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韻味(梁路峰)
作品欣賞
粽香韻味
端午節就要到了。我格外思念家鄉,思念那翠綠鮮活的箬葉,思念家家戶戶都在包着清香的粽子,就像回到了故鄉的大山、田野、山崗、沙壩、河畔似的……
記得小時候,端午節前幾天就要去山裡採摘箬葉了。姐姐帶着我和弟弟,去大老遠的牛嘴坑山坑水溝邊採摘翠綠的箬葉。包粽子的箬葉須採摘寬一點、老成一點的,姐姐說,這樣用綠葉包着的粽子才飽滿,才好吃。
那時,家家戶戶都要派出一個小孩姑娘或剛過門的媳婦去採摘箬葉,滿村的婦儒老少傾巢而動,肩挎竹簍,隨着摘箬葉的人群魚貫而行去山裡尋找有箬葉的山竹綠葉,而那些有山竹的地方往往是山底下的溝坎。
一路前行,大抵總有一個愛說笑話的人領頭說笑話,話題自然是剛過門的媳婦和少男少女感興趣的話題。摘箬葉的少男少女們或是隔溝相望,有的姐姐卻唱起了山歌,把整個山坑唱得響亮響亮的,那甜美的歌聲穿越深山傳得老遠老遠,在大山里迴響……而我們這些不懂事的孩子則另有樂趣,在山溝的兩邊互擲泥塊,或者乾脆揀溝面很窄的地方,像青蛙一樣蹦過來蹦過去。
我們去採摘箬葉的時候,母親便在家裡淘米、剝花生或者挑一些過年留下的大紅棗,夾雜在糯米中間。更有講究的是將一小塊、一小塊的瘦肉包進去,稱為「肉粽」,母親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鐵鍋里蒸煮了三十多分鐘後,一屋子的粽香飄溢,還沒出鍋,我的嘴裡就流口水了。小時候因家境貧寒,每年端午節包粽子,母親只能在一個粽子裡包上一、兩粒花生米,肉粽是很難吃到的,不過沒包肉的粽子依然一樣是很香、很香。
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粽子熟了,左鄰右舍帶上自家包的粽子開始串門了,鄰居主人一定要品嘗人家送來的粽子,以示尊敬——於是,主人還得當着來訪人的面把箬葉從外面剝開,用兩根筷子戳進底部,從寶塔尖上開始吃起,這個時候,滿屋、滿村都是箬葉粽子的飄香。
端午節的傍晚,家家戶戶吃過粽子後,有的人家就挑包得最好、最大的粽子,用紅線串着,來到門前的大河岸邊,把一串粽子扔到河裡去。
母親也不列外,拎着一串依然熱氣的粽子,來到河邊,往河裡扔去……我不解母親為什麼要把粽子扔到河裡去的意思,我就問母親為什麼?母親回答說,這是祖上傳下來的鄉俗,紀念一個跳河的詩人……
連母親也知道屈原這個憂國憂民、氣節如鋼的詩人!
「屈原是跳到家門前的瓜子洲大河裡淹死的嗎?」我多次天真爛漫地問過母親。
隻字不識的母親當然不能回答我的問題,她只是說:「天下的河是相通的,水是相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