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症
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症(英语: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Infection, EHEC Infection)大肠杆菌(E. coli)其血清型主要为O157:H7所导致的腹泻可能由轻微的未出血到血便现象。10岁以下之小孩及老年人引起之血便腹泻,甚至引起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及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症(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及其他合并症。
目录
疾病概述
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症的病史,自西元1982年在美国爆发出血性结肠炎之后,这类型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E. coli)就已被确认,其血清型主要为O157:H7,所导致的腹泻可能由轻微的未出血到血便现象,而血便中一般无白血球的存在。常在约10岁以下之小孩及老年人引起之血便腹泻,其中5.0~10.0%之此类病人会引起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及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症(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及其他合并症。这类细菌会产生细胞毒素,称为类志贺氏毒素(Shiga-like toxins)I和II(此系由于其与S. dysenteriae之毒素类似),又称verotoxins 1和2,产生毒素的基因系经由噬菌体带入大肠杆菌中。此菌也具有特异的纤毛(fimbria),可以附著于肠粘膜上。可由O157型大肠杆菌在MacConkey-sorbitol培养基中无法发酵山梨醇(sorbitol),以及其具有类志贺氏毒素之特性,或借由血清型别之鉴定,或以DNA探针来证实其具有毒素基因或毒性质体等方法来加以确定。大多数病人没有发烧症状之现象,是这种疾病可以与杆菌性痢疾、肠道侵入性大肠杆菌或Campylobacter等菌种所引起的下痢区分之处。
致病原
从霍乱病原分离出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E. coli)之血清分型主要依据二种抗原:O抗原,又称表面抗原(Somatic Ag);H抗原,又称鞭毛抗原(Flagellar Ag)。目前已知之STEC血清型约100多种,较常发生的致病原因菌主要为大肠杆菌O157:H7或O157:NM,其他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如O26、O45、O111、O103、O104、O121及O145等亦可能造成相同症状的疾病。其属名埃希氏菌(Escherichia)来源于其发现者特奥多尔·埃舍里希。1885年当埃舍里希尝试找出霍乱病原时,他分离出大肠杆菌,并将其最初命名为Bacterium coli commune。
大肠杆菌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部分的大肠杆菌不会致病,但有些血清型会造成严重的食物中毒或食物污染。无害的菌株是人体肠道中正常菌丛的一部份,会制造维他命K、防止肠道中其他致病菌的生长,对人体有益。大肠杆菌经常透过粪便排放而散布到环境中,它们会在新鲜的粪便且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大量孳生约3天,之后菌数就会下降。
粪口传染为主要传播途径
大肠杆菌和其他兼性厌氧性细菌组成了0.1%的肠道微生物,而粪口传染是致病菌株的主要传染途径。它可以在人体外存活一段时间,因此成为环境卫生检测中的微生物指标之一。大肠杆菌是肠杆菌科的一员,经常作为细菌的模式生物广泛用于科学研究。
大肠杆菌是现代生物学中研究最多的一种细菌,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其基因组序列已全部测出。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大肠杆菌得出的结论可用于其它生物的研究。此外,在生物工程中,大肠杆菌被广泛用于基因复制和表达的宿主。
生活史
