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艾思奇(1910年-1966年3月22日),原名李生萱,蒙古族,云南腾冲人。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被亲切地称为“人民的哲学家”。[1]他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写得一手好诗。

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哲学家“艾思奇”的名字是从英文“SH”(其英文转写Sheng Hsuen)得到灵感,并成为自己的笔名。又一说艾思奇是“爱(马克)思(伊里)奇(列宁)”的缩写。

祖先为成吉思汗麾下驻守腾冲的将领。

据李氏家谱记载,其先祖名叫里黑斯波。据王丹一(艾思奇妻子)介绍,里黑斯波是成吉思汗大军南下时的一名将领,奉命驻守腾冲安寨,到艾思奇这辈已是第18代后裔。

目录

毕生捍卫唯物主义

艾思奇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宣传、研究。

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阐释,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艺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且作了一个重大贡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生平

1925年,艾思奇考入云南省立一中,读书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与聂耳结为好友。后随父母离开腾冲随定居昆明,早年留学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回国。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等机关单位任教。

1944年7月,与王丹一结婚。

1959年,历任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长期从事马列主义哲学的宣传教育工作。

1966年3月,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享年56岁。

中国理论领域的忠诚战士

艾思奇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被认为是毛泽东的御用哲学家。

毛泽东评价他为“中国的理论领域的忠诚战士”[2]

“艾思奇思想”的研究

艾思奇去世后,王丹一帮忙从事“艾思奇思想”的研究。

五十年内相继主持出版了《艾思奇文集》两卷本、560万字的《艾思奇全书》八卷本等一系列著作。

2016年7月19日,王丹一去世。告别仪式给予高规格:李鹏、朱镕基、温家宝三任前总理、在任七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等,均赠送了花圈。

艾思奇纪念馆

艾思奇故居位于和顺乡水碓村,为砖石楸木结构,中西合璧的四合院。有串楼通栏,雕花格扇,西式小阳台,显得古朴典雅。馆内展览了艾思奇的很多图片和手稿。

“艾思奇纪念馆”是腾冲有名的一个景点,在大门头悬有“艾思奇纪念馆”匾额,在西楼和厅楼上陈列着艾思奇的生平事迹。[3]

著作

《大众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纲要》

《哲学与生活》

《实践与理论》

曾参与主编《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

故居

艾思奇故居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