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仁寺 - 江苏省涟水县能仁寺
江苏省涟水县能仁寺 |
中文名称;能仁寺 位于;涟水县城中山路 原名;承天寺 建于;唐代 |
能仁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涟城镇中山路西首,距周恩来纪念馆北约30公里,南濒碧波荡漾的古黄河,东依风光旖旎的涟漪湖,西临通贯南北的宁连高速公路,昔日誉为"涟水八大景点"之一。
能仁寺,始称"文殊院",后改"承天寺"(又名"承天院"),宋仁宗时易名为"能仁教寺",简称"能仁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能仁寺,始建于唐初,距今至少有1400年历史;寺内妙通塔,始建于公元1023年,至今已有980多年历史。
目录
序言介绍
能仁寺 位于涟水县城中山路,原名承天寺,建于唐代,是一座千年古寺,妙通塔始建于公元1023年,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1948年7月寺塔毁于战火(中共沈振新部在涟水城,国民党张灵蒲部在城外,此次战役涟水城毁坏严重)。
清雍正本《安东县志》记载:"妙通塔,在能仁寺内,宋仁宗敕建,卧佛藏舍利处浮屠七级,皆砖石成,内中并无寸木支柱。顶上望黄河如线。"宋仁宗皇帝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塔呢?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
民间传说
传说,宋真宗赵恒年过四十膝下无子,眼看皇位无人继承,心中非常着急。他到处求神拜佛,祈求上天赐子。玉皇大帝被其虔诚感动,派赤脚大仙下凡,传说就是宋仁宗赵祯。赵祯降生后日夜啼哭不止。皇室御医束手无策,宋真宗便命人在全国贴出榜文,以求名医为太子看病。当时,涟水承天寺有个道行很高的和尚叫卧佛,他揭下榜文,以青石为舟,逆流而上,赶往京城为太子看病。
一到皇宫,便抱过太子,举起巴掌就朝太子屁股上"叭叭叭"地打了起来,而且口中念念有词。卧佛越说越快,越打越凶。皇后看了心高疼,上前夺过太子,卧佛见状,用手按摩太子头顶说"止"。说也奇怪,太子真的不哭了。皇帝皇后皆感惊讶。卧佛说:"我打他四十一下,他将来做四十一年皇帝"。
皇后听他说得神乎其神,又忙将太子送过去请他再打,卧佛说:"开机已泄,再打不灵了"。真宗皇帝心里十分高兴,赐号卧佛为"证因大师"。宋仁宗接位后,卧佛已乘鹤归天,他听母后讲述上面的故事,便命令在卧佛的家乡涟水建一座宝塔,赐名"妙通塔",对卧佛加赠谥号,叫"蹈宝华如来"。
宋仁宗在位41年,宝塔41年方建成,老百姓称她为"神塔"。关于妙通塔的传说还有很多。
文化传承
为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发展旅游事业,1992年8月涟水县决定成立"能仁寺妙通塔复建工作委员会",复建能仁寺和妙通塔。[1]
1998年5月勘探地宫,挖掘出土了金棺银椁、佛牙舍利、石碑铜镜、瓷瓶古币等珍贵文物18件,海内外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引起轰动。有关地宫出土文物待会请各位领导、各位佳宾观看图片展览。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了解妙通塔出土文物的有关情况后,非常重视,在住院期间欣然为"妙通塔"、"能仁寺"题写了匾额。1999年6月1日举行了妙通塔复建工程奠基典礼。2002年4月妙通塔竣工。
规划设计
妙通塔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专家路秉杰教授规划设计,涟水建筑公司承建。宝塔基础直径22米,塔高68.88米,其中塔刹14米。地上七层,内有楼梯供游人攀登外,还配有电梯可达塔顶观白鹭飞翔、览城区全景;地下一层为地宫,面积400平方米,用于文物珍宝的展出。
妙通塔总建筑面积1719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塔基塔高比例协调,层与层面积高度各不相同,避雷消防设施齐备,建成后的妙通塔内置佛像68尊。塔内钩心斗角,塔外飞檐走壁。
远看气势巍峨,近观气度不凡。既有古建特色,又具现代风格。
规模之大
能仁寺,于2004年8月开工建设,到2007年10月建成。能仁寺占地48.8亩,总建筑面积近万米,总投资约2400万元。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卧佛殿、宝藏经阁、功德碑林等。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