每个人每天平均从粪便中排出1011到1013个大肠杆菌。各种粪便细菌和类似的生活在土壤或植物降解物中的细菌(最常见的是产气肠杆菌,学名Enterobacter aerogenes)一起被归为“大肠杆菌群”(coliform)。大肠杆菌群不形成内孢子,可在胆盐存在下生长,革兰氏阳性菌则否,该菌群可以利用乳糖并产气,这个特性可以用来当概略性菌群的判定基础,因为大肠杆菌群容易培养,而且容易跟其他菌分辨,所以是理想的指标菌,除非有特别的异形菌存在增加鉴定的困难度外,异常的乳糖发酵代表卫生可能有问题。
在水净化和污水处理领域,因大肠杆菌在粪便中数量极多,故常用为检查水源是否被粪便污染的标志,其测量标准为大肠菌群指数。此外大肠杆菌多数情况下无害,不会从实验室“逃脱”而伤害人类。利用大肠杆菌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物也可能产生误导性的结论,因为其它环境如造纸厂中,大肠杆菌也可大量存在。
流行病学
目前感染情形以北美洲、欧洲、南非、日本、南美洲的南部及澳洲都曾有O157型大肠杆菌群聚或病例报告。在美国曾发生因汉堡烹调不当而爆发流行,甚至导致死亡;另有多次的流行是由未经灭菌的牛奶所造成,甚至还有些流行是以被牛粪污染的苹果制成的果汁所造成。台湾曾于2001年8月间,首次发现1例确定病例(系美籍华人,经调查其感染源并无法排除其于侨居地感染之可能性)。欧洲地区于2011年5月至6月期间,发生大规模O104型大肠杆菌感染事件,大多数病例均具有德国旅游史,经调查可能为受污染豆芽所引起之流行疫情事件[1]。
传染窝
反刍类动物如牛、羊是EHEC主要的来源,而人类亦可为传染窝。人可经由接触受感染的动物、食入受感染食物或饮水,或与患者直接接触而感染,只需数十至数百个菌体即可致病。而本次欧洲地区发生大规模O104型大肠杆菌感染事件,系食用遭受污染之生菜类食品所导致。
传染方式
人可经由接触受感染的动物、食入受感染食物或饮水,或与患者直接接触而感染,只需数十至数百个菌体即可致病。主要是发生于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常因烹煮不当的牛肉(特别是绞肉)、生牛奶或遭受污染之生菜类食品。另外也可以直接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如发生于家庭中、幼儿照护中心(托儿所、幼稚园等)或拘留所等处。亦可经由受污染之水源(如未经消毒之饮用水、游泳池水)引起传染。
潜伏期及可传染期
潜伏期:2~10天,通常为3~4天。传染期:成人为1周以内;约有三分之一的小孩,其可传染期长达3周左右。
感受性及抵抗力
很少量的细菌即会造成感染,感染与并发症好发于年幼及高龄者。5岁以下的幼儿是发生溶血性尿毒症候群的高危险群。大约10%病患会并发溶血性尿毒症,死亡率约为3%至5%。然而一般无害的大肠杆菌在以下情况下也会导致疾病:
使用了被污染的肉类
当细菌离开肠道进入泌尿道可以导致感染,由于性交会导致细菌进入膀胱,有时被称作“蜜月膀胱炎”。尿路感染尽管对女性更为普遍,但两性都可能发生。老年中发病男女比例大体相同。因为细菌总是通过尿道进入泌尿系统,厕所的不卫生会升高感染机率,但其它因素也很重要(如女性怀孕,男性前列腺肥大),还有一些原因不明。当细菌由于如溃疡等导致的穿孔进入腹腔,通常会导致致命性的腹膜炎感染。然而,大肠杆菌对一些抗生素,如链霉素非常敏感,一般情况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大肠杆菌的某些株具有毒性(其中一些类似导致痢疾的毒素),可以导致食物中毒,这通常是因为使用了被污染的肉类(通常是屠宰过程或储藏贩卖过程中的污染所致,加上食物未完全煮熟无法杀死细菌)。
儿童、老人和免疫缺失病人可致命
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相差很多,尤其对儿童、老人和免疫缺失病人可以是致命的,但通常是温和的。大肠杆菌的内毒素可能对热稳定或不稳定。后者的结构和功能与霍乱毒素相当接近,全毒素包含一个A亚基和五个B亚基。B亚基起黏附作用,使毒素进入肠道细胞,而A亚基断裂出来,使得细胞脱水引起腹泻。 大肠杆菌的一个株是具有某些能和其它株区分开的特征的族群。不同的大肠杆菌菌株生活在不同动物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其判断粪便来源于人或者鸟类等。通过突变,新的大肠杆菌菌株不断出现,其中一些可能对宿主动物造成损害。尽管对于大多数健康成年人,这样的菌株可能只引起一场腹泻,或者根本没有症状,但对于幼儿、大病初愈的人或者进行某些药物治疗的人来说,陌生的菌株可能引起严重疾病甚至死亡。大肠杆菌O157:H7就是一个毒性很强的菌株。
防疫措施
预防方法
1、一般人之预防方法:
(1)加热处理:该菌于75℃加热1分钟以上即可被杀死,故调理时应充分加热(如:调理绞肉其中心部分必须加热至所有粉红色部分消失为止)。
(2)避免食用生乳;生菜类食物亦有传播风险,前往卫生条件较差或疫情发生地区应避免食用生菜。
(3)冷藏保存:食品调理后,尽速食用,否则置于冰箱中保存。
