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心靈的朝聖地(薛有慶)
作品欣賞
終南山--心靈的朝聖地
巍巍終南,屹立在歷史的畫卷里,歷經數千年風雨而巋然不倒。裊裊雲煙,升騰在雄偉的終南山巔,緩緩散去,香火不斷。聞名遐邇的樓觀台,座落在終南山中,氤氳着深厚的文化氛圍。
這片土地,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周康王時尹喜結草為樓,被拜為大夫,精思至道, 以其樓觀望,故號此宅為關令草樓觀,到周穆王時,那位大夫的後裔"海關關長」關令尹喜,把騎青牛而西的老子堵在函谷關,讓老子在樓觀台講經; 從西漢初年的黃老之術到漢武帝修建的昆明池; 從李唐王朝的建立, 唐王李淵在此屯兵買馬到唐玄宗皇妹在樓觀修行,再到唐高宗時下令凡王公百官須讀《道德經》;從皇帝崇道的大唐到北宋太宗在終南北麓修建上清太平宮。樓觀台及道家作為本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終南山又是一片神秘而浪漫的土地,終南山中有秦穆公女兒弄玉與蕭史殉情而飛升的浪漫愛情,又有李白與玉真公主的一見傾心的風流佳話,在終南山向北眺望,又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生死訣別的馬嵬坡。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演繹了多少感天動地的愛恨情仇。
大唐時期,終南山中有古代士子「終南捷徑」的典故,反映其以隱逸為手段,以入世為目的的求仕心理。終南山中也有那些終日與文人才子吟詩唱和的年輕貌美的女冠詩人,她們身處道外,卻嚮往塵世生活,留下了無數風流韻事。鍾南山也是歷代王公貴族為追求長生延生,煉取仙丹的道場。
不久前, 我走近這片土地,感悟這片神秘土地上厚重的歷史,也見證着眼前新時代的繁華。
眼前的終南山下,民生祥和太平,民風淳厚質樸。家家雞鳴狗吠,戶戶安居樂業。終南山下的百姓沐浴在新時代的陽光下,充滿新生活的幹勁。家家種植數畝獼猴桃。大片大片的獼猴桃園,為百姓帶來富庶安康的生活。獼猴桃片片橢圓形的綠葉,在陽光下飽吸日月之精華,天地之甘露,在新時代的陽光下茁壯成長。終南山腳下可是一塊風水寶地。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老百姓的墳冢,依山而建,在山的背面羅列成片。有許多被花圈簇擁的新冢,香火還尚未燃盡。終南山下的芸芸眾生,也許想沾一沾老子的仙氣,希冀自己的親人死後也能羽化成仙,進入極樂世界。
終南依舊,往昔的歷史已成陳跡。歷史的車輪繼續向前行駛,這片神奇的土地將繼續演繹着不平凡的故事。
暮春時節,天朗氣清,艷陽高照,藍天白雲,讓人心曠神怡。我們走過一段幽深曲折的崎嶇山路,後拾階而上,到山頂的樓觀台,為一睹樓觀雄姿,瞻仰老子遺風。眼前就是老子講經之處,已人去樓空。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老子鍍金的巨像,雄偉地矗立在樓觀台前。他迎着山風,身着長袍,披散頭髮,仙風道骨,是一位飄逸脫俗的世外高人形象。他矗立在高山之上,仿佛在俯視着山下熙熙攘攘的後世子民,福佑這片土地上的生民繁衍生息,代代相傳。
老子姓李,名耳,一名重耳,字伯陽,又號老聃。相傳母親懷孕七十二載,逍遙於李樹下。最終從左腋下將他誕出。一出生就是白眉毛,白鬍子,因此稱為老子。他指着李樹為姓氏。因其耳垂碩大又稱李耳。老子少年時好問善思,向老師詢問天外之物,問得老師不敢再教他。
相傳有孔子問禮於老子之事。老子正在晾發。古人長發不剪,晾發也是費時費力之事。老子披着長發,迎風而立,微微抬頭,氣定神閒。雙目似閉又似開,面上似笑又不笑,神情似醒又非醒。樹葉飄過,不動聲色。風吹拂臉,聲色不動,像一株枯樹挺立在那兒。又像北方的胡楊,生一千年而不死,死一千年而不倒,倒一千年而不朽。這一畫面給孔子的心靈以深深的震撼。孔子問禮於老子後,幾天不言不語,陷入思考,自稱自己是叢林中的一隻飛蟲,而老子是人中之巨龍。
後來關令尹喜在函谷關任職,見一團紫氣從東方飄來。料定有聖人降臨。果然見老子騎着一頭青牛慢慢向關口行來。他堵住老子讓其寫下著作《道德經》。隨後兩人又去西域流沙而不知所終……
眼前終南山中晨鐘暮鼓響起, 老君廟中香火正盛,雲霧裊裊,充滿仙氣。老子騎青牛雖不知所歸。但他在此為後人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經》,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難懂的一部書。它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樸素思辨,充滿智慧。當你不能堅持始終時,想想「九土之台,起於毫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哲理;當你迷失在物慾橫流的現代文明,不妨想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的教誨;當你處於是非恩怨而無法自拔時,讀讀「人之道,為而不爭」「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的箴言;與人交往要懂得「大丈夫處其厚,不居於薄」「將欲取之,必欲與之」「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道理。參透世事,感悟人言,要知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的辯證。立足社會,交際親友,要謙和恭敬,懂得「大智若愚,大成若缺」的真理。一部《道德經》,是一部百科全書,一本深奧的人生哲學,只有在生活的泥潭中摸爬滾打之後方能領悟書中奧妙。
道家思想就是教人修身養性,淡泊名利,頤養天年。城市生活車水馬龍,鋼筋水泥過於單調。人們的精神許多時候處於疲勞崩潰的邊緣。太多負面的東西,讓人壓抑焦慮。這個世界仿佛被施了魔咒一樣,有真善美的一面,亦有假惡丑的表現。有弱肉強食,征伐殺戮的悲亂,又有太平盛世,歌舞昇平的歡樂。既有青山綠水,世外桃源,又有滿地污濁,垃圾遍野。人生而不易,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軌跡在生活,紛亂的世界太需要靜心的良方。老子的道家思想就是這一劑良藥,教你思考人生,教你重塑自我。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是人類遠古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昔日的夢幻,人類不可能再倒回去過這種生活。然而這片美麗的愛情聖地足以讓人嚮往。如果能與家人一起過着與世無爭的生活,那也是另一種幸福的味道。早晨一起欣賞山間的朝霞,燃起炊煙,烹筍煮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傍晚一起聽松林中的清泉汩汩流淌: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時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時而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可寫作品茶,可撫琴彈箏,琴瑟相合,心靈相犀。寫作何嘗不是在尋找精神的聖地?一隻腳在現實的泥潭裡掙扎,另一隻腳在空靈的詩文里,尋找靈魂與精神的洗禮。若能擁抱自然,在青山綠水中盡情抒懷,美好的文字也定能充滿山野間清泉的澄澈,鮮花的芬芳,和陽光般熾熱的味道。
終南山中孕育的驚世巨著和青山綠樹藍天白雲一樣,縈繞在我靈魂和記憶的深處……[1]
作者簡介
薛有慶,女,陝西禮泉一中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