别是《月光の女》,《狂人の娘》、《越し人》、《氰酸钾之女》“青酸カリの女”,芥川没有写女人的名字,只用上面的绰号称呼她们。 《月光の女》有七年的恋爱关系,她似乎是龙之辅的挚爱。他从未揭露对方的身份或个性,他在酒店楼梯上与之偶然碰面,芥川与夫人文子结婚三年后一直与这个女人保持密切联系,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前。《越し人》是松村峰子(Mineko)爱尔兰文学的歌手和翻译。
《氰酸钾之女》是经过妻子文子的同学,经介绍而担任芥川秘书的平松麻素子。平松麻素子曾给芥川一瓶氰化钾,故而又被称为“氰化钾之女”。根据芥川的描述,他对平松麻素子“只有好感,没有感觉过恋爱”、“连一根手指也没碰过”。
《狂人の娘》是芥川在1919年6月认识的有夫之妇的和歌作家秀茂子。从此,被芥川昵称作“愁人”的秀茂子,就像顽强的猎人般,紧紧追捕猎物芥川,芥川因她的“动物性本能”饱受煎熬不得喘息,大正十年芥川前往中国旅行,总算能暂时摆脱她,但回国后又遭受到她的纠缠。
《越し人》,是片山广子,笔名松村峰子,和歌作家、翻译家,是外交官吉田次郎的长女、银行理事片山贞次郎之妻。芥川在《某阿呆的一生》的‘三十七过路人’中,称她为“才能上足以与自己匹敌的女性“,是个十分有才学的女性。芥川曾为她作过《越人》、《相闻》等抒情诗。片山广子担任海军学院的讲师时结识了芥川,因为片山已婚的身份,芥川对她大多仅有仰慕,并无特殊关系。[2][14][15]
纪念
- 1935年,芥川龙之介自杀去世8年后,他的毕生好友‘文芸春秋’创刊者菊池寛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新人奖“芥川奖”(芥川龙之介赏),现已成为日本最重要文学奖之一,与“直木奖”(直木赏)齐名。
- 1950年,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Akira Kurosawa),将芥川的作品《竹林中》与《罗生门》合而为一,改编为电影《罗生门》,在国际上获得多个大奖,使日本电影走向世界。因此电影,“罗生门”从此成为“对于扑朔迷离的、各方说法不一的事件的代名词”。
- 1977年7月,小穴隆一集结芥川龙之介的诸多作品装订成册,出版‘芥川龙之介文学馆’,于太平洋战争期间被烧毁,之后经现代文学博物馆复刻以‘芥川文库’的形式收藏。[4]
- 每年的7月24日,日本文坛都会举行“河童忌”以示追思。[13]
风格
芥川龙之介作品风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主题风格。芥川龙之介的作平品大多数是以短篇小说为主,从历史题材这一方面开始著手的,然后才转向于明治文明开化题材。在后期的时候则转向于写现实题材。
- 怀疑主义。芥川龙之介本身的怀疑主义色彩,他的作品中,渗透著强烈怀疑主义态度。在小说中,呈现了他对宗教、死亡、人性矛盾和分裂的态度,充分体现怀疑主义的倾向。
- 宗教题材。作品之中,关于基督教题材是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分类,可以看出,芥川龙之介有一定的基督教文化情结的。
- 利己主义。不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他都在作品中展露了他对利己主义的披露,以及揭露利己主义是现实丑感的发源,也是人性丑恶的体现。
- 死亡意识。死亡与芥川龙之介的创作存在密切的联系,从小就目睹母亲去世经历,激发了他对人对己的悲剧处境的认识,通过小说的形式展现在读者的面前。[16]
人性丑陋的剖析
从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到《竹林中》这两篇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中,我们看到人世间“魑魅魍魉”的的丑恶,以及那种想要隐瞒人心深处的丑陋面目的复杂的人性。我们每个人可能是《竹林中》自说自话的人物,通过自己的话语掩藏自己的内心深处的不为人知的一面,这就是在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和《竹林中》揭露出的人性丑恶。