(4)饮用水之卫生:注意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如加氯消毒或其他消毒剂的处理),尤其是使用井水或储水槽时,更须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5)器具之清洗:处理食品时,砧板、菜刀及容器等用具应充分洗净,以防二次污染。
(6)手部之洗净:处理食品之前,手部要清洗并保持洁净。
2、最容易发生E. coli O157:H7中毒的牛肉之预防法:
(1)动物屠宰前必须清洗干净,以防止动物剥皮时污染屠体。
(2)屠宰场地面应尽可能保持清洁,以防止污染屠体,降低中毒事件发生。
(3)动物屠宰后,要用清水洗去屠体外表残留的骨屑、血液或其他污染物质。
(4)分切室必须保持干净卫生,除把温度降低外,常用清水(82℃以上)、杀菌剂或清洁液清洗分切板、加工设备及刀具。
(5)加工厂每天中午要固定清洗所有分切板、输送带;于上、下午之休息时间,员工要把分切板冲洗并换面使用,以减少污染源。
(6)教育消费者及餐厅员工务必把汉堡肉煎熟,其中心温度须达75℃以上。如果没有温度计,可用肉眼观察,如达上述温度,汉堡肉中心呈灰色或褐色,但有时会呈粉红色,汁液很澄清。
(7)煎熟之汉堡肉勿再接触到盛装生汉堡之容器或用具。
病人、接触者及周遭环境之处理
病例通报
A、通报定义:具有下列任一个条件者
- 出现肠胃道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出血性腹泻、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或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症(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等。
- 经医院自行检验,临床检体(粪便或肛门拭子)分离并鉴定出产类志贺毒素(Shiga-like toxin)之E. coli。
B、通报时限:24小时内通报。
隔离
- (1)病患如采住院治疗,其住院期间,应采接触隔离,并加强个人卫生,厕所应提供充足之卫生纸,如厕后一定要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避免污染环境及把手;病患如有照顾者,协助处理粪便(或尿液)时,亦应教导于处理后必须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
- (2)病患如能做好个人卫生,并避免排泄物污染环境,即无使用传染病防治法第44条、第45条施行隔离之必要;病患如无法维持个人卫生,有污染环境及传染他人之虞,必要时,地方主管机关得依传染病防治法第44条、第45条及“法定传染病病患隔离治疗及重新鉴定隔离治疗作业流程”,对病患施行隔离治疗。所开立之“传染病隔离治疗通知书”及“传染病隔离治疗解除通知书”应上传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传染病个案通报系统”,俾利后续审查。
- (3)确定病例应于腹泻症状缓解且无抗生素使用48小时后采检,连续采检2次,每次间隔24小时以上,第一次采检时间不得早于发病日期后一周,2次检验结果均为阴性始可解除列管。
- (4)在连续2次检验粪便检体或直肠拭子皆呈阴性前,患者不得从事食品业、照顾病人及教保育工作。
消毒
- (1)原则上患者使用的厕所及洗脸台,患者排便后曾接触过的地方均须消毒(如门把等)。
- (2)患者所使用之睡衣、床单、衬衣等制品,须用家用漂白水浸泡后再清洗;碗盘则以洗碗精及自来水洗净。
- (3)洗澡注意事项:患者应避免与婴幼儿使用同一缸水洗澡,浴缸中的水亦应每日更换。
- (4)家中有尚未痊愈之病人时,其病程进行期间,任何蔬菜等食品均须充分加热处理过,烹调好之食物切勿用手直接取用或触摸;在调理其他一般食品时,亦应洗净双手及调理器具;接触过生肉的器具如砧板、菜刀、碗盘等,须用热水消毒及洗手;因只要加热75℃维持1分钟即可杀死该菌,故食物须充分加热煮熟,烹调后立即食用。
检疫
非例行性检疫项目。
接触者处理
- (1)发生出血性腹泻时,应立即接受医师诊治,并确实遵照医嘱,尤其是婴幼儿及抵抗力较差的老人更不可大意。
- (2)确实洗手。
- (3)预防人与人间交互感染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洗手,排便后、用餐前、照顾过腹泻之病患后,皆须用自来水及肥皂洗手;接触过患者粪便后更须确实洗手,并以酒精消毒;而患者本身在排便后,同样须洗手及消毒。
- (4)处理患者粪便时,须戴橡皮手套;皮肤可能接触到患者粪便时,须先用肥皂水或70.0%的酒精清洗消毒,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接触者及感染源调查
- (1)对接触者、家属或有疑似症状者进行调查及采集检体检验,加强卫生教育以避免感染。
- (2)为追踪感染源之目的时,所有疑似感染来源(例如厨工或看护等),不论有无疑似症状均应予采样检验。
治疗病患时注意事项
