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臘八節(侯文​​君)

臘八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臘八節》中國當代作家侯文君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臘八節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佛成道節或成道會。十二月何謂臘月?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後來才逐漸定型為臘月初八為臘八節。含義一是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二是祭祀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三是活動來源於古代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儺。古代臘月最為農閒,無事可做的人們便出去打獵。所獵的獵、臘、蠟相似,所獵之肉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而祭祀活動多在此月,便被稱為臘月了。而祭祀的日子就是臘日,這才有了臘八日之說。

怎麼成為節呢?還跟佛祖有一定關聯。佛教創始人也就是後來的佛祖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的王子。他憐憫眾生的生老病死,又不滿神權的殘暴統治,就捨棄王位,出家修道了。苦行六年,終在臘月八日,他自己則餓得骨瘦如柴,時值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終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為紀念他,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而南北朝時,我國佛教盛行,皇家才由佛祖成道紀念日,正式確定臘月初八為臘八節。 我國起源傳說多種,道家的傳說則是教育後輩要勤儉持家。早先,有戶農家,老頭勤快,夙興夜寐,精耕細作,幾畝農田年年五穀豐登。老婆勤儉,院內瓜棚遮天,園菜鋪地,精打細算,吃穿不愁。老倆口還心地善良,常常接濟人家,也就眾口皆碑。

其子雖說身強力壯,但跟懶得出奇,游三打四,除了飯來張口就是衣來伸手。兒子娶了媳婦,也是好吃懶做,橫草不拿,倒了油瓶也不扶。老婆滿頭白髮了,自知土埋脖子,就說媳婦:「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要想日子過得好,勤儉是個寶。」兒媳卻置若罔聞。

老倆口身患重病臥床不起了,就囑咐小兩口:「要想日子過的富,雞叫三遍離床鋪。男當勤耕作,女應多織布...」言訖而終。

小倆口看看囤糧缸米、櫃棉箱衣,就都說:「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曬日頭。」「夏有單衣冬有棉,何必紡織到日偏。」早把老人遺囑忘到腦後。年復一年,家裡田地變荒園,缺米又缺鹽,少衣又少襪。後來小倆口斷頓了,全憑鄉鄰接濟度日。三九臘月,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死叫花。」小倆口屋裡沒火,身上衣單,肚裡沒食,蜷縮在涼炕席上篩糠。可四隻眼睛還搜尋到炕縫、地縫或牆壁里,有幾粒豆子、小米、玉米、黃豆、小高粱和乾菜葉,東撿西湊地放進鍋里一小把,用鋪炕草熬了鍋雜燴的粥。兩人後悔老人的教誨,但為時已晚。 寒風颳來,破爛不堪的房子「呼啦」一聲,房倒屋塌,小倆口被壓死在底下,身邊還放着半碗雜豆粥。從此以後,每到臘八日,家就家熬一鍋雜米粥來教育孩子。如此,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遠;父傳子,子傳孫,代代相傳;一直傳到現代。形成了臘月初八吃「雜米粥」的習俗。因這粥是臘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臘八粥。這裡就是佛家道家的融合了。

臘八節的習俗數不勝數,有以下多種多樣。

一是.祭祀。祭祀的對象都多,枚不勝舉,凡八類:先嗇神神農 、司嗇神后稷 、農神田官之神 、郵表畦神(始創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堤防 、水庸神水溝 、昆蟲神。佛門此日則為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

二是.飲食。

1、臘八粥。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其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每當臘八日,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都要做臘八粥。既祭祀祖先,又饋贈親朋好友,還自己食用。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臘八粥的主要原料為穀類,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豆類是臘八粥的配料,常用的有黃豆、赤小豆。花生和核桃也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如果臘八粥內再加羊肉、狗肉、雞肉等,就更口味奇特。粥里加點白蘿蔔、芹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龍眼肉、酸棗仁、何首烏、枸杞子、燕麥、大棗等,也是推陳出新。超市里有配好了的臘八粥原料,但您也可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身體狀況選擇臘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臘八粥會獨具特色。方便的是超市里就有配好的臘八粥原料,但也可選配臘八粥的配料,熬出的會獨具特色。北京的原料也很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有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等等二十種。 操作方法是提前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再煮,再用微火燉,從初七晚一直慢火燉到翌日清晨。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臘八粥,只有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見到。有的地方還要將臘八粥甩灑在門、籬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穀之神。

但有些地方則是煮五豆。過臘八煮粥,還叫煮五豆,就是煮五種豆子甚至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徵連年有餘。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肉絲、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而赤豆打鬼的風俗是說顓頊氏的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而佛家為了紀念佛祖,就在臘月由僧人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煮成臘八粥,散給窮人,所以叫佛粥。而杭州名剎天寧寺煮成的臘八粥稱為福壽粥、福德粥,分贈信徒,吃了可以增福增壽。 2、臘八蒜和臘八醋。

臘八日,很多地方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醃臘八蒜。臘八蒜的蒜和算同音,商號在這天攏賬,把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有了來頭。臘八這天要債送信,準備清還欠款。北京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欠債的還錢。」後來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臨近年關,街巷有賣辣菜的,可沒賣臘八蒜的。賣蒜的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麼過。

泡翡翠碧玉臘八蒜最好用紫皮蒜和米醋,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緣何用紫皮蒜?因為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實,泡出的蒜脆香。緣何用米醋?因為米醋色淡,泡過蒜色澤如初,橙黃翠綠,口感酸辣適度,香氣濃而微甜。至除夕啟封,那蒜瓣湛青翠綠,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涼菜也可以用,味道獨特。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就是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在冷的地方。慢慢的,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如同翡翠碧玉。臘八日用泡大蒜的醋叫臘八醋。臘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年初一吃餃子,要吃素餃子,取一年素素淨淨之意,蘸臘八醋吃,口味獨特,別有一番滋味。

3、臘八豆腐和臘八面。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臘八日,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吃臘八面則是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八日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3、臘八肉、吃冰和麥仁飯。

臘八肉就是把臘八日割的肉置於陰涼處存放,其後肉身就會打蠟,可供農家一年食用。用煮熟的它涼拌黃瓜和雞蛋炒皮,就是美味佳肴;還可以跟各種青菜配搭清炒,味道獨特。四川等地則有年底殺頭豬吃一年的習俗。臘八前一天,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麥仁飯則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溫火煮熬即成。

臘八日是臘月最隆重的節日,新年其實是春節。此節日源遠流長,迄今臘八日過得遠比不上過去隆重,尤其是慶祝豐收、祭祀鬼神、祛病禳災的習俗已經非常淡化,但其美味飲食卻被人們普遍認可,甚至還是餐桌上必不缺少的一道美味佳肴。其食品簡單易做,而且經久不壞,風味獨特,花樣繁多,這些老祖宗彌久益篤的的文化精華還得發揚光大。[1]

作者簡介

侯文君,山東沂源人,中學退休語文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