芥川的作品之中所要彰显的人性的复杂性:从《罗生门》的老妪到家仆,每个人活著都是不容易的,老妪为了活下来拔死人的头发来卖给做假发者,家仆为了活下来扒掉老妪的衣服卖钱。这样子的看似荒唐的循环带给我们的是人性的思考,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究竟是复杂还是单纯?[17]
评价
- 1916年2月在《新思潮》发表《鼻子》后,芥川收到夏目漱石信件的褒奖:
“ | 觉得你的东西非常有意思。沉稳,不戏耍,自然而然的可笑劲儿从容而出,有上品之趣。而且材料显然非常新。文章得要领,尽善尽美。这样令人敬服的东西今后写二、三十篇,将成为文坛上无与伦比的作家。然而以〈鼻子〉的高度恐怕很多人看不到,看到也都置之不理罢,别在乎这种事,大步往前走。不把群集放在眼里是身体的良药。 | ” |
— [18] 夏目漱石评芥川龙之介《鼻子》 |
- 1916年7月芥川发表《芋粥》时,夏目漱石亦给予好评:
“ | 技巧前后相连贯,非常杰出。对谁来说都不丢脸。 | ” |
— [2][19]夏目漱石评芥川龙之介《芋粥》 |
主要著作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1.5 芥川龙之介日:知《罗生门》而不知其创作人. 每日头条. 2018-07-24 [2019-11-30] (中文).
- ↑ 2.0 2.1 2.2 2.3 2.4 文炼neta整理-- 芥川龙之介. 文豪与炼金术师 Neta屋. [2019-12-01] (中文).
- ↑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我对世界有漠然的不安. HK01 . 2019-02-28 [2019-11-24] (中文).
- ↑ 4.0 4.1 4.2 4.3 4.4 4.5 芥川龙之介. 朝日新闻Digital . [2019-11-30] (日语).
- ↑ 5.0 5.1 5.2 5.3 芥川龙之介短篇选粹. pchome . 2019-02-28 [2019-11-30] (中文).
- ↑ 6.0 6.1 6.2 6.3 6.4 6.5 6.6 芥川龙之介著 郑清文译. 遗书/联合文学第335期 2012年9月号 (PDF). 联合文学. [2019-12-01] (中文).
- ↑ 鬼才作家的结局,芥川龙之介所写故事的魅力. 每日头条. 2018-09-22 [2019-11-30] (中文).
- ↑ 8.0 8.1 芥川龙之介作品集. 龙腾世纪书库. [2019-11-30] (中文).
- ↑ 芥川龙之介之死. 每日头条. 2016-12-27 [2019-12-01] (中文).
- ↑ 10.0 10.1 龙之介文学. 每日头条. 2018-02-18 [2019-12-01] (中文).
- ↑ 与郭德纲相反,夏目漱石成就徒弟,一起撑起日本文学半壁江山. 每日头条. 2016-09-06 [2019-12-01] (中文).
- ↑ 没有别人能写出这样的故事──杨照谈芥川龙之介. 阅读最前线. 2015=-04-02 [2019-12-01] (中文).
- ↑ 13.0 13.1 地狱变 芥川龙之介的经典作品. 舒读. [2019-12-03] (中文).
- ↑ 14.0 14.1 或阿呆の自杀. 死ねまで生きよう. [2019-12-04] (日语).
- ↑ 死に様・生き様:芥川龙之介. NPO家族葬の会. [2019-12-04] (日语).
- ↑ 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 每日头条. 2016-12-09 [2019-11-30] (中文).
- ↑ 从《罗生门》到《竹林中》看到人性的复杂. 每日头条. 2017-12-07 [2019-12-01] (中文).
- ↑ 18.0 18.1 李长声. 芥川龙之介专辑/芥川不语似无愁. [2019-12-04] (中文).
- ↑ 19.0 19.1 【自由副刊】林水福/芥川龙之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自由时报. 2016-04-02 [2019-12-0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