籀-漢字
籀-漢字 |
(1) ㄓㄡˋ
(2) 〔~文〕先秦的文書。中國春秋戰國時流行於秦國的一種字體,與石鼓文皆為大篆的典型代表。
(3) 閱讀:~讀(讀書)。~繹(閱讀並理出文章的脈絡)。
(4)鄭碼:MDYK,U:7C40,GBK:F4A6
(5) 筆畫數:19,部首:竹。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籀
拼音; zhòu
筆畫數; 19
部首; 竹
五筆; TRQL
基本字義
[動]
(1) 同本義 [read]
籀,讀書也。--《說文》
卜籀雲。--《春秋傳》。按,今本《左傳》凡卦兆之詞皆以繇為之。
重籀《論語》諸書。--章炳麟《檢論·訂孔下》
睲河海之行、帝王、妃後、臣宰、農工、徒隸之法,無不籀也。--清·龔自珍《知歸子贊》
(2) 又如:籀讀(誦讀);籀書(即籀文)
(3) 通"抽"。抽取;引出[take out]
揮兔豪而匪固,籀魚網而終滅。--唐·李儼《益州多寶寺道因法師碑文》序
(4) 又如:籀演(引申;演繹)
詞性變化 籀
zhòu
[名]
(1) 漢字的一種文體。一名大篆[a style of calligraphy]
周宣王太史【官名】名籀,其所著文字曰籀文。亦曰大篆。--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籀,史籀,周太史造大篆。--《玉篇》
仇校篆籀,篇章畢覿。--晉·左思《魏都賦》
(2) 又如:籀文(中國古代書體的一種);籀篆(古代的一種書體。即大篆)
英漢互譯 籀
Zhòu
[ the text of 籀 ] a kind of form of written of the ancient times.The hour of autumn in Chinese spring war country is widely accepted Qin's country,saving now the stone drum text is its representative.Also call the " big 篆 ".
常用詞組
籀文
zhòuwén
[a styl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古代大篆字的字體。先秦的文書。因著錄於《史籀篇》而得名。
籀猴
西北方言,地方戲劇的一種,即木偶戲。其意通傀儡。
書法
顏真卿書法一變古法,雄秀獨出,開啟了一代新風,歷來受到人們的推崇。其行書尤以草稿為最佳,《爭座位帖》與《祭侄文稿》均出於無意,卻甚得妙境,對後世影響很大,後人對其評論也很多,"篆籀氣"就是其中之一。
一、"篆籀氣"的提出及內涵
歷史上最早從顏真卿行書中感受到"篆籀氣"的應該是米芾了。這位書法奇才雖然對魯公的真書嗤之以鼻,認為不可學,只能入俗品。但當他在宣教郎安師文處看到《爭座位帖》時,則不得不由衷地折服了,其《寶章待訪錄》雲:"右楮紙,真跡,用先豐縣先天廣德中牒起草,禿筆字,字意相連,屬飛動詭形異狀,得於意外也。世之顏行第一書也。
"《爭座位帖》一定給米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多次表達對該帖的激賞:"與郭知運《爭座位帖》,有篆籀氣,顏傑思也。"同是北宋的朱長文在《續書斷》中也作過相似的評述:"自秦行篆籀、漢用分隸,字有義理、法貴漢嚴,魏晉以下,始減損筆畫以就字勢,惟公合篆籀之義理,得分隸之謹嚴。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這裡,朱長文所說的"合篆籀之義理"與米芾所言的"篆籀氣",意思應該是一樣的。朱與米基本是同代的人,很難說誰言在先,或許有過影響,或許不約而同。但無論如何,顏真卿行書中的"篆籀氣"已被宋人認識到並明確提出。
