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籀-汉字

来自网络的图片

(1) ㄓㄡˋ

(2) 〔~文〕先秦的文书。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的一种字体,与石鼓文皆为大篆的典型代表。

(3) 阅读:~读(读书)。~绎(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

(4)郑码:MDYK,U:7C40,GBK:F4A6

(5) 笔画数:19,部首:竹。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籀

拼音; zhòu

笔画数; 19

部首; 竹

五笔; TRQL

基本字义

[动]

(1) 同本义 [read]

籀,读书也。--《说文》

卜籀云。--《春秋传》。按,今本《左传》凡卦兆之词皆以繇为之。

重籀《论语》诸书。--章炳麟《检论·订孔下》

睲河海之行、帝王、妃后、臣宰、农工、徒隶之法,无不籀也。--清·龚自珍《知归子赞》

(2) 又如:籀读(诵读);籀书(即籀文)

(3) 通"抽"。抽取;引出[take out]

挥兔豪而匪固,籀鱼网而终灭。--唐·李俨《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序

(4) 又如:籀演(引申;演绎)

词性变化 籀

zhòu

[名]

(1) 汉字的一种文体。一名大篆[a style of calligraphy]

周宣王太史【官名】名籀,其所著文字曰籀文。亦曰大篆。--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籀,史籀,周太史造大篆。--《玉篇》

仇校篆籀,篇章毕觌。--晋·左思《魏都赋》

(2) 又如:籀文(中国古代书体的一种);籀篆(古代的一种书体。即大篆)

英汉互译 籀

Zhòu

[ the text of 籀 ] a kind of form of written of the ancient times.The hour of autumn in Chinese spring war country is widely accepted Qin's country,saving now the stone drum text is its representative.Also call the " big 篆 ".

常用词组

籀文

zhòuwén

[a styl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古代大篆字的字体。先秦的文书。因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

籀猴

西北方言,地方戏剧的一种,即木偶戏。其意通傀儡。

书法

颜真卿书法一变古法,雄秀独出,开启了一代新风,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其行书尤以草稿为最佳,《争座位帖》与《祭侄文稿》均出于无意,却甚得妙境,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对其评论也很多,"篆籀气"就是其中之一。

一、"篆籀气"的提出及内涵

历史上最早从颜真卿行书中感受到"篆籀气"的应该是米芾了。这位书法奇才虽然对鲁公的真书嗤之以鼻,认为不可学,只能入俗品。但当他在宣教郎安师文处看到《争座位帖》时,则不得不由衷地折服了,其《宝章待访录》云:"右楮纸,真迹,用先丰县先天广德中牒起草,秃笔字,字意相连,属飞动诡形异状,得于意外也。世之颜行第一书也。

"《争座位帖》一定给米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多次表达对该帖的激赏:"与郭知运《争座位帖》,有篆籀气,颜杰思也。"同是北宋的朱长文在《续书断》中也作过相似的评述:"自秦行篆籀、汉用分隶,字有义理、法贵汉严,魏晋以下,始减损笔画以就字势,惟公合篆籀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这里,朱长文所说的"合篆籀之义理"与米芾所言的"篆籀气",意思应该是一样的。朱与米基本是同代的人,很难说谁言在先,或许有过影响,或许不约而同。但无论如何,颜真卿行书中的"篆籀气"已被宋人认识到并明确提出。

篆籀是文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书体的称谓。"籀"特指籀文,出现在周宣王时期,太史籀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和规范,著大篆15篇,世称《史籀篇》。《史籀篇》是一部字书,形态与古文大篆略异,主要用于识字启蒙,规范天下文字。籀文虽被定为标准文字却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及平王东迁,诸侯立政,家殊国异,文字乖形",只有远在西陲的秦国将籀文相对独立地承习下来,并对后来文字的改造产生了巨大影响。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文字,罢与秦文不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秦灭六国前,籀文在秦国经历数百年的历史,在传抄中难免被改写,也会或多或少受到东方诸国文字的影响,很难保持宣王时期的原貌,但毕竟与后来的小篆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统。

二、《争座位帖》、《祭侄文稿》中的"篆籀气"分析

《争座位帖》作于公元764年,墨迹不存,现存西安碑林。从用笔上看,此帖深得圆劲遒婉之妙,线条几乎无所不曲,充满张力,点画凝重而不板滞,豪放逸宕而不流滑,彰显出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阮元对此帖线条意蕴作了生动的譬喻:"《争座位帖》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

在一些点画和结体的处理上,《争座位帖》很具篆籀遗意。例如,努画(竖钩)取篆籀外曲的态势,"别"、"侧"、"府"、"寺"、"时"等字,刚中带柔,动有姿态。作为方块字,在处理左边笔画时,魏晋人多取萧散的韵致,而颜真卿则大都汲取篆意笔法,张力外撑,与右边形成呼应之势,如"仆"、"故"、"爵"、"披"、"屈"等字。这些特点,使此帖带有矜怒之气,正如明代王绂在《书画传习录》中所说:"颜真卿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盾,硬弩欲张,铁柱特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结体上,《争座位帖》尚圆形体势,比较宽博、开张,有别于王羲之《圣教序》字体长方的内敛意蕴,从而凸显出宏大的意象,真力弥满,气势充沛。这种圆浑的体势在《散氏盘》等篆书作品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

章法上疏密没有规律,前部分松朗,中后段比较紧密,字体时大时小,有反复涂改、增补之迹。从中可以窥见颜真卿的行书草稿多不叠暗格,随意写来,无迹可循,与"篆籀各随字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状,活动圆备,各各自足"的大气格有着内在的承接关系。这种书写方式相比今人将宣纸叠成暗格,甚至在毛毡上画格影映以求整饬的做法完全不同,因而在章法上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气韵。由上可见,《争座位帖》确实是颜真卿参以篆籀笔意的成功之作。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极度悲愤的情况下写就的,从满纸墨迹淋漓、时有涂抹中可以知道颜真卿当时是无意于书的。可是细致解读就会惊奇地发现,这篇草稿在激越的情感中依然不失法度,在率意而书中用笔居然如此精到。我们看"戬"、"杨"、"节"、"天"、"遘"等字中的横画,起笔不同,姿态各异,有平起者、圆起者、搭锋者、折锋者。撇画更是变化万千,有短撇、长撇、钩撇、反撇、一波三折撇等,十分丰富。每一字中,如有多个重复的笔画,则或在用笔或在体势上绝不重复,极尽变化之所能。这让我们不得不惊叹鲁公高超深厚的笔墨功夫。

这篇墨迹作品还将现存《争座位帖》碑版无法呈现的飞白等细节表达得淋漓尽致。仔细推敲,颜真卿一共蘸了七次墨,写完了全篇的文字。很多字是用枯笔在纸上擦出来的,苍劲有力,如万岁枯藤,老辣纵横,一唱三叹,余味无穷,深得自然之妙,做到了情感与法度的完美统一。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韵会》《正韵》直又切《集韵》直佑切,音胄。史籒,周宣王太史名,造大篆。《法书考》籒文者,史籒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后人以名称书,谓之籒文。《七略》曰:即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壁古文异体,即奇字也。其迹则《石鼓文》存焉。《学古编》李斯即作小篆,遂以籒文为大篆。

又《说文》读书也。[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