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缽里的往事(楊廷松)
作品欣賞
缸缽里的往事
夕陽下,放眼望去,綠原在清風細語中無邊無際。不遠處,那麼多,密密麻麻的大雁雲集在寬闊的湖洲上,黑壓壓的一片,像古時候目蓮台下的觀眾一樣稠密。它們之間沒有打鬥,沒有搶奪,也沒有辯駁與爭吵,而是秩序井然地和睦相處。它們的斯文,讓我驚嘆不已。
很想靠近它們拍個照,可是又怕驚擾它們,只好遠遠地看着,靜靜地欣賞它們浪漫而又溫馨的融洽相處,聽它們歡歌笑語。
這時候,我的思緒在飛騁。
從小就唱過「一年十二月,月月有花開」。其中一句「八月初一雁門開」我記得很牢。
鄱陽湖退潮之際,候鳥們從北方飛來,它們的生命在微風中張開。碧草上普灑的陽光融合它們自然的歡樂,骨髓里的歡樂,小河流淌的歡樂。
每逢周末,母親給我一隻大的、舊的菜籃子,說,去洲上撿雁屎。提着籃子,與村里其他孩子一起,一邊玩蚌殼擲螺絲,一邊撿雁屎。
草叢裡,到處都有寸金糖那麼長、那樣粗的一小撮一小撮的雁屎。幹了的,撿起來還爽;沒有乾的,撿起來黏糊糊的有些毛骨悚然。好在雁屎並不臭氣熏人。撿的多了,習慣了,就像撿柴火那麼簡單。有時,我們就放下籃子,去追趕大雁。還沒靠近,領頭的大雁哇的一聲,所有的雁呼呼飛起——在空中,它們像訓練有素的士兵,營連排秩序井然。空曠的湖洲,一望無際綠色的草,成為了我們快樂的天堂。
回家的路上,大夥都瞧瞧自己的籃子,再比較別人的籃子,看誰撿的多,撿得少的垂頭喪氣,說下回努力。
到家後,將撿來的雁屎鋪在坦場上曬。曬乾了,收起來。等到寒冬臘月,颳風落雪,霜天冰凍的時候派上用場。
天寒地凍的時候,母親在煮好飯以後,盛一缽火,讓我們暖手。先將雁屎放在缸缽里,再將未燼灶火放在上,最後才覆蓋一層熱灰。
泥巴捏的缸缽,就成了寒冬臘月的寶貝。
老人缸缽不離手。孩子們將凍得又紅又腫的小手靠近它——當溫火慢慢暖上指頭,開始痒痒的,繼而又癢又痛,最後才暖洋洋的舒服。
那年月,湖洲周邊的村民每年冬季都去掀草皮。一擔一擔地挑到田裡,肥田。就這樣,隱藏在草叢中的釘螺也被帶往莊稼田裡。解放前,血吸蟲禍害人的事件屢見不鮮,甚至到了 「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悲慘境地。毛主席為此寫過七律詩《送瘟神二首》。至今,血吸蟲還沒有絕跡。有人說,日本鬼子壞,將原本在他們國家生存的血吸蟲放進了鄱陽湖,坑害中國人。
今日,我從夕照贏得一些安逸時光,看到久違的成群成群的大雁,只有湖面的平靜,人類適當控制自己的貪慾,才可以有綠色的湖洲,才會有生機盎然的鄱陽湖。
我站在「此刻」,複雜的生活經歷逡巡的思緒,馳騁在昔日往事的坎坷路上,像項鍊一樣串着。
夕陽下的人,像歸途中的旅人,不再有任務,不再有憂傷,不再有欲望,只感覺擦身而過的微風,觸碰到心情和童年時光的旋律。 [1]
作者簡介
楊廷松 1957年春天出生 大學畢業 2004年公開出版小說散文集《鄉俗》 散文集《一滴墨水》正在審稿中 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