篆籀是文字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書體的稱謂。"籀"特指籀文,出現在周宣王時期,太史籀對當時的文字進行了整理和規範,著大篆15篇,世稱《史籀篇》。《史籀篇》是一部字書,形態與古文大篆略異,主要用於識字啟蒙,規範天下文字。籀文雖被定為標準文字卻沒有起到多大作用。"及平王東遷,諸侯立政,家殊國異,文字乖形",只有遠在西陲的秦國將籀文相對獨立地承習下來,並對後來文字的改造產生了巨大影響。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統一文字,罷與秦文不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秦滅六國前,籀文在秦國經歷數百年的歷史,在傳抄中難免被改寫,也會或多或少受到東方諸國文字的影響,很難保持宣王時期的原貌,但畢竟與後來的小篆有着一脈相承的血統。
二、《爭座位帖》、《祭侄文稿》中的"篆籀氣"分析
《爭座位帖》作於公元764年,墨跡不存,現存西安碑林。從用筆上看,此帖深得圓勁遒婉之妙,線條幾乎無所不曲,充滿張力,點畫凝重而不板滯,豪放逸宕而不流滑,彰顯出一股凜然不可侵犯的正氣。阮元對此帖線條意蘊作了生動的譬喻:"《爭座位帖》如熔金出冶,隨地流走。"
在一些點畫和結體的處理上,《爭座位帖》很具篆籀遺意。例如,努畫(豎鈎)取篆籀外曲的態勢,"別"、"側"、"府"、"寺"、"時"等字,剛中帶柔,動有姿態。作為方塊字,在處理左邊筆畫時,魏晉人多取蕭散的韻致,而顏真卿則大都汲取篆意筆法,張力外撐,與右邊形成呼應之勢,如"仆"、"故"、"爵"、"披"、"屈"等字。這些特點,使此帖帶有矜怒之氣,正如明代王紱在《書畫傳習錄》中所說:"顏真卿如項羽掛甲,樊噲排盾,硬弩欲張,鐵柱特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結體上,《爭座位帖》尚圓形體勢,比較寬博、開張,有別於王羲之《聖教序》字體長方的內斂意蘊,從而凸顯出宏大的意象,真力彌滿,氣勢充沛。這種圓渾的體勢在《散氏盤》等篆書作品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
章法上疏密沒有規律,前部分松朗,中後段比較緊密,字體時大時小,有反覆塗改、增補之跡。從中可以窺見顏真卿的行書草稿多不疊暗格,隨意寫來,無跡可循,與"篆籀各隨字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狀,活動圓備,各各自足"的大氣格有着內在的承接關係。這種書寫方式相比今人將宣紙疊成暗格,甚至在毛氈上畫格影映以求整飭的做法完全不同,因而在章法上也體現出了不同的氣韻。由上可見,《爭座位帖》確實是顏真卿參以篆籀筆意的成功之作。
《祭侄文稿》是顏真卿在極度悲憤的情況下寫就的,從滿紙墨跡淋漓、時有塗抹中可以知道顏真卿當時是無意於書的。可是細緻解讀就會驚奇地發現,這篇草稿在激越的情感中依然不失法度,在率意而書中用筆居然如此精到。我們看"戩"、"楊"、"節"、"天"、"遘"等字中的橫畫,起筆不同,姿態各異,有平起者、圓起者、搭鋒者、折鋒者。撇畫更是變化萬千,有短撇、長撇、鈎撇、反撇、一波三折撇等,十分豐富。每一字中,如有多個重複的筆畫,則或在用筆或在體勢上絕不重複,極盡變化之所能。這讓我們不得不驚嘆魯公高超深厚的筆墨功夫。
這篇墨跡作品還將現存《爭座位帖》碑版無法呈現的飛白等細節表達得淋漓盡致。仔細推敲,顏真卿一共蘸了七次墨,寫完了全篇的文字。很多字是用枯筆在紙上擦出來的,蒼勁有力,如萬歲枯藤,老辣縱橫,一唱三嘆,餘味無窮,深得自然之妙,做到了情感與法度的完美統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韻會》《正韻》直又切《集韻》直佑切,音胄。史籒,周宣王太史名,造大篆。《法書考》籒文者,史籒所作也,與古文大篆小異,後人以名稱書,謂之籒文。《七略》曰:即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與孔壁古文異體,即奇字也。其跡則《石鼓文》存焉。《學古編》李斯即作小篆,遂以籒文為大篆。
又《說文》讀書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