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腊八节(侯文​​君)

腊八节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腊八节》中国当代作家侯文君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佛成道节或成道会。十二月何谓腊月?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后来才逐渐定型为腊月初八为腊八节。含义一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二是祭祀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三是活动来源于古代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傩。古代腊月最为农闲,无事可做的人们便出去打猎。所猎的猎、腊、蜡相似,所猎之肉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而祭祀活动多在此月,便被称为腊月了。而祭祀的日子就是腊日,这才有了腊八日之说。

怎么成为节呢?还跟佛祖有一定关联。佛教创始人也就是后来的佛祖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的王子。他怜悯众生的生老病死,又不满神权的残暴统治,就舍弃王位,出家修道了。苦行六年,终在腊月八日,他自己则饿得骨瘦如柴,时值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为纪念他,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而南北朝时,我国佛教盛行,皇家才由佛祖成道纪念日,正式确定腊月初八为腊八节。 我国起源传说多种,道家的传说则是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早先,有户农家,老头勤快,夙兴夜寐,精耕细作,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勤俭,院内瓜棚遮天,园菜铺地,精打细算,吃穿不愁。老俩口还心地善良,常常接济人家,也就众口皆碑。

其子虽说身强力壮,但跟懒得出奇,游三打四,除了饭来张口就是衣来伸手。儿子娶了媳妇,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倒了油瓶也不扶。老婆满头白发了,自知土埋脖子,就说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却置若罔闻。

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了,就嘱咐小两口:“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言讫而终。

小俩口看看囤粮缸米、柜棉箱衣,就都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早把老人遗嘱忘到脑后。年复一年,家里田地变荒园,缺米又缺盐,少衣又少袜。后来小俩口断顿了,全凭乡邻接济度日。三九腊月,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小俩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可四只眼睛还搜寻到炕缝、地缝或墙壁里,有几粒豆子、小米、玉米、黄豆、小高粱和干菜叶,东捡西凑地放进锅里一小把,用铺炕草熬了锅杂烩的粥。两人后悔老人的教诲,但为时已晚。 寒风刮来,破烂不堪的房子“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俩口被压死在底下,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从此以后,每到腊八日,家就家熬一锅杂米粥来教育孩子。如此,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代。形成了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因这粥是腊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腊八粥。这里就是佛家道家的融合了。

腊八节的习俗数不胜数,有以下多种多样。

一是.祭祀。祭祀的对象都多,枚不胜举,凡八类:先啬神神农 、司啬神后稷 、农神田官之神 、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 、水庸神水沟 、昆虫神。佛门此日则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

二是.饮食。

1、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其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当腊八日,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都要做腊八粥。既祭祀祖先,又馈赠亲朋好友,还自己食用。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豆类是腊八粥的配料,常用的有黄豆、赤小豆。花生和核桃也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如果腊八粥内再加羊肉、狗肉、鸡肉等,就更口味奇特。粥里加点白萝卜、芹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龙眼肉、酸枣仁、何首乌、枸杞子、燕麦、大枣等,也是推陈出新。超市里有配好了的腊八粥原料,但您也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腊八粥会独具特色。方便的是超市里就有配好的腊八粥原料,但也可选配腊八粥的配料,熬出的会独具特色。北京的原料也很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有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等二十种。 操作方法是提前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再煮,再用微火炖,从初七晚一直慢火炖到翌日清晨。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腊八粥,只有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见到。有的地方还要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

但有些地方则是煮五豆。过腊八煮粥,还叫煮五豆,就是煮五种豆子甚至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而赤豆打鬼的风俗是说颛顼氏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而佛家为了纪念佛祖,就在腊月由僧人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给穷人,所以叫佛粥。而杭州名刹天宁寺煮成的腊八粥称为福寿粥、福德粥,分赠信徒,吃了可以增福增寿。 2、腊八蒜和腊八醋。

腊八日,很多地方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腌腊八蒜。腊八蒜的蒜和算同音,商号在这天拢账,把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有了来头。腊八这天要债送信,准备清还欠款。北京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欠债的还钱。”后来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临近年关,街巷有卖辣菜的,可没卖腊八蒜的。卖蒜的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自己先给自己算算,今年这个年怎么过。

泡翡翠碧玉腊八蒜最好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缘何用紫皮蒜?因为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实,泡出的蒜脆香。缘何用米醋?因为米醋色淡,泡过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而微甜。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就是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在冷的地方。慢慢的,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如同翡翠碧玉。腊八日用泡大蒜的醋叫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年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口味独特,别有一番滋味。

3、腊八豆腐和腊八面。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腊八日,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吃腊八面则是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八日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3、腊八肉、吃冰和麦仁饭。

腊八肉就是把腊八日割的肉置于阴凉处存放,其后肉身就会打蜡,可供农家一年食用。用煮熟的它凉拌黄瓜和鸡蛋炒皮,就是美味佳肴;还可以跟各种青菜配搭清炒,味道独特。四川等地则有年底杀头猪吃一年的习俗。腊八前一天,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麦仁饭则是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温火煮熬即成。

腊八日是腊月最隆重的节日,新年其实是春节。此节日源远流长,迄今腊八日过得远比不上过去隆重,尤其是庆祝丰收、祭祀鬼神、祛病禳灾的习俗已经非常淡化,但其美味饮食却被人们普遍认可,甚至还是餐桌上必不缺少的一道美味佳肴。其食品简单易做,而且经久不坏,风味独特,花样繁多,这些老祖宗弥久益笃的的文化精华还得发扬光大。[1]

作者简介

侯文君,山东沂源人,中学退休语文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