- (1)以支持疗法为主,并给予等张静脉输液补充和维持体内足够水分,以提供肾脏的保护力。当患者出现腹泻症状时,须给予支持性治疗及补充水分。对脱水或呕吐、腹痛等不能进食之患者,给予静脉输液。
- (2)不建议使用肠蠕动抑制剂(antimotility)来治疗病人,因会延长肠道内容物留滞时间,可能会助长人体吸收毒素而增加发生合并症的机会。另外也不建议使用麻醉药品(narcotic opioid)或非类固醇抗发炎剂(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 (3)抗生素的使用未必有益,有些报告甚至认为某些抗生素的使用会使溶血性尿毒症候群发生的机率增加。
- (4)治疗中,须密集监测血球、肾功能与电解质等变化,以及注意病患是否有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US)的征状或合并心肺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并发症。
动态追踪
本土案例大学生染病狂泻20天
卫福部疾管署2019年5月9日公布国内首例本土“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症”个案,是一名20多岁男大生感染大肠杆菌O104,狂拉肚子20天。的感染来源究竟是什么,目前卫生单位仍在调查当中。疾管署指出,由于该男大生感染型与日前“家福SAINT FELICIEN牛起司”疑似受大肠杆菌O26污染型别不同,因此已排除遭该产品感染可能性。
“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初期出现水泻、腹痛,病情恶化后出现严重腹泻及血便,疾管署副署长庄人祥表示,该男大生于今年4月确诊,起初是因与同居女友2人引起自居腹泻群聚,送医后两人都验出诺罗病毒,但男大生额外验出感染出血性大肠杆菌,所幸男大生只出现有腹泻、呕吐及全身酸痛,没有血便等严重症状。庄人祥表示,卫生单位已进一步采集同住者、共食者及厨工共35名的粪便检体,都没有找出病原;另也采集男大生发病前于餐厅、烧烤店及夜市吃过的牛肉、生蚝、虾子及蛤蜊等34件食品检体,都无法确认其感染来源,卫生单位将继续追查感染源,监测迄今无新增个案。
“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为第二类传染病,我国监测迄今,除今日公布的男大生外,仅于2001年8月确诊1例外籍男童,经调查感染源不排除于侨居地感染。大肠杆菌血清型约100多种,以大肠杆菌O157最常见,主要感染途径是接触受感染动物、食入污染食物、饮水或与患者直接接触。庄人祥提醒,“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潜伏期约2至8天,严重者成人会有肾衰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症;小孩则有1成机率发生溶血性尿毒症候群,严重者可能导致长期洗肾,甚至有5%致死率。呼吁民众如已购买法国产制疑受大肠杆菌污染牛起司且尚未食用完毕,应停止食用;已食用者若发生身体不适,应尽速就医。
另外,前往法国旅游或商务活动,要注意饮食及饮水安全,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经灭菌处理的乳品、果汁;用餐前、上完厕所或接触动物后,应使用肥皂澈底洗手,降低感染风险。返国后如有疑似症状,应尽速就医,并告知医师旅游史及饮食史[2]。
大流行之措施
- 1、对于任何急性血便腹泻案例,即使尚未鉴定出致病原时,都应立即报告卫生单位。
- 2、调查可能的传染媒介物(如食物和水),并且评估人和人之间传播的可能性,并利用流行病学调查之结果来订定控制流行的方法。
- 3、国内疫情发生时,由疾病管制单位提供病例资料给食品卫生单位,以利其追踪可疑的食品来源。在大规模共同感染源之食因性突发流行事件中,如能立即的反应且收回可疑的食物,常可阻止疫情的扩散。
- 4、如果怀疑疫情系因水污染所引起时,民众日常用水应予加氯消毒,否则不可使用该水源,并宣导民众将水煮沸后再饮用。
- 5、如果是与游泳活动有关的流行事件,应立即关闭可疑之游泳场所,直到能提供有效之加氯消毒措施或适当的卫生设备,足以使泳池及水源无受排泄物污染之虞为止。
- 6、如果可能是由牛奶所引起之流行时,应将牛奶彻底灭菌或煮沸。
- 7、加强对民众宣导有关饭前、排便后洗手的观念及其重要性,必要时并提供洗手肥皂及个人用纸巾。
- 8、不建议以抗生素做预防性投药。
视频
参考资料
- ↑ 疾病介绍-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症卫福部疾管署
- ↑ 首例本土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症 20岁男大生狂拉